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綠道集團:今年環城生態區將建10個林盤、20條智慧跑道及多個主題園區

“環城生態區以后要全部變成農田了?”近日,部分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對此,天府綠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存在把環城生態區全部變成農田耕地的問題。除農業外,環城生態區還兼具生態、科研、藝術、體育等多種功能。今年環城生態區還將建成7個農業示范區、10個林盤、20條智慧跑道、30個智慧驛站以及多個主題園區。
環城生態區
兼具農業、生態、藝術等多元功能
“從環城生態區規劃之初,就一直強調環城生態區的多元功能。”天府綠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現代農業以外,環城生態區還兼具生態、科研、藝術、體育等功能。在這裡,“農商文旅體”將進一步融合發展。
據介紹,2013年,《成都市環城生態區保護條例》頒布施行,並同步編制完成了《成都市環城生態區總體規劃(2012-2020)》,明確規劃形成由農用地和園林綠地構成的133.11平方公裡生態空間。這期間,備受成都市民喜愛的錦城湖、青龍湖、桂溪生態公園、中和濕地等先后建成,在城市裡,成都人也能感受到生態公園的別樣魅力。2018年起,成都修編了環城生態區總體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理順了農業生產和生態修復的關系,明確農田整治區規模恢復至10.10萬畝(67.33平方公裡),生態修復區規模增加至9.87萬畝(65.78平方公裡),整體保持133.11平方公裡。
這一規劃一直沿用至今,從未改變。此后,環城生態區100公裡環城綠道全線貫通,78座綠道橋梁相接,特色園、林盤院落逐步串珠成鏈,成為國內外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第一條100公裡無障礙綠道,2022年總騎行量突破1304萬人次。
全面建成后
中心城區人均綠色開敞空間面積將增加9平方米
農業只是環城生態區的一個部分。隨著文化創意、科研、體育等公共服務功能逐步完善,環城生態區逐漸成為了市民游客放鬆身心、愉悅徜徉的城市美好生活體驗空間。
集中多種文創業態、且兼具文旅與生態功能的江安河周邊,由荒地蛻變為金色麥田的親子牧場農業示范區……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城生態區全面建成后,中心城區人均綠色開敞空間面積將增加9平方米,目前,天府綠道的建設和配套設施仍在進行中。
事實上,環城生態區還能為市民游客帶來更多驚喜。天府綠道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環城生態區還將建成7個農業示范區、10個林盤、20條智慧跑道、30個智慧驛站以及多個主題園區。“環城生態區的農業不僅是都市農業,更是景觀農業,建成后的農業區,既是田、也是景﹔既做農、也做旅。”
另外,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環城生態區沿線周邊的100個未來公園社區,將引導中心城區人口疏解,推動城市空間結構進一步優化。”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呂佳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