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2022年度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候選案例展示>>城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示范區

探索優質糧油產業全鏈條建設 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成都崇州市
2023年04月04日14:5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成都市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成都市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一、改革背景

崇州市緊扣“三個做優做強”,建設以天府好田、天府好糧、天府鄉游、天府鄉居“四大工程”為支撐的“天府糧倉”示范和窗口,以“缺什麼、補什麼”“短什麼、強什麼”思維統籌推進糧油產業建圈強鏈,通過實施加強產業鏈上游科研服務、注重產業鏈中游專業服務、提升產業鏈下游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構建“種業+園區+科研+加工+市場”產業發展格局,奮力打造糧油科技策源地、川米振興先導區,重塑“天府糧倉”品牌力,全面提升現代農業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服務水平,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2022年,崇州市糧食播種面積48萬畝、產量22.4萬噸,連續3年實現正增長,獲評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單位,連續5年獲評“四川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天府糧倉產業園產值39.5億元、增幅6.18%,成功創建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四川省農業科技園區、成都市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二、改革舉措

(一)強化產業鏈上游科研服務,蓄好糧油“科技活水”

一是搭建專業化科技服務平台。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建成天府糧倉科創中心、四川農業大學現代農業研發基地、長江上游優質糧油中試熟化基地等“三中心四基地”,主攻優質稻、米酒專用稻、功能性水稻研發種植。建成MAP“空天地”一體化智慧農業系統,打造“服務全川、輻射西南”農業科技全要素、全過程、全產業鏈公共服務平台。

二是創新科技成果轉化路徑。依托四川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重慶市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建成低鎘積累優質綠色稻試驗點7個,啟動優質水稻、穩糖米、油菜“四新”3個連片種植核心區和稻漁綜合種養核心示范區建設,差異化發展富硒水稻、富鋅水稻、穩糖水稻、黑香糯等功能水稻種植﹔協同暨南大學、川農大、成都艾諾米公司研發米酒產品,提升糧油產業附加值。

三是推動糧油標准全域覆蓋。鏈接四川農業大學、中種集團等15家科研院所及企業資源,建成糧油科技孵化中心、糧油營養健康檢測中心等7個糧油科研服務平台﹔聯通國家、省級、成都和本地4級追溯體系,提供物聯網測控、智能節水灌溉、農機定位耕種等全產業鏈標准化服務。

(二)注重產業鏈中游專業化服務,激活糧油“人才引擎”

一是組建農技專家智囊團。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給予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科研創新平台和創新載體建設等政策扶持,引進浙江大學徐旭初、西華大學劉慶元、中國農科院王柟等科研創新團隊、高層次人才,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省級技術中心﹔聯合中化集團、以色列安道麥等行業國際龍頭企業,引進農業科技領軍人才為糧食生產提供選種、配肥、植保、檢測、農機、農業金融、糧食收儲等“7+3”全產業鏈服務,滿足規模經營主體對耕、種、管、收、賣等環節多樣化服務需求。

二是培育壯大智慧新農人。採取“國有公司投建培訓基地+社會資本投建匠村工坊”方式,聯動建成全省首家縣級工匠學院—成都工匠·崇州鄉村振興職業培訓學院,提供“學歷教育+技能傳授”導師制培訓服務,探索“學院+培訓點+實操基地”辦學模式,創新開設設施農業、作物栽培、互聯網營銷師等體驗式教育和職業教育課程,提供技能培訓、技能創新、技能應用、技能產業化全鏈條技能服務﹔聯合四川農業大學、成都市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等高校院所,打造“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園區)+專家大院+專家工作站”實訓基地,培育資源環境、農村電商、品牌營銷等領域師資庫教師150人,提供“一對一”教學指導和跟蹤服務,形成“農業專家+農業職業經理人+實訓基地”服務模式。

三是建設未來農田試驗區。引進省農科院副研究員李旭毅、中國移動成都產研院桑建等創新團隊,率先在全省開展無人駕駛插秧機、水稻無人機“種肥藥”一體化等“5G+智能農機”示范應用﹔建立農業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良”融合發展機制,搭建“農機智慧雲倉”平台,線上線下實現農情監測、農機調度、機手培訓一體化發展。

(三)提升產業鏈下游社會化服務,實現糧油“品牌突圍”

一是構建完善現代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構建“訂單農業+烘干+收儲+加工合作+連鎖配送+科技指導”糧食產后全過程服務體系﹔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聯合體”品牌運營機制,聯合五糧液、中儲糧、紅旗超市等用糧企業組建“天府好米聯盟”,打造榿泉糧油食品加工體驗店、艾家食品線上售賣直播活動室等展銷平台。

二是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專項行動。分類分領域培育鏈主企業,構建個性、高端、優質、綠色品牌供給,堅持品牌賦能理念,實施“農產品品牌+公共品牌+企業自主品牌+電商平台”的品牌矩陣,培育“崇耕”公共品牌和“小亭米”“稻蝦藕遇”“天健君”等特色糧油品牌,新建電商崇州農特館4個、艾家食品等直播電商基地4個﹔同時,聯合京東、蘇寧等企業打造天府好米運營平台,開展“鄉村優品上頭條”等線上活動和產品進大型連鎖超市線下推廣,創新推出“西蜀糧倉·崇州味道”、馬馬優鮮等O2O、直播帶貨和社區團購載體,形成“農業品牌+農村電商”農業品牌服務體系。

三是打造農業公園旅游首選地。踐行“稻田就是濕地、菜地也是景觀”理念,堅持以川西糧油大地景觀為底色,圍繞林相改造、綠色建筑、綠色出行等領域,探索都市農業公園崇州標准,建立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建設導則,制定天府綠色鄉村“低零碳”建設導則,打造“幸福裡”等綠色鄉建低碳示范﹔按照“片區開發、整體招商、一體化運營”思路,推動“農業+文創”“農業+旅游”“農業+互聯網”跨界融合發展,推動“田園變公園、林盤變景區、農民變股東”,培育鄉村綠色低碳消費市場。

三、改革成效

(一)糧油產業鏈科研服務效果明顯。搭建四川農業大學現代農業研發基地等科技轉化平台(載體)13個,科技研發經費投入4301.47萬元,獲得涉農專利成果111項。新簽約丘區油菜新品種試驗示范等科技項目9個,推廣測土配方配肥等新技術40余項,累計篩選62個優質糧油品種在全省推廣。MAP“空天地”一體化智慧農業系統,在川渝雲貴4省建成21個區域服務中心,為150萬畝優質糧油基地提供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與廣東嘉士利集團合作共建穩糖米研發中心,建成10000畝穩糖米種植基地,開發輕食類、功能類系列產品10余種,自主研發的穩糖米系列產品成為全國首個“低GI”認証的米制食品,在第三屆GI(血糖生成指數)國際會議上榮獲農業創新獎。2022年7月,艾諾米“米小森”橡木清酒獲得IWSC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大賽金獎。崇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達100%,主導產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省級例行監測合格率達100%,“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証面積達91.6萬畝,成功創建成為國家農業綜合標准化示范市。

(二)糧油產業科技化專業化能力大幅提升。引進創新團隊19個、高層次人才125名,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1個、省級技術中心2個,實施米酒專用菌種選育、稻漁設施綜合種養等6項技術攻關,推動浙江大學崇州農民合作社教學實踐基地、智能鮮米機等校地企合作項目25項。引進農業科技領軍人才185人為糧食生產提供品種規劃、測土配方等“7+3”全程解決方案,滿足規模經營主體對耕、種、管、收、賣等多樣化服務需求,推動園區企業年均產值增幅達37%。培育鄉村振興技能人才1200余人、新型職業農民11152人,其中獲証農業職業經理人2565人,人數位列成都市第1名,吸引1.2萬名新村民、創業人才發展鄉村旅游、文創等新產業。通過精准定位、智能避障、遠程遙控、無人駕駛等方式,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機械化作業,園區農機化率、信息化水平分別達93%、91%﹔建成2500畝“未來農田”“超級農田”試驗片區。

(三)天府糧倉品牌建設效果顯著。建設糧食烘干中心20個、農戶科學儲糧倉2000個,日烘儲稻谷5萬余噸,減少原糧損失2%以上。組建“天府好米聯盟”,打造榿泉糧油食品加工體驗店、艾家食品線上售賣直播活動室等展銷平台,鏈接優質渠道和消費者需求,開展優質糧油訂單種植面積達10萬畝,實現糧油品牌化銷售收入增長30%以上。2022年,全市培育糧油產品及衍生產品的企業品牌32個,涵蓋隆興大米、崇州枇杷茶、崇州蜂蜜、崇耕匠造和崇州非遺5大類產品,培育年產值過億企業6家,有效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影響力。全市農產品電商網絡銷售額達6.9億元,佔農產品銷售總額的41%。投入132億元打造五星原鄉體驗社區、嚴家彎灣等16個農商文旅融合發展項目,以景區化標准建成30萬畝大田景觀、316公裡天府綠道、40公裡親水藍網、濕地公園2萬畝,建成天府國際慢城、竹藝村等2個4A級旅游景區、10個3A級林盤景區。2022年,全市共接待游客逾2152.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5億元以上,首次入圍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