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旅游>>樂游四川

武侯祠對聯缺字 游客建議補全 專家:文物修復應遵循“修舊如舊”

2023年06月14日09:10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武侯祠對聯缺字 游客建議補全

紅圈為對聯缺字的空白處

近日,一名貴州游客撥打成都12345熱線提出建議稱,他在游覽武侯祠博物館內的三義廟時,發現一副對聯不完整,其上聯為“矢肝膽於桃園,當年臣主稱三義” ,共13字,下聯為“□□名於竹策,此日英靈鎮兩川”,共11字,有兩字是殘缺的空白,他希望有關部門將這副對聯補充完整。

  武侯區相關部門回應稱,三義廟是於1998年遷建至武侯祠內的,保留著遷建前的原貌,本著客觀的態度和科學的原則,對這副對聯未做任何增補,以原狀向游客展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方北辰表示,對於文物修復,學界早有共識,即“修舊如舊”。

  游客建議:

  補全武侯祠“殘缺”對聯

  來自貴州的游客尚榮學,是中華詩詞學會、貴州省詩詞楹聯學會、貴州省散文學會會員,貴州六盤水市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退休前,他曾是高中語文老師。不久前,他在成都游覽武侯祠游覽時發現,館內三義廟的一副對聯似有“缺損”,並在之后撥打了12345熱線。他提出建議,希望有關部門能將這副對聯補充完整。

  6月10日上午,記者聯系到尚榮學,他表示,“這副對聯寫得非常好,可惜下聯少了兩個字,如果能補上就更完美了。”他提到的這副對聯上聯為“矢肝膽於桃園,當年臣主稱三義”,下聯為“□□名於竹策,此日英靈鎮兩川”,留出了兩個字的空白。

  記者了解到,武侯區相關部門日前對尚榮學的建議作出了回復: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內的三義廟是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原址位於成都市提督街,始建於清代。1997年,因成都市舊城改造,三義廟被整體遷建至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內,1998年1月竣工。根據古建筑保護原則,此次整體遷建,沒有改變三義廟原狀,包括其懸挂的對聯。遷建之后,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本著客觀的態度和科學的原則,未做任何增補,以原狀向游客展示。

  6月10日,記者來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義廟,找到了該處對聯。此對聯位於供奉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塑像的大殿外側。對聯的下聯確實少了兩個字,字的位置被一塊木頭遮住。記者留意到,在三義廟內,共有四副對聯,該副對聯的位置相對靠邊,位置不算顯眼。

  歷史學家:

  缺字對聯原文不可考

  對於游人提出的疑問,記者採訪到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方北辰。他表示,“在修復文物時,學界普遍遵循一項原則,即‘修舊如舊’。”

  “這副對聯的缺字,是年久失修造成的。”方北辰說,當年三義廟整體搬遷之前,下聯已缺兩字,目前沒有相關史料佐証其原文原貌。“雖然已不可考,但學界曾對此聯的完整樣貌作出推測,很多學者都提出自己觀點。其中大部分學者較認可的兩個字是‘著勛’。”

  談到三義廟和這副對聯的由來時,方北辰表示,“根據《成都府志》記載,三義廟也稱三義祠,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當初修建時,不是官方行為,而是民間行會的行為。“雖是民間行會行為,但是對於人們的思想教育有著積極意義,因此得到官方認可。當時的四川總督、地方士紳、文士們題匾、撰聯,這副有缺字的對聯,可能是其中一人所寫,但是其姓名已不可考。”方北辰表示。(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實習記者 胡謙 攝影報道)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