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陳列設置自然篇、考古篇、民俗篇、民族篇四個部分

27日可預約 鎮館之寶《山水圖》再面世

2023年07月24日08:19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27日可預約 鎮館之寶《山水圖》再面世

  唐代龍興寺菩薩立像、元代黃公望與王蒙合作的《山水圖》、三星堆石璧……7月23日,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開館試運行。新館基本陳列設置了自然篇、考古篇、民俗篇、民族篇四個部分,並另有自然專題展和藝術專題展,承載著西南地區的文化內涵,呈現出“西南天地、雲匯大川”的主題。

  7月27日至8月10日試運行

  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試運行階段為2023年7月27日至8月10日,開放時間為9︰00至17︰00(16︰30停止入館),可提前通過四川大學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或官網預約。

  四川大學博物館是中國西南地區建立最早、也是中國第一座綜合性大學博物館。該館前身為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至今已有近110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百年名館”。到20世紀40年代,已發展為一座規模較大,海內知名的博物館,享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館”的美譽。

  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由原四川大學博物館和四川大學自然博物館整合而成,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與四川大學充分發揮市校資源優勢,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則,共同打造的以展示歷史人文、自然生態為主的一流綜合性開放型博物館。

  多個重磅文物亮相新館

  約一個世紀前,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在廣漢月亮灣遺址探尋挖掘,逐漸拉開對三星堆考古和古蜀文明研究的大幕。時至今日,這些歷史器物仍然保存在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中。

  “發現三星堆”展區裡,陳列著在三星堆發現的第一套祭祀石質禮器文物——商代石璧。這是三星堆青銅器、玉器之外重要的祭祀用品之一,也正是這套石璧文物的出現,讓當時的考古學家意識到它們的出土地點可能還埋藏著更多的文物。

  此外,邛崍龍興寺出土的石刻造像也十分引人注目。其中,一尊瓔珞滿身的斷臂菩薩像堪稱唐代佛教藝術雕刻精品,採用四川本地的紅砂岩雕刻而成,是唐代龍興寺石刻造像中最為精美的單體菩薩造像。

  在本次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的展覽中,元四大家中黃公望、王蒙合作的《山水圖》更是一件鎮館之寶,這不僅是王蒙傳世最早的作品,也是兩人唯一合作的一幅山水畫。該畫於1944年被著名收藏家張大千展覽並出讓后,又於1955年輾轉收藏在四川大學博物館而未再面世。

  再現川西市井生活

  100多年前的川西平原市井生活是怎樣的?走進博物館民俗廳,廣作的屏風、京作的椅子、川作的長案,靈巧精美的各式窗格,都令人應接不暇。四川大學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相比江南文雅清靈的風格,四川窗格繁縟、富麗更富於變化,這是中國人的創造性、信仰、哲學態度和藝術精神的體現。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婚禮是什麼樣的?來自成都鴻發號轎行的一整套婚嫁行頭,再現了當年的喜慶場景。鴻發號是位於成都草市街一家頗具規模的轎行,這裡出租成都人娶親需要的一切物品:開路的儀仗、迎新的花轎、吹打的鼓樂,甚至新人的鳳冠霞帔、鞋履玉帶等。

  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還收藏了大量皮影。成都著名的燈影班“春樂圖”曾火了十幾年,到了20世紀30年代,百業蕭條,燈影班也最終停演。1935年10月,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收購了“春樂圖”皮影戲班全套影箱,那些演繹過無數悲歡離合的影偶,從此成為民俗展廳裡的藝術品。(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魏捷儀 陳煦陽 楊升濤)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