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含括1658通(方)
國家文物局發布名碑名刻名錄
2023年07月24日09: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石鼓-田車刻石”被列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石鼓共有10塊,為花崗岩質,高約90厘米,直徑約60厘米。 |
![]() |
“‘大唐都督楊公紀德頌’碑”被列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石碑刻於唐朝,高168厘米,寬82厘米,厚20厘米。 |
![]() |
“東魏天平元年程哲碑”被列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碑陽正中圓拱龕內浮雕釋迦坐像,龕之內外線刻飛天、脅侍、講經說法圖及護法獅等。 |
![]() |
摩崖石刻“南宋乾道二年張孝祥撰朝陽亭記”被列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位於廣西桂林漓江象鼻山水月洞。碑文為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張孝祥所撰。 |
據新華社電 國家文物局日前發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這些碑刻文物刻成年代從戰國至清,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現保管、收藏在323處文物保護單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單位。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名錄展現了我國古代碑刻刻成年代、類型形制和分布區域情況,記錄了我國古代多民族交流融合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生動例証。相關文物還展現了我國古代文字、書法、文學的演變,反映古代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記錄了中華文明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鑒於巨大的資源數量,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採取分批次公布的方式。此次公布的名錄以刻成於1911年以前的古代碑刻石刻文物作為遴選對象。
(楊湛菲、施雨岑)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7月24日 第 11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