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翠屏:新起點上謀新突破 奮力譜寫發展新篇章

6月1日,走進全國百強區宜賓市翠屏區,在這裡,岷江新區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長江工業園新能源產業聚集,蓄勢待發﹔老城區萬“巷”更新,華麗嬗變﹔新農村新顏新貌,碩果累累……
新時代賦予新任務,新征程要有新作為。翠屏區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現代化建設,突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總牽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力譜寫翠屏發展新篇章。
岷江新區。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護長江 固生態 讓一江清水向東流
黑鬆、金葉石菖蒲、小葉榕、三角梅……6月3日,上海游客李素娟從合江門廣場沿濱江路而行,眼前一路繁花似錦。“我住長江尾,這裡是長江頭,這次特意來看看三江匯合之地,很美。”李素娟說。
得益於三江六岸整體提升改造項目的加速推進,岷江橋至南門橋沿江一線綠意萌動。
該項自於去年12月啟動,以合江門廣場為核心,南門橋至岷江橋之間沿江城市界面為主要區域,重點實施沿江生態治理、舊城風貌改造、城市景觀照明“三大城市提升行動”。“目前已完成對合江門廣場周邊1.5公裡范圍內的沿江區域生態覆綠,並清理駁岸約3000平方米。”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三江六岸漸披“綠裝”被唐勝容看在眼裡。這位曾經的捕魚人現在每天用腳步丈量著江岸的護漁路。如今的長江邊,漁船早已不見蹤影,漁民從江中到岸上,日夜守護著長江。
三江口。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紅嘴鷗。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禁止了釣魚、捕魚,一米多長的青魚都現身了。江裡游泳的人,游著游著能碰到大魚,這是多少年沒見過的場面!”退捕上岸近4年,長江生態變化讓唐勝容感觸頗深。
這幅水清魚躍鳥翩躚的和諧畫卷背后,是翠屏區深入推進退捕漁民轉產安置,持續開展常態化執法監管,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的努力和作為。
近年來,翠屏區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等理念,持續推進翠屏山、催科山、半邊山等“六山”保護提升工程,加快生態修復,分段完成濱江公園提升改造,修復破損的岸線消落帶,新建親水步道、綠道。
翠屏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翠屏區採取多項措施措織密長江上游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網,包括在全省率先出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設立增殖放流點、林業恢復性司法基地,探索原地修復、異地修復、替代性修復等新型環境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並創新開展補種復綠、增殖放流、以勞代償、先予修復等多元化修復方式。
“我們還扎實推進揚塵污染治理、秸稈禁燒、餐飲油煙整治等十大專項行動。”翠屏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充分運用科學技術手段,當前已構建起中心城區大氣污染精細化管控治理體系,進一步更好地守護長江生態環境。
抓龍頭 謀全局 在“一藍一綠”賽道上加壓奮進
6月,長江工業園斯萊克精密結構件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工程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忙碌作業。
今年4月,總投資10億元的斯萊克精密結構件項目全面開建。“力爭10月投產。項目全面投產后實現產值11億元,年創稅0.63億元。”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
長江工業園。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長江工業園裡,眾多新能源產業項目在宜賓“一藍一綠”新賽道上不斷刷新著進度。
“我們有63條產線,蓋板和鋁殼現在分別能達到日產27萬套,預計年底整個自建項目就能夠實現滿產。”四川科達利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楊蕊菱說。
從2021年2月簽約建設第一期,到今年1月新增簽約第三期,科達利在翠屏的發展突飛猛進。
按照宜賓市委“1+N”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圈和“1+2”新能源汽車產業部署,長江工業園重點布局動力電池電芯、電池結構件、電池隔膜等核心組件生產制造,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機電控設備及電子元器件等生產制造,實現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就近配套、集約集群。去年6月,該園區被省政府確定為四川省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今年初成為宜賓市首批“四化同步 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截至目前,長江工業園入駐動力電池產業企業26家、智能終端企業12家、綠色食品加工企業5家、其他企業3家,在庫規上工業企業2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
到2022年底,長江工業園規上工業產值達80億元,常住人口1.2萬人,其中產業工人4000人。“隨著落地項目陸續建成投產,預計今年產業工人將增加到8000人。”長江工業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開辟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接下來,翠屏區將繼續深度融入全市“一藍一綠”新興產業布局,全面促進動力電池產業強核集群、擴鏈成圈,做大做強2000億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助力宜賓加快建設“世界動力電池之都”。
守文脈 拓新區 持續提升民生事業新高度
“我們這裡古色古香的風格和旁邊僰道歷史文化旅游休閑街區很搭,安逸得很!”穿梭在翠屏區合江門街道北門社區“絲綢小巷”,居民胡阿姨滿是喜悅和自豪。
作為宜賓市的中心城區,翠屏區老城區保留著宜賓人的記憶,是宜賓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市民爭相拍攝紅嘴鷗。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翠屏區針對“舊城太舊”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對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和城中村進行深入改造,讓老城煥發新活力,新城建設提檔升級。
翠屏區專門成立老城片區城市更新指揮部,對區域內文脈進行仔細梳理,重點圍繞“江之頭”“酒之源”兩大核心文化地標進行規劃建設,並對沿線臨江居民樓進行風貌整治,酒茶文化、古城文化、大江文化在這裡得以一一展示。
同時,翠屏山游客中心建設、冠英古街改造項目,一個個投資上億元的項目持續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片﹔老舊小區改造、口袋公園建設、城區農貿市場、停車場建設……讓老城區的城市形象不斷得到改善的同時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舊城更新煥發新活力,新城建設絲毫不落。
今年以來,翠屏區北延中優、跨江西拓、擁江發展,推進岷江新區整體成勢。
在岷江新區,政務單位、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商業綜合拔地而起,嶄新的新區形象為翠屏區城市發展注入又一抹鮮活底色。
今年,翠屏區在城市更新中推動“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老城片區、五糧液廠前區、川雲中路片區等五大片區聯動更新發展,全力推進元水立交、酒都大道等城市建設重點項目,不斷完善城市交通骨架,主動融入城市內環、中環建設,加快建設城市北向新門戶。
翠屏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翠屏區將聚焦“以產聚人、營城聚產”發展理念,圍繞以五糧液為代表的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將酒文化、酒生態、酒產業融入岷江新區和元水組團開發建設,實現五糧液產業園與岷江新區融合發展,將岷江新區建設成為以人為本、產城融合的全省“四化同步、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胡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