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183·成都市武侯區委書記許興國:老城深挖潛 迸出新活力
成都市一環路磨子橋旁的四川大學、國學巷37號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始建於晉朝的武侯祠——作為許多地標性建筑的所在地,成都市武侯區不僅有著天然的知名度,也有著優越的發展基礎。
在這樣的基礎下,武侯區經濟規模在2018年邁上千億元台階,連續多年獲評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百強區。但隨著早期建設紅利的消退,武侯區也面臨著發展空間不足、產業結構不優等難題。
成都城市中軸人民南路上,一個佔地130余畝、計劃總投資45億元的國際體育公園城已經開工建設﹔三環路上,依托華西醫院業內頂尖的醫療健康資源、華為信息通信與數字技術優勢,成都武侯區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正式啟動……近日,川觀新聞記者專訪武侯區委書記許興國,探尋著傳統老城區的新活力將從何而來?
川觀新聞記者:在你看來,這些年,武侯區的發展有哪些得與失?
許興國:武侯區建區30多年,打下了很好的發展基礎,總體發展勢頭是良好的,經濟總量持續擴大,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2.7億元。
發展亮點不少。武侯區電子商務交易額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已達到4037億元,在成都市佔比超過21%,在四川省佔比超過15%,穩居全市和全省第一。武侯區也先后獲得“四川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和“四川省電商新業態基地”“2022年全國十佳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等稱號。
但也有不足之處。這種不足尤其體現結構上。比如產業結構,由於非核心功能疏解、產業資源導入不足,高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尚處於培育階段等原因,武侯區工業經濟支撐能力不足,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持續下降,2022年佔比隻有5.3%。另外,我們的城市發展也存在著“南強北弱”結構失衡的問題,城北的經濟水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都相對弱一些,這都是我們后期發展需要去調整的。
川觀新聞記者:在這樣的得與失之下,武侯區如何奮力追趕,走好高質量發展這條路?
許興國:當前武侯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按照省委決策部署和全市“三個做優做強”“四大結構”優化調整、產業建圈強鏈等工作部署,對標市委“九個有力有效”“三個特別注重”重大要求,加快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具體路徑,就是堅持“三高”聯動共進,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武侯實踐: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更高能級的城市發展極核﹔圍繞創造高品質生活,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幸福城區樣本﹔圍繞實現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設更高質效的現代治理體系。
川觀新聞記者:更高能級的城市發展極核如何構建?
許興國:對照省委、市委關於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我們主要圍繞“實”“優”“高”“強”四個字做文章。
一是在“實”上下功夫。認真落實制造強省戰略,大力實施實體經濟重振行動,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實體經濟特別是都市工業集聚發力。
二是在“優”上做文章。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結構合理的現代產業體系,錨定數字健康、消費電子產業主攻方向,推動金融、建筑、批發零售等支柱產業提能升級,加快發展高端新材料、前沿醫療、元宇宙等新興產業,以智改數轉、數智賦能轉型提升家居、鞋業等傳統產業,努力推動武侯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三是在“高”上求突破。深化與京東、華為、華西、小米、正威、雄川氫能等高能級鏈主合作,深入推進產業建圈強鏈,謀劃打造高能級產業集群,努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四是在“強”上見實效。堅持“政府主導、國企實施、圈鏈邏輯、專業運營”,著力打造高品質產業園區,筑牢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體系。
川觀新聞記者:當前我省正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但發展制造業,中心城區普遍面臨新建空間不足的問題,武侯區將如何破題?
許興國:制造業是城市最重要的動力源之一,所以今年我們的重點工作就是要抓都市工業的發展。但在工業發展上,武侯區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空間稀缺,目前全區可供的工業用地僅50余畝,且是分散在幾宗土地上。但同時武侯區內還有數量不少的低效工業用地的。基於此,我們的思路是這樣的:
一是優化都市工業發展格局。加快建設460畝創新型都市工業載體,構建以智遠大道為軸,串聯悅湖科技城、西部智谷、太平寺都市工業谷的“一軸三片”都市工業發展格局。支持都市工業企業探索入駐商業樓宇從事微加工,推動工業上樓發展。
二是盤活低效工業用地。全面厘清我區低效工業用地存量、存在的困難問題,綜合採取國企回購、鏈主共建、園區帶動等方式,“一地一策”盤活中藥廠、中密二期等低效工業用地,力爭三年內盤活28宗、755 畝低效工業用地。
三是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實施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積極謀劃在高端地塊建設高端樓宇,加快推動國際城市設計中心等10個項目改造提升,集中打造7棟專業特色樓宇,大力發展稅源型總部經濟,為推動工業上樓發展提供優質載體。
川觀新聞記者:近期武侯區簽約和開工了不少新項目,其中有川大、華西醫院的身影。這些優勢的科教資源,正在和武侯區發生著強烈的化學反應,是這樣嗎?
許興國:確實是這樣的,“百年川大”和“百年華西”是武侯區得天獨厚的一個資源優勢。如何將這些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發展優勢?我們的答案,是用“建圈強鏈”的思路去做轉化器。
拿四川華西醫院來舉例,它本身就是醫學領域當之無愧的“鏈主”,能調動上下游的大量資源,華西醫院本身也有很強的發展意圖,所以我們一拍即合,決定在大健康產業這條賽道上攜手前行。最近,憑借著華西醫院這塊金字招牌,我們又打動和吸引了另一家巨頭“鏈主”企業,華為加盟,通過強強聯合、政企聯動,協同打造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搶佔數字健康產業發展高地。
借助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正式啟動這一契機,我們還繼續加強對數字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持,配套設立醫療信創專投基金,擬出台《武侯區支持數字健康產業政策》,為數字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同時,與華西、華為進一步加強合作,持續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共同打造院企地合作的典范、數字健康產業標杆。
川觀新聞記者 蔣君芳 張紅霞 成都觀察 王柳/文 甘翠/制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