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盤點2023車市半年熱點

變革大旗下6大關鍵詞導航車市

2023年07月07日09:17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變革大旗下6大關鍵詞導航車市

2023上半年已經畫上句號。這半年裡,汽車行業擺脫了過去幾年疫情的影響,回歸到正常的發展軌道。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今年的車市比往年更加曲折跌宕:開年即起的價格戰、車企之間的激烈比拼、造車企業的接連出局……盡管上半年車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動蕩和挑戰,但汽車產業新四化的大潮勢不可擋,新能源滲透率持續創新高,同時新技術和新車型層出不窮,更新周期也有所加快。變革作為行業永恆的主題,推動著汽車產業持續前行。

1新能源發展勢不可擋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汽車銷量中,1-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為154.6萬輛,同比增長137%。其中,6月份銷量為85.1萬輛,同比增長300%。

新能源汽車的持續增長是上半年中國車市一大亮點。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已為行業貢獻了多個裡程碑時刻:2020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500萬輛﹔2022年2月,突破1000萬輛﹔到今年7月,累計產量將超過2000萬輛。

2降價潮引發行業關注

銷量增長意味著搶到下一輪競爭門票,現階段先把車賣出去才是硬道理。從開年特斯拉降價起,中國車市降價潮就一波接一波。據不完全統計,僅三四月就有超40個品牌上百款車型參與其中,依托地方、廠商補貼或經銷商降價等方式,“以價換量”爭搶訂單。

汽車降價促銷潮對今年行業和市場的正常運行產生了較大影響,引發了行業上下對市場競爭秩序的高度關注。當價格戰走進深水區,銷量的比拼也開始回歸本質,價格、質量、品牌等要素缺一不可。

3行業進入淘汰賽

相對比亞迪、埃安、理想、零跑等新能源車企的高歌猛進,不少新能源車企的日子並不好過,新能源市場已進入淘汰賽階段。

2023年6月,部分新勢力車企銷量出現明顯下滑,其中哪吒汽車月銷量1.21萬輛,同比下滑7.8%﹔小鵬汽車月銷量8620輛,同比下滑43.65%。在2018年《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中國電動車制造商已超過487家,而2023年的數據顯示,能正常經營的新能源車企僅剩下40多家。在競爭日益激烈、新品牌快速涌現的當下,車市優勝劣汰已成為常態,類似拜騰汽車、天際汽車、愛馳汽車等遭遇困境的車企不在少數。

4中國車企加速出海

依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發優勢,中國車企正在加速進行海外布局。

一方面,中國車企正以優質產品攻佔海外市場。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5月,整車出口量前十的車企分別為上汽、奇瑞、特斯拉、長安、長城、吉利、東風、江汽、比亞迪和北汽。其中,上汽整車出口數量最多,累計出口39.6萬輛,市場份額達22.5%。與此同時,以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向西進入歐洲市場,借助當地合作伙伴力量銷售新車。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出口107萬輛,同比增長58.1%,已首次超越日本(95.4萬輛),成為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中國車企海外戰略出現微妙變化,掀起海外建廠大潮。今年以來,埃安、哪吒、長安等多家車企相繼官宣赴泰國建廠,上汽集團也宣布正在歐洲選址建廠。7月5日,比亞迪與巴西巴伊亞州政府共同宣布,將在巴西設立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30億雷亞爾(折合人民幣約45億元),涵蓋整車、底盤、電池方面制造。

5經銷商面臨高庫存壓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3年6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4.0%,同比上升4.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4個百分點。雖然6月份的預警指數略有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這也反映出汽車市場供需關系的緊張狀態。

庫存量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是消費者購買力不足。由於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形勢不穩定等因素,許多消費者的購車預算受到了限制。再加上一些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這使得傳統燃油車的市場需求進一步下降。

6 利好政策助力車市下半場

6月21日,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新政”發布,減免政策將延至2027年底﹔6月16日,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正式啟動﹔6月8日,商務部印發《關於組織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的通知》,將開展“百城聯動”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車消費季活動……這些汽車消費促進政策既涵蓋新能源汽車又包括燃油車型,並涉及汽車消費全鏈條。

數據顯示,2020-2022年,新能源車下鄉累計開展了18站活動,帶動下鄉車型累計銷售超410萬輛。由此可見,各項優惠政策的出台對於拉動今年下半年汽車消費將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黃睿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