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瀘州黃荊老林護林員羅茂開:守好家門口的原始森林

2023年06月13日07:38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守好家門口的原始森林

  5月11日,瀘州市古藺縣黃荊老林自然保護區,一陣微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羅茂開下意識地緊了緊衣領,但步履不停,仍是朝著森林深處前進。

  黃荊老林是北緯28°線上保存完好的亞熱帶原始常綠闊葉林區,總面積433平方公裡。作為當地的一名生態護林員,48歲的羅茂開主要負責黃荊老林長灘片區的護林工作。查看野外用火和盜獵情況、進行防滅火宣傳……為了守住這片綠色,他每天徒步巡山,一走就是大半天。

  昔日伐木工,今朝護林員

  “這叫打草驚蛇。”一邊走,羅茂開一邊用砍刀橫向打著兩旁的野草。行走在森林中,砍刀可以起到防身作用,而打野草,不僅能夠開路,還能防止蛇等動物出沒。除了砍刀,他還會帶上喇叭等工具,適時宣傳森林防滅火。

  羅茂開是土生土長的黃荊鎮人,年輕的時候,曾參加過伐木。為了守住綠水青山,全國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后,他從伐木工變身護林員。這些年,他堅持每個春季到小溪裡放魚苗、清理垃圾,參與水源地保護、反盜獵行動,並到村民家裡一家一戶地勸說:“這是為了彌補自己之前的行為。這麼美的一片原始森林,我們要保護好。”

  巡林過程中,羅茂開步子邁得不大,但踩得很實。環境潮濕,常常會碰上泥坑,或是長滿青苔的石頭路,但他卻如履平地。“我當了7年護林員了,對地形地貌比較熟悉,所以比普通人走得穩點兒。”

  每天在林中走,難免感到孤獨。這時候,羅茂開便會哼幾句小曲,算是給自己對話、打氣。天氣好的時候,他還會特意放慢腳步,欣賞美麗山林——黃荊老林裡各種植被交錯,透著點點光影﹔遠處的群山被雲霧所籠罩,感覺神秘莫測。

  “植被的種類多了,也越來越茂密。”談起這些年來黃荊老林的變化,羅茂開感到很欣慰。幾年來,他已記不清自己宣傳了多少次森林防火,清理了多少林下可燃物,阻止了多少次亂挖亂採野生植物的行為。

  黃荊鎮共有106名生態護林員,實現全鎮329平方公裡面積全覆蓋。當前,黃荊老林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依托黃荊老林自然保護區等資源優勢,古藺縣近日榮獲了“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深入原始森林,採集監測數據

  羅茂開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的一名巡護監測員。每個月,10余個巡護監測隊員便會組隊進入深山,進行兩次以上巡護監測。

  和平日巡山不一樣,巡護監測時,隊員們在原始森林裡一待就是幾天。不僅要制止非法狩獵行為,還要安裝紅外相機、採集紅外相機數據等。

  每次上山巡護監測,隊員們都會帶上背包,裡面裝有干糧、水、帳篷、救援藥品等物資,還會把褲腳扎緊,防止蚊虫、螞蟥等叮咬。“野外工作很辛苦,但是隊員們都很有干勁!人多力量大,期待多採集一些野生動物的活動數據。”羅茂開說。

  在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一樓,有一個特別的房間,除了展示黃荊老林各種野生動物的照片外,還有近年來巡護隊員們清理的獵套。“把它們陳列在這裡,是為了起到警醒作用。”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副主任顏宇介紹,今年以來,保護中心已經開展了4次共計42人次反盜獵巡護,清理到扑獸夾、獵套等31個,還清理出了兩個新型帶定位裝置的獵套,並配合森林公安為反盜獵工作提供証據。

  同時,隨著50台野生動物紅外相機陸續安裝完畢,保護中心繪制了保護區野生動物分布區域圖,並梳理確定了13條巡護監測線路、52個監測點位。“從紅外相機拍攝的視頻資料中,我們看到野生動物的品類、出現頻次有明顯增加,野生動物種群正在逐漸回復。”顏宇說,目前,紅外相機已拍攝到了13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其中包含黑熊、毛冠鹿、豹貓、獼猴、白鷴、紅腹角雉、鬣羚等。

  站在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門口,向四周遙望,羅茂開看到的是滿眼的綠色。“把家門口的這片森林守好,就是我最大的心願。”(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范芮菱)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