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展示>>城市人民宜居宜業的示范區

“強鏈、拓圈、筑城” 加快航空產業集聚發展

成都市青羊區
2023年04月06日15:2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青羊總部基地園林式辦公環境
青羊總部基地園林式辦公環境

一、改革背景

天府動力源(青羊航空新城)地處成都市青羊區三環路以西,總面積42平方公裡,下轄5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37萬人,是全國同時擁有主機所、主機廠的五大航空產業核心集聚區之一,也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24個“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之一。該片區發展始於1998年,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1998—2004年,以產業集聚集中為特征的起步發展階段,建設從成都市華僑經濟開發區到圍繞鏈主企業建設成飛工業園。2004—2017年,以制造服務化為特征的融合發展階段,2004年更名為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開啟全市總部型、研發型都市工業發展的先導,2017年設立成都青羊總部經濟集聚區,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青羊工業總部經濟基地”品牌初步打響。2017年—至今,以產城融合為特征的成勢發展階段,2019年被設立為省級開發區,2021年圍繞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示范區頂層發展邏輯,聚焦主導產業和人口需求,逐步從1.0版的青羊新城向2.0版的天府動力源(青羊航空新城)躍升發展。

近年來,青羊區堅定落實四川省委“四化同步”、成都市委“三個做優做強”等戰略部署,堅持以新型工業化主導產業現代化,充分發揮全市航空產業“一核”引領,做強天府動力源航空科技創新核心功能,圍繞“旗艦領航、園區集聚、數字賦能、低碳轉型”發展目標,堅持產業鏈建構、生態圈集聚、人城產融合三向發力,創新探索片區融合開發新機制,加快實現由中心聚集向輻射帶動轉變,圍繞“做強千億產值航空旗艦企業、培育千億航空產業生態、建設千萬平米航空高品質產業載體、引育千家航空科技企業”,加快打造航空科技自主創新城、智慧數字綠色公園城。2022年,航空產業企業數量達到126家、增長52%,實現航空產業主營業務收入760億元,佔全市60%以上,佔全省航空與燃機產業規模近1/3,片區“一心一城、多園多點”總體布局全面呈現。

二、改革舉措

以鏈強鏈、集鏈成勢,提升鏈式關聯聚合力

著眼政府主導、鏈主牽引、主鏈集聚,以全產業鏈思維推動航空產業能級躍升,加快建設世界級航空先進制造業集群。

一是聯合“鏈主”共謀產業規劃。與132廠(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611所(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161廠(中航工業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鏈主企業共同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將企業發展規劃與片區產業發展規劃深度綁定,構建以“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為中心,青羊航空新城為主體,航空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創新園、智能傳感器創新園、飛行器設計創新園、高端無人機創新園等園區為支撐的“一心一城、多園多點”的產業總體布局,目前已成功共建5個航空特色園區、3棟專業特色樓宇。

二是圍繞“鏈主”共建產業體系。形成以“主機所—主機廠—配套企業—創新平台”為特色的航空產業組織架構,構建以先進飛行器為引領,聚焦發展航空整機、高端無人機系統、航空大部件、航空機電、工業軟件的現代航空產業體系。聯合“鏈主”招引配套企業,共同梳理鏈主企業的主供應商和配套供應商,精准制定“三圖一表”,將產值規模較大、技術水平較高的200余家“鏈主”主供應商和配套供應商作為強鏈補鏈的目標企業,航空重點企業2021年為83家、增幅25%,2022年增長至126家、增幅52%,極大推動產業集聚集成。

三是依托“鏈主”共筑配套圈。著力降低“鏈主”企業要素流通成本、提升本地配套比例、提高技術協同攻關效率,以132廠、611所等為重點,周邊3公裡以內布局“飛行器設計創新園”“航空整機系統集成創新園”“航空裝備實驗基地”等航空高端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吸引集聚“鏈主”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打破飛機設計與制造壁壘,構建“研發創新板塊”﹔2022年以來在文家大道兩側規劃建設航空高端智能制造產業園,引進中航工業機載系統“八大事業部”牽頭單位、民營企業等“鏈屬”企業46家落地,布局聚焦高端航空裝備隱身技術、極限性能制造、智能集成及測試、航空維保等產業功能,打造“高端制造板塊”,逐步形成“就近配套、資源互補、協同協作”的“15分鐘產業配套圈”。

拓圈賦能、做優生態,提升融合共生支撐力

立足創新、要素、協同三重生態構建,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打造帶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興增長極。

一是策源驅動做優創新生態。構建以“國字號”創新平台為引領、鏈主創新平台為支撐、各級各類創新平台為配套的特色創新平台體系,全力推動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落地建設,與611所、132廠等鏈主企業建成611·青羊飛行器設計創新協同中心、成飛·青羊創新中心、中國商飛上飛院成都機頭設計中心、國家級工業軟件協同攻關中心、成都流體動力創新中心、中航工業無線電電子研究所成都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台,正與中航無人機、161廠共建高端無人機科創中心、四川傳感器創新中心等新平台,帶動集聚了院士(專家)工作站6個、企業技術中心39個、工程研究中心7個、聯合實驗室4個,促進落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4家、“專精特新”及“小巨人”企業37家、科技創新服務機構17個,數量居全省前列,並在成飛公司·省政府《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方案》“6大核心圈層創新中心”中獨佔兩席(成都·青羊創新中心、611·青羊飛行器設計協同創新中心),為全省唯一。航空科技創新“策源地”加速呈現。

二是服務精准做優要素生態。創新產業用地供給方式,推動工業用地由“供土地”向“供平台”轉變,產業園區項目統一由國企整體打造,創新“土地整理+施工建設+產業運營+基金投資”模式,推動國企由融資平台向綜合的園區運營商轉變,由“物業售賣”向“持有運營”轉變,通過高品質產業空間產生的租金、稅收、產業空間增值、股權投資收入及產業發展聚集產生的效益等,在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基礎上,提升土地綜合效益,如269畝地塊項目總投資約23.7億元,項目內部收益率6%,租金每月每平方米50元,投資回收期13年。以節約集約為導向完善土地利用機制,打破傳統單純生產導向的產業園區空間形態,從大跨度、低容積率的單層生產廠房向集約型、復合型的科創與生產樓宇轉變,為入駐企業量身定制、插花式布局庭院式、廠房式、“上研下廠”式等載體,以用地高度混合、立體空間復合開發實現功能復合、空間集約、配套共享,青羊總部經濟基地等150余萬平方米辦公樓宇和航空整機基地一期等100余萬平方米工業廠房投用投產。以建好“雲上一座城”為導向,積極探索智慧園區模式,四川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擬落地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打造5G智慧園區平台,通過功能服務便利化、基礎設施信息化、運營管理精細化、組織保障規范化、產業發展數字化五化數智融合,正建設覆蓋航空產品全生命周期、貫穿航空產業鏈的5類17個特色功能平台。加快以人才為核心驅動力的發展模式,全面推進四川省創新共同體建設,通過“領軍人才+技術團隊+項目公司”,共同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已成功引進多名國家級、省級海內外專家組成的人才團隊,集聚航空科技領域“享受國務院津貼”、省“天府萬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93人(次),擁有航空領域技術人員2萬余人。

三是跨域整合做優協同生態。積極構建區域協作機制,融入成都都市圈建設,放大優勢產業外溢及輻射帶動作用,協同廣漢市高新區共建傳感器創新中心和傳感器產業孵化中心,打造航空配套產業圈。以跨區域項目共建為引領,聯動天府新區、新都區錯位協同發展,聚焦航空企業總部辦公、高端智能制造、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等,通過“總部+虛擬工廠”“研發+外置基地”模式,攜手做實成都航空產業從設計、研發、制造到維修的全產業鏈,共同構建航空產業生態圈。構建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牽頭成立成都航空航天產業聯盟,通過“項目+人才+資金”模式形成政產學研用投長效交流磋商機制,吸引川航、南航、西工大、電子科大等企業、高校院所200余家、研發設計人員7000余人,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區航空產業產值1000億元,聚集航空企業200家以上。

筑城起勢、產城融合,提升綜合承載競爭力

遵循“人城產”邏輯,堅持“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強化片區綜合開發、功能集成復合,推動天府動力源(青羊航空新城)整體成勢。

一是優化片區土地空間布局。結合降低要素流通成本、提升協作配套效率、貼近產業發展需求等因素通盤考慮,沿文家大道、土龍路等產業發展主軸調整新增約940畝工業用地,引導資源要素向產業集聚,犧牲短期土地收益換取產業長期發展。目前,產業載體已建成170萬平方米、在建177萬平方米,未來3年投資522億元開工建設692萬平方米,努力建成千萬平方米高端產業載體。圍繞產業人口生產生活需求,沿日月大道、光華大道等城市發展主軸新優化調整近千畝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新增公建配套用地80.5畝,將受航空噪音影響、地鐵貫穿影響區域約340畝住宅用地進行布局優化,全面平衡片區用地結構。

二是健全片區宜居配置機制。統籌規劃約196.7億元7個片區有機更新項目,以城市微更新、城市社區改造為切入點,未來5年城市更新涉及5個街道,建設面積約15.97平方公裡,目前成飛片區有機更新已先期啟動。優化綜合交通統籌規劃建設機制,豐富“軌道+公交+慢行”多樣化綠色出行,完善鹽井二路等129項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三橫三縱”道路骨架支撐,與溫江、金牛、雙流等建立協同打通相鄰區域斷頭路工作機制,推進打通經水路等斷頭路。以常住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統籌構建15分鐘生活配套服務網絡,全面打造生活消費、智慧醫療、文化教育、社交運動等民生場景,54所學校、5所醫院、16座社區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已初步繪就,成飛中學、區婦幼保健院新院區、馬廠生活服務中心等71個優質公服設施加快建設。多途徑保障職住平衡,高標准推進23.66萬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設,梧桐博園等828套人才公寓、成飛1555套單身公寓已先期投用,210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和400套人才公寓的建設工作正有序推進,全面確保未來18萬產業人口居住需求。

三是加快片區未來社區建設。依托198環城生態公園(青羊段)大尺度、連續貫通的生態空間,突出城園融合共進,統籌內外楔形綠廊空間,新建0.54平方公裡生態公園,24公裡城市綠道相互串聯,規劃建設面積約21.1平方公裡的8個未來公園社區,通過場景化和多元化主體共建、共治、共享,構筑“園中有城、城中有園”的空間格局。強化TOD社區綜合開發,遵循“大區域統籌+TOD社區+多元化住房”理念,實現TOD站點500米居住和就業人群覆蓋率80%,為片區綜合開發聚人引流、增勢賦能,加快塑造功能布局均衡、產業特色鮮明、空間尺度宜人、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城市功能單元,推進生產生活生態全面統籌、產城融合加快呈現。

三、改革成效

青羊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三個做優做強”戰略,統籌區域資源稟賦、產業發展趨勢和城市功能重塑,圍繞探索在中心城區42平方公裡上“老區建新城”的嶄新課題,不斷創新片區開發新模式新機制,近兩年實現航空企業年均增長38%、航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35%,片區發展已進入從“點題”到“破題”再到“全面起勢”的躍升突破階段。相關改革做法,受到省委、市委高度關注,省市領導14次前往青羊航空新城專題調研,先后獲評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四川省首批“5+1”重點特色園區、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成都市2022年度智慧園區、2022產業高質量發展標杆城市、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先進集體等榮譽。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