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百萬人圍觀 成都三河村的“村諾克” 火出圈了

2023年06月30日08:18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百萬人圍觀 鄉親們的“村諾克” 火出圈

  周躍龍險勝。比賽雖在村裡舉行,包括孩子在內的觀眾都遵守國際斯諾克比賽應有的禮儀

  肖國棟、周躍龍與小粉絲合影

  看到好球,鼓掌致敬

  譚曉勇(后立者右一)站在最后面觀戰

  成都市新都區斑竹園三河村又火了!不過作為成都北部知名的“網紅村”,它這一次出圈不是因為外界熟知的足球,而是因為斯諾克這項兼具時尚、國際、幾乎與鄉村不怎麼沾邊的運動。

  5月底6月中,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斑竹園三河村2023“雙城杯”斯諾克公開賽,在位於三河村內的肖國棟&周躍龍專屬斯諾克冠軍工作室舉行,持續半月,僅虎牙直播平台就狂收百萬直播觀看者。

  4年來,三河村的斯諾克冠軍工作室不僅成為眾多專業級斯諾克選手訓練交流的平台,更成為村民練習斯諾克的優質場地,村裡的斯諾克愛好者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

  國際大賽該有的,咱村兒都有

  6月11日是2023“雙城杯”斯諾克公開賽決賽的日子。夏天的成都氣溫頗高,行走在三河村干淨整潔的鄉村公路上,無風的時候感覺很有些悶熱。

  午后,村裡的露營地、兒童樂園沒有了頭一天的周六那麼熱鬧,隻有花農還在忙碌著,忙著給草坪和花澆水。“太陽太大了,再不多澆水,花就蔫巴了,沒得賣相了。”一男子手拿水管,一邊肆意地噴洒著水花,一邊和記者閑聊。

  下午兩點,還沒有到比賽時間,工作室外的停車場就已經停滿了各種車輛,其中大多數是從周邊驅車到三河村看周躍龍和肖國棟決賽的。看到有人走來,工作室內一女孩將玻璃門拉開一個縫,禮貌地說:“請等一下,正在比賽,局間才能放你們進來。”肖國棟、周躍龍雖然不如丁俊暉那麼出名,但都是中國斯諾克的佼佼者,兩人都在職業生涯轟出過單杠最高分147分,周躍龍曾獲得過世界杯冠軍、2019歐洲大師賽亞軍,肖國棟則獲得過亞洲室內運動會金牌和中國職業巡回賽總決賽冠軍。兩人能夠進入決賽,可謂實至名歸。

  掏出手機,掃一掃門口的直播二維碼,決賽沒有直播畫面。工作人員解釋說,因為兩人都是職業選手,按照世界台球運動聯盟(WCBS)的規定,不經允許兩人參加的比賽不得進行網絡直播。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工作室裡滿是觀賽的人,大家安靜地圍坐在工作室的三面(參賽選手單獨一側),幾個孩子安靜地坐在父母身旁,注視著球台上周躍龍和肖國棟的表現。

  工作室很專業,正中間是兩張斯諾克標准球桌,球桌一側有斯諾克世界名將丁俊暉的簽名,電子屏積分顯示器記錄比賽結果,球桌頂部的攝像頭直連直播平台,有一面牆上貼著斯諾克名將的介紹。比賽現場,裁判穿著西裝、戴著白手套,可以說,國際大賽該有的,三河村的斯諾克冠軍工作室都有。以至於,國際斯諾克比賽應有的禮儀,大家也都遵守——沒有喧嘩,沒有叫喊,觀眾會在球手擊打出好球后鼓掌致敬。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比賽持續近半個月,參賽選手的年齡跨度很大,從12歲到50多歲的都有,選手大多來自成都及周邊,也有部分來自省外,比如山西太原等地。

  冠軍練球室,村民免費用

  由三河村村民委員會主辦、三河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承辦,賽事主、承辦方決定這就是一場村級的斯諾克比賽。但,就參賽選手的水平而言,卻遠不僅僅於此。本次比賽除了肖國棟、周躍龍兩名斯諾克大咖,還吸引了成渝兩地眾多斯諾克高手參賽。

  而進行冠軍爭奪的周躍龍和肖國棟對比賽也異常重視,決賽硬是打滿了9局,最終周躍龍5:4險勝。

  “光虎牙平台觀看比賽直播的觀眾就上百萬,我們三河村因為斯諾克在網上狠狠地火了一把!”一位村民自豪地對記者說。要知道三河村僅有700多戶人家,村民總人數不過2000余人,網絡收看直播的人是其500倍還要多。

  決賽從下午兩點開始,打了3個多小時才結束。走出冠軍工作室,放眼望去就是接地氣——聽聞比賽結束的村民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穿著隨意,有的人甚至穿著拖板鞋。對此周躍龍和肖國棟並沒有介意,領完獎后他們主動招呼大家:“現在是合影時間,大家挨個來。”在他們熱情的召喚下,大家排著隊上台,挨個合影。看到小孩,兩人還會抱起拍照,現場溫情滿滿。“比賽非常圓滿,希望來年繼續!”肖國棟如是說。“高端!大氣!舒服!”參賽選手董文建說:“我到全國很多地方參加過比賽,很少遇到這種和專業比賽差不多的場地,比賽打得很舒心!”

  三河村為什麼會舉辦“雙城杯”斯諾克公開賽呢?這要從2019年說起。那一年,為了填補鄉村精致體育運動的空白,三河村引進了肖國棟&周躍龍斯諾克冠軍工作室。這裡成為中國斯諾克名將、職業選手周躍龍、肖國棟在國內的重要訓練場所之一,兩人儼然成為三河村的“新村民”。經過4年多的發展,工作室不僅成為眾多專業級斯諾克選手訓練、交流的平台,更成為附近村民學習、練習斯諾克項目的優質場地。

  “工作室是村上出資建的,我們要是來了這裡,就會在工作室練球。平時的話,村民帶球杆就能來打球,不收費的。”結束“雙城杯”比賽、即將飛赴英國打職業比賽的周躍龍對記者說。

  看完比賽,帶點土蜂蜜走

  4年時間,三河村多了不少的斯諾克愛好者。“現在村裡自己有球杆的應該有20多個吧,休閑的時候大家都會來練練。”作為本次比賽三河村的唯一參賽選手譚曉勇說。

  譚曉勇的小學同學周宇也是斯諾克愛好者,是丁俊暉的粉絲,常常跑到外面去玩斯諾克。村裡建起了斯諾克冠軍工作室后,他也去玩過,很喜歡那裡的專業感覺,也曾經遇到過肖國棟、周躍龍,向他們請教了一些技術問題。周宇覺得,斯諾克來村裡后,大家的眼界開了,格局也變大了。

  村民陳超平時也是很喜歡打台球的那一撥,自從家門口就能看到如此專業的斯諾克比賽,他興奮了很久,也時常到斯諾克冠軍工作室來上一局。

  記者在比賽現場還注意到訓練室一角的土蜂蜜。據悉土蜂蜜是三河村特產之一,借助斯諾克、足球賽事帶來的人流,土蜂蜜銷量也提升了。這算是三河村“村諾克”的一大地方特色。

  運動有了群眾基礎,村委會也就有了通過肖國棟和周躍龍的影響力舉辦比賽的想法。“足球是三河村體育的線下名片,斯諾克則是三河村體育的線上名片,這兩張名片的目的都是為了鄉村振興。”村支書譚杰說,“此次成渝聯手舉辦鄉村斯諾克公開賽,系西南地區首次,特別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和成都大運會倒計時的大背景下,更顯得意義非凡。希望用這樣一場專業賽事,為成都大運會預熱,為運動健兒們加油。”

  深讀

  把村裡一草一木都推銷出去

  踢場足球賽 獎品是柚子

  首屆“雙城杯”斯諾克公開賽結束了,三河村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雨后的上午,走進三河村,矗立在村頭的大力神杯雕塑經雨水沖刷,泛著金光,煥然一新。足球場上,來自新都消防大隊的隊員激戰正酣。

  “足球是我們村體育發展的主線,這個方向不會改變。”坐在三河村足球俱樂部的辦公室裡,三河村支書譚杰對記者說。

  2015年開始發展足球,短短8年時間,三河村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足球村,有了“成都足球第一村”和“四川足球第一村”的美名,還上了央視。在譚杰看來主要是政策機遇的把握。譚杰介紹,搞足球之前,村裡主要產業是新都柚的生產和銷售。“一伙種了三四百畝,柚子豐收了,我們犯難了,想了各種辦法,哪怕讓村民挑起擔子出去賣,還是滯銷,怎麼辦?” 村支書和村民都感到一籌莫展。

  成都足球的一項發展舉措讓譚杰逮住了機會。2015年,成都市出台示范性球場建設驗收獎勵補助辦法,七人制球場每塊補助20萬元。村委會經過商量,決定修球場、辦比賽、聚人氣,以此為突破口,帶動新都柚的銷售。就這樣,村裡修建了兩塊七人制球場,跟著是舉辦比賽。這就很快為村裡帶來了人流量,新都柚的銷售問題一下子就迎刃而解。

  “我們把柚子當成獎品發放給優勝隊,大家品嘗后覺得味道好,於是口口相傳,口碑就慢慢積累起來了。”言及此,譚杰很高興:“我自己就是一名足球愛好者,能夠將村裡事業、產業的發展和自身的愛好結合起來,真的感覺既幸福又有成就感。”

  經過8年時間,三河村足球發展早已從單一的促銷手段跨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小村也從“足球村”變成了“足球音樂小鎮”。現在的三河村,新都去香城鄉巴旅游專線直達,從早晨7點到傍晚7點半,班車滾動發車。與此同時,村裡的餐飲、民宿一應俱全。譚杰說:“搞足球之前,村裡連一家像樣的農家樂都沒有,現在餐飲、民宿10多家,一天接待上千游客,一點問題都沒有。而在8年前,這個數字為零。現在一到周末,來村裡旅游消費的客人大概在3000到5000不等,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37000元,村民返村就業的多了,企業入駐量也增加了。”

  近年來,三河村的賽事鏈條越來越豐富。在俱樂部大門口,記者看到了三河村2023年賽事安排:3-5月第三屆新都區職工杯(柚花杯)足球聯賽﹔5-6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斯諾克交流賽﹔5-10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屆無人機邀請賽(周末組)、第二屆周末“理想杯”超級聯賽﹔7-9月首屆“理想少年杯”青少年夏令營足球超級聯賽﹔5-11月第九屆“寶柚杯”足球超級聯賽﹔11-12月第七屆“寶柚杯”青少年足球超級聯賽(周末組)。確實排得滿滿的。

  雙球疊加 以賽營村

  辦斯諾克比賽,在譚杰看來是在足球基礎上一次延伸。

  譚杰說:“從大的基調來說是體育助鄉村振興,結合川西林盤的優質存量資源進行盤活。三河村的做法就是與賽事相結合,將村裡土地、住房資源活化使用,讓村民獲得更多的利益。現在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工作室,比賽、活動的舉辦是盤活的最佳途徑。這次‘雙城杯’的舉辦,也是因為一個契機造就的。肖國棟是重慶九龍坡人,周躍龍是成都人,兩人的工作室落戶我們三河村,正好符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賽事的舉辦。本次比賽,通過線下小資源、隻有150平方米的房子,通過線上傳播無限放大,收獲了大量的關注,這與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也是非常符合的。大而言之,成都在以賽營城,而我們則在以賽營村。”

  讓譚杰感覺非常欣喜的是,2023“雙城杯”斯諾克公開賽還沒結束,就已經有城裡的企業想要入駐、投資了。譚杰說:“我想把村裡的一草一木都推銷出去,讓村民通過收入的提升切實感受到幸福。鄉村振興,就是在現有財政投入下,將各方資源,資本、人流、人才都融匯在一起,形成合力。要把體育產業做強做大,在這方面我們能力有限,但以賽事營村,讓體育助力推動三河村的發展,這個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向。”譚杰表示,接下來村委會將根據院落、林盤開發,進行主題式發展,根據人才引進、需求以及成都市青少年體育賽事規劃,有目的地進行鄉村體育建設,形成常年多賽事穩步推進。

  特寫

  “一輪游”村民譚曉勇:

  隻因心頭有點虛

  熟悉周星馳的人,想來很多人都看過他主演的電影《龍的傳人》。在這部1991年出品的電影中,從大嶼山大澳村走出來、酷愛斯諾克的周小龍(周星馳飾演)憑借高超的斯諾克技藝,戰勝世界頂級高手吉米·懷特,拿回了丟失的土地。

  對村民來說,譚曉勇就是三河村的“周小龍”。“雙城杯”比賽,他通過預賽進入正賽,可惜止步第一輪。

  “我沒打過正式比賽,一上去就很懵、很緊張,沒發揮好。”看完決賽的譚小勇挎著斯諾克球杆盒走出了工作室,和村民們熱情地打著招呼。譚曉勇打斯諾克已經20多年了,但鄉親們知曉他有這一手,還是在肖國棟&周躍龍專屬斯諾克冠軍工作室建成的這4年。平時譚曉勇愛在這裡打球,有時也會拖著球友來打。

  譚曉勇還有和“周小龍”相似的一點,就是很腼腆,有些神龍見首不見尾。首輪結束后,記者通過村委會多次聯系他,但電話都沒有人接。決賽當天,記者在守門大爺的幫助下幾經尋找才“逮”到他。見到記者時,譚曉勇說:“我一聽到你們媒體要採訪就虛。現在碰都碰到了,聊一聊倒是可以的,但你們千萬別拍照哈,我這個人一拍照就緊張……”一如周小龍剛被梁家仁飾演的毛仁性帶出大澳村的樣子。

  站在路邊隨意地聊天,譚曉勇不再緊張了,他說:“以前我都是到外面的球房去打球,村裡建了冠軍工作室后方便了很多。有時間看周躍龍他們打球,非常享受,自己的技術也在不知不覺地提高。”說到本屆“雙城杯”一輪游,他很是遺憾:“論真實實力,我應該可以打得更好一些。村裡有條件這麼好的場地,還邀請來了這麼高水平的選手,組織了這麼好的比賽,真的是機會難得啊,對我提高台球水平大有幫助。接下來我會多到工作室練球,下次比賽呢,一定要克服緊張情緒,爭取能夠多打兩輪。”

  與記者簡單說了幾句,譚曉勇就走了,有熟識的鄉親熱情邀請他吃飯,他答:“就不打擾了,城裡有幾個朋友來看比賽,我要去陪他們。”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胡銳凱 陳浩)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