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展示>>城市人民宜居宜業的示范區

創新“鏈主舉旗”模式 助推航空產業“建圈強鏈”

成都市新都區
2023年04月03日16:4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推進片區綜合開發
推進片區綜合開發

立足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保障國之重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成都市新都區聯合成飛、成發、中航發渦輪院等鏈主企業,企地聯手,探索“鏈主舉旗”模式,以“鏈主聚鏈屬、主鏈拓輔鏈”,助推航空產業“建圈強鏈”,形成以飛機大部件、航空發動機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構建起“頭部引領、集群支撐、鏈式互補”的航空產業生態,獲評全省首批軍民協同創新高技術產業基地、全市產業“建圈強鏈”工作擔當作為先進集體、新時代十年成都制造業發展先進單位。

一、聯合鏈主建機制,做優頂層設計。一是建立產業規劃機制。以新都區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為載體,圍繞航空重點型號研制,聯合鏈主企業成飛公司布局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進行專業策劃和規劃設計,重點打造柔性機加、智能鈑金、數字化裝配、航空工藝裝備四大制造基地,聯合鏈主企業成發公司布局航空發動機產業園,重點發展葉片、機匣等產能配套,推動功能區產業布局優化、運營質效提升。二是建立遴選招引機制。政府“出政策”,圍繞航空產業量身定制招商和產業政策,最大程度契合航空企業政策需求,提升功能區吸引力。鏈主企業“當考官”,按照“技術先進性、產品專業化、生產柔性化”的標准,制定入園激勵機制,對配套企業進行全方位專業考核,遴選出30%的專業優質配套企業入園成為鏈屬企業,推動政府招商選資向鏈主招企選企延伸,靶向完善航空產業上下鏈。三是建立輔導培育機制。支持鏈主企業成立代表室,對入園鏈屬企業開展“傳幫帶”,一對一提能輔導,輸出先進技術、標准和平台,構建全過程產品質量控制流程,鏈屬企業工藝水平實現從工序加工到零部件交付再到部件整體制造的明顯提升。

二、圍繞鏈主聚鏈屬,建強主鏈做優輔鏈。一是“協作提質”建強航空大部件產業鏈。引導成飛公司釋放產能,以訂單優先權、技術轉移權、數據共享權、協同創新權等為指揮棒,將70%的外溢產能注入航空產業園,快速集聚長之琳、永峰科技等42個優質企業,建成87條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圍繞成飛構建起“1小時”全鏈條配套圈,保障了重點型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二是“研制驅動”建強航空發動機產業鏈。與成發共同規劃建設1800畝的航空發動機產業園,集聚黎明機電、大金航太等配套企業9家,探索“國企定制建廠、委托成發經營、產品定向採購”模式,首台套反推/短艙產品下線。攜手中國航發集團共同出資12.97億元,打造中國航發渦輪院研發總部,共建航空發動機研發科創中心,專項設立6000萬元航空科創基金,以垂直孵化加速航發技術產業化,本地轉化應用科技成果50余項。探索“廠所聯動、企地聯動、科資聯動”機制,推動成發與中國航發渦輪院聯建“快反”中心,提升研制一體化能力,將研制周期由15個月縮短為9個月。三是“以鏈拓鏈”建強航空智能制造協同產業鏈。圍繞航空高端智能制造需求,引進拓璞數控共建總面積800畝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集聚了主軸、導軌、刀具等12家配套企業,與上海交大共建航空制造工藝研究院、智能制造裝備研究院、國產化智能制造示范中心,聚力突破工業母機關鍵技術,提供鏡像銑、五軸機床、自動鑽鉚等整機解決方案,促進航空產業裝備可控、工藝可控、部件可控、產能可控,加快形成“主鏈拓輔鏈、輔鏈固主鏈”的發展態勢。

三、強化要素賦能,持續優化產業生態。一是強化資本賦能。發揮國企綜合協調能力強、融資渠道多等優勢,創新構建“指揮部+管委會+國有企業”機制,深度參與航空產業“建圈強鏈”,聯合四川發展、成都產投等行業領軍企業組建或參股10支產業基金,撬動資金129億元,採取國企直投、基金投資等方式,累計投資優質項目50余個。二是強化政策賦能。穿透式做好穩增長政策直達兌現,2022年累計減稅、退稅、緩稅、兌付獎補資金28.14億元。根據產業要素敏感度,針對性出台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航空產業12條”、“航空科創21條”等專項政策,創新推出“航空貸”,面向一線派駐企業管家442人,堅持政府常務會每月專題聽取企業管家收集問題解決情況匯報制度,“面對面”與“鍵對鍵”結合運行“親”“清”在線,幫助企業招得到人、融得到資、打得開市場、共享高能級平台。三是強化平台賦能。精准匹配航空制造關鍵工序需求,按照產業公地理念,從分散配套向共享配套轉變,投資20億元建設的熱表處理、檢驗檢測等“四中心”全部建成,實現技術工藝集約共享,入園企業以最低成本獲得高能級共享技術服務,構建起軍民協同創新發展的獨佔優勢。四是強化載體賦能。根據航空企業對層高、荷載和跨度等方面需求,由區屬國企香投集團按照樓宇經濟理念,定制功能復合多層廠房,推進土地立體式綜合開發,容積率由1.0左右提高至2.38,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近5倍,實現“以畝為單位供地”向“以平方米為單位供廠房”的轉變,企業拎包入駐,專注技術創新與市場開拓,投產周期從3年壓縮至1年。按照“獨立成市”理念推進園區片區綜合開發,統一規劃布局食堂、租賃住房、教育醫療、商業街區等配套設施,6000余套人才公寓分批交付,石室中學領辦的悅動新城學校小學部建成投用,加快把工業園區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產業社區。

一是產能得保障。企地協作打破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出了“總體單位+地方政府+配套企業”和“平台+資本”高度融合的協同方式,在總體單位訂單激增背景下,實現產品產能可控和快速增長,有力保障了航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二是政府得產業。培育了以航空大部件、發動機為主鏈,以智能制造等為輔鏈的現代產業集群,累計投入160億元的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實現全功能運營,2022年航空產業產值增長21.4%,形成了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生態圈的發展格局。

三是企業得成長。成飛構建起“1小時”全鏈條軍民協同創新配套圈,有效破解了重點型號配套能力不足、配套半徑過長、生產成本偏高、技術協同效率低等問題。成發通過軍民協同創新,實現我國大型運輸機反推力裝置“成都造”,打破了國外壟斷,預計2025年航空發動機產值突破200億元。

四是國資得增值。區屬國企香投集團投資建設反推/短艙項目,未來將形成一家區屬國有的航空專精特新配套企業。香投集團組建8.76億元的軍民協同創新專項基金,基金投資的超卓航空已成功上市,股權直投項目裕鳶航空已提交上市申報資料,8個項目陸續進入上市通道,實現資本市場溢價退出7個,牽引重大項目落地16個。

五是社會得就業。入園企業提供直接就業崗位超3000個,創造間接就業崗位超5000個。吸引包括4個院士團隊在內的32個高能級科研團隊、100余名高層次人才入園。飛機蒙皮、3D柔性顯示屏等領域的156名國家級、地方級領軍人才被納入“指標到企”。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