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大運成都 青春之城

2023年07月24日08: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成都寬窄巷子景區的大運會主題景觀。
  新華社記者 王 曦攝

  7月22日,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正式開村。圖為巴西代表團成員抵達成都大運村后合影。
  新華社記者 黃 偉攝

  7月28日,成都將迎來一場青春的盛會——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當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人們會發現,青春活力是這座千年都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進取、活力、創意、多彩……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匯聚於此、追求夢想,這座“青春之城”綻放著青年人努力奮斗的精彩,迸發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

  

  青春之城 逐夢之地

  成都的大街小巷,現在隨處可見大運會元素和標識景觀。其中,志願服務小站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28歲的志願者張思宇這幾天正為來往游客提供咨詢等服務。

  2017年,當一首《成都》火遍大江南北,張思宇考上四川大學計算機專業研究生,開始深入接觸成都。現在,他已融入這座城市,成為一家公司的員工,並住進人才公寓。“我要成為一名專家級工程師,用鍵盤改變世界,不負奮斗青春。”他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成都作為逐夢之地。

  30多歲的陳斯在成都創建了一家科技公司,其關鍵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他喜愛成都,也被當地文化所吸引。成都茶館林立,可休閑,可聚會,很多事情在茶館就能談成。更重要的是,青年人通過努力可實現夢想。

  近年來,成都市通過統籌孵化資源,著力解決青年創業“落地難”問題。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計上線800家孵化場所,為8842個青年創業項目提供孵化入駐服務。相關調查表明,在蓉大學生65.82%願留下工作。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成都14-45歲青年達960.36萬人,佔常住人口的45.87%。

  多姿多彩 靚麗青春

  奮斗是青春的底色,拼搏是夢想的階梯。數據顯示,成都創業年輕化特征顯著,成都市超80%的創業青年在37歲以下。

  每天早上8點半,准時到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五樓的3D生物打印實驗室做科研,是30歲的咸陽小伙張勃慶的習慣。

  在導師張興棟院士的指導下,張勃慶在成都進入了“骨誘導”領域。為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張勃慶踏上創業之路。“個性化骨誘導顱骨修復體目前在臨床試驗階段,產品預計3到5年后上市。”張勃慶說,能夠看到自己研發的成果造福患者,是前進道路上的最大動力。

  創新是青年自帶的基因,也是一座城市不斷前進的動力。因為青年人的活力與創新,各種新職業也如雨后春筍在成都出現。大數據架構師、漢服造型師……不僅在城區,成都農村也出現一批新就業、創業群體。在成都蒲江的鐵牛村,有50余名來自全國多個省區市的“新村民”,他們做產業、搞文創,推動著鄉村振興。

  青年人在成都追逐夢想,這座城市也因他們的到來更具青春氣息。

  幸福生活 第二故鄉

  大運會是世界青年的盛會,為不同膚色、不同種族青年搭建起溝通交流的橋梁。不僅中國青年迷上了這座“青春之城”,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也喜歡上這座“幸福生活,人間煙火”的中國城市。

  在成都定居近6年的英國小伙丁小丁是一名四川女婿,是成都桐梓林國際社區鄰裡中心的一名外籍志願者,主要負責管理社交媒體、制作短視頻。丁小丁從最初完全不了解中國習俗到逐步融入當地生活,把成都當成了第二故鄉。在丁小丁制作的視頻裡,有大熊貓、啤酒節、茶藝、春節,還有他最愛的成都美食,“我想讓外國朋友看看中國的樣貌,讓全世界都知道成都的美麗與美味”。

  在更多外國人眼中,這座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都市正青春,是一座“國際范”十足的城市。

  在成都生活了15年的英國人安迪見証了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外國餐廳不再“難找”,高鐵連接各個城市,家門口就有休閑健身的運動場。從年輕小伙變成中年奶爸,他也在這座“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收獲了愛情、友情和事業。“相信成都的未來會更美好”。

  (據新華社成都7月23日電  記者王丁、周相吉、吳曉穎、李力可  參與記者:盧宥伊)

  

  新聞鏈接

  大運會運動員村開村

  本報成都7月22日電  (記者孫龍飛、王永戰、宋豪新)22日上午,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開村儀式暨中國代表團歡迎儀式在位於成都大學內的運動員村舉行。

  來自國際大體聯、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四川省、成都市、中國代表團以及大運村的代表等出席儀式。大運村村長鮮榮生與國際大體聯秘書長兼首席執行官艾瑞克·森超交換禮物。代表們共同推杆啟動開村裝置,成都大運會運動員村正式開村。

  據悉,中國代表團13個項目代表隊及團部部分成員300余人已順利入住大運村。

  成都大運會將於7月28日至8月8日舉行,共設18個大項269個小項。其間還將舉辦國際大體聯世界學術大會等教育活動及各類文化交流活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7月24日 第 01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