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展示>>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

創新區域金融司法“共治共享”新模式

成都市青羊區
2023年03月28日15:2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青·雲”智審平台登錄界面。

一、改革背景

成都市青羊區作為成都金融業發展的源頭和核心,是全省、全市金融業規模最大、集聚度最高、體系最完備的區域,不僅擁有原西部唯一的股票交易市場紅廟子街,同時匯聚了650余家銀行、保險、証券等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330余家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征信機構、評估機構,成功吸引成都銀行、中鐵信托、國金証券等法人總部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省級金融機構總部入駐,金融業增加值總量和佔比更是多年居全市首位。區域金融資源稟賦決定了地處金融腹地的區法院始終處於全市化解金融糾紛的最前沿,近3年共審理涉金融糾紛案件33708件,結案率93.35%,平均審理時間55天,人均結案2500余件,其中審理金融借款、信用卡糾紛案件20373件,居全市第一。

金融糾紛高效化解的背后,是青羊區多年來持續優化區域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成都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超前謀劃與主動作為。自2018年起,青羊區緊緊圍繞“提升金融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因勢而謀、應勢而動,成為全省首家以區級名義出台專項改革方案探索金融審判執行機制創新的區(市)縣,並於2022年選址成都現代金融發源地紅廟子街建成總面積6365平方米的太升人民法庭(金融法庭)(以下簡稱“金融法庭”)。5年來,青羊區立足西部金融中心重要承載區建設,突出城區法庭專業化特征,推進“金融服務能級提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專業審判提質增效”,奮力打造區域金融司法“共治共享”先行樣板。經過不懈努力,青羊區金融審判機制改革成果多次獲省委政法委、省法院、市法院等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獲評2022四川省網絡綜合治理數字化應用場景優秀解決方案、入選成都法院“楓橋式人民法庭”,30次被《人民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國家省市級主流媒體(平台)專題報道,受到20余家金融機構廣泛贊譽,並吸引多家金融機構將訴訟管轄地約定至青羊區,以期共享金融審判改革的優質成果與安全穩定發展可預期的區域營商環境。

二、改革舉措

創新拓展發展服務模式,全力提升保障能級,推動金融法治同向發力、良性互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青羊區以金融審判領域改革創新為抓手,深化金融產業建圈強鏈,促進金融與法治雙向聯動,打造區域最優金融生態。一是強化方案先行,前瞻謀劃與自主探索“高位引領”。2018年,基於“國家安全戰略驅動、區位金融發展要求、法院自身改革需要”,青羊區積極回應金融領域改革創新中的司法需求,將其納入全區全面深化改革重點項目研究部署,並在全省首次以兩辦名義出台專項方案——《青羊區金融審判執行工作機制改革創新方案》。從區級層面統籌各方力量,打通包括法院、金融、財政、司法等8家區級部門,成都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等20余家金融機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管部、省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以及四川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國力公証處、西南財大等6家第三方行業與院校資源,以全局性系統部署、原創性改革方案、自主化創新舉措,打造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區域金融司法共同體。二是延伸司法職能,產業發展與司法服務“精准對接”。充分發揮司法審判在金融風險防范、服務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全生命周期”司法服務保障滿足日益增長的金融司法需求。定期開展全區金融審執工作聯席會議,累計收集30余家金融機構意見建議300余條,制定《關於服務保障金融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形成20條司法施策要點、16項配套機制﹔針對CBD區域融資服務糾紛高發問題、商業匯票承兌引發的連鎖反應,提出風險防范建議,強化核心區域金融主體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創建金融新產品對接機制,定期開展金融新產品介紹分析會30余次,合力解決產品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並深度應用司法審判大數據,連續發送金融審判白皮書100余份、金融審判年度案例10件以及司法建議60余份,其中“在合同文本中增加電子送達地址約定”“線上金融借款法律風險防范”等司法建議,被交行省分行等多家銀行採納。三是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金融實踐與司法研究“深度融合”。以金融法庭法治基地為載體,積極推進與川大、財大等高校,四川省金融法學研究會等學會,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管部、金融局等金融監管機構等共建“金融法治研究實踐基地”﹔配套建立金融審判專家咨詢庫,深入開展金融審判理論研究、“全生命周期”金融產業司法保障、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等專題研究,匯聚法律職業共同體智識為區域金融法治保障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全面提升金融產業核心競爭力。目前,研用同步效果明顯,3篇涉金融司法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獎項、10篇獲省級獎項、17篇獲市級以上獎項。

創新建立司法協同范式,全域凝聚各方合力,推動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源頭共治

金融穩,經濟穩。青羊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做強金融司法供應鏈品牌,創新“青·單”指引、推出“青·交”課堂,實現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一是解紛資源“多元化”。為應對金融機構多元化、金融衍生產品多樣化、金融交易密集化發展趨勢,創新構建“青”系多元調解機制,先后與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搭建保險糾紛訴調對接機制﹔與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管部、青羊區政府三方會簽《加強金融監管與金融審判工作協作備忘錄》﹔疫情期間與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管部在線會簽《金融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工作方案》﹔與四川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簽訂《銀行業糾紛訴調對接合作協議》,成功打造特色金融消費糾紛調解室和銀行業糾紛調解室,實現全市金融領域解紛資源最集中、解紛力量最專業的全新解紛格局。二是源頭治理“規范化”。淨化良好區域融資環境,創新以訴前調解、訴訟規范、金融風險防范為核心的“青·單”指引機制,通過梳理各金融機構在訴訟中材料准備、証據提交、財產保全等問題,以“一對一清單式指導、面對面互動式交流”方式提供清單指引,累計向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11家金融機構發送指引100余條,有力提升金融機構風險意識與應訴能力。創新司法機關與金融機構互動模式,打造以我國最早紙質貨幣“交子”命名的“青·交”課堂系列,改變傳統庭審觀摩單一被動模式,融合法官庭后釋法、法律問題當場解答等動態元素,構建“青·交”金融庭審課堂、校園講堂、巡回課堂為基礎的行業互動生態,先后向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平安銀行等10余家金融機構開展法律指導,邀請中國銀行、成都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200余人觀摩庭審,指導規范金融機構合同文本20余份。強化重點人群金融風險源頭防范,圍繞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制定《老年人投資消費金融風險提示》,通過進社區、進機構、進法庭,開展老年人投資消費金融普法活動,增強老年群體防騙意識,守住養老“錢袋子”。三是訴調對接“一站式”。打造“一站式”訴調對接聯絡站,構建“專業調解+特邀調解+智能調解”三類調解機制。針對房貸、車貸、銀行卡糾紛、保險糾紛類案件,委派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與銀保監會、保險業協會專職調解員開展專業化調解。針對金融借款、信用卡糾紛類案件,委托國力公証處與金融特邀調解員參與特邀調解。同步將特邀調解員全部納入自主研發的“青·雲”金融訴調對接智能平台,實現金融案件的線上委托調解、自主配對。近3年共委派、委托調解案件500余件,通過線上調解案件380余件。

創新構建專業審判體系,全面提高司法質效,推動金融審判科學規范、優質高效

綱舉則目張。青羊區加快構建與金融案件特點相適應的審判運行機制,突出機構專門化、辦案規范化、流程智慧化,創新構建與金融司法需求相匹配的金融審判專門機構、專業人才和特色機制。一是審判機構“全域領先”。堅持“做高規格、做大規模、做強實效”,積極爭取省市法院對我區金融審執工作的指導與支持,於2020年12月獲批增設金融法庭﹔全力保障審判機構單獨選址辦公,選址成都現代金融發源地紅廟子街建成總面積6365平方米的金融法庭,配備科技法庭14個、綜合調解室9個(含金融糾紛特色調解室2個)、集控中心兼學術報告廳、數字會議室、金融法學研究實踐基地、知識產權巡回審判室、黨建活動室以及安檢大廳、立案及訴訟服務大廳等功能區域,成功打造全省首家集金融糾紛化解、知識產權巡回審判、金融法治研究實踐三大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一流法庭建設。二是辦案機制“全面優化”。組建覆蓋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背景的高學歷、精英化、專業化審判團隊,高標准配置員額法官9名、審輔人員31名,集中辦理涉傳統金融糾紛、綠色金融糾紛及與金融相關的服務糾紛案件。完善金融案件繁簡分流機制,組建“繁簡專”案三大團隊,其中簡案團隊按“1:3:3”的審輔人員配比,專司審理金融借款和信用卡糾紛案件,近3年受理案件數佔民商事案件33.21%﹔繁案團隊按照“1:1:1”的審輔人員配比,專職審理涉保險、票據、保理、融資租賃、信托、追償及保証保險等金融繁案,2022年共受理案件2281件﹔針對新類型金融案件,組建專項小組打造“因案分人、集約處理、智能操作、統一裁判”的運行模式,實現專案專審。緊扣金融案件訴前、庭前、庭后三大環節,著眼無爭議事實簡明認定、爭議內容規范指引,制定類型化《訴訟指引告知書》《案件事實核查確認表》,廣泛運用表格式裁判,目前共發送表格式文書16250份,改革經驗被人民法院報推廣報道。三是審判流程“全鏈加速”。自2018年起,在全省率先實現數字化與金融審判的融合應用,打造“青·雲”三大智慧平台,推動金融案件調、立、審、執無縫銜接,接入金融機構達32家,涵蓋金融產品類型25種,制作文書模板76類,獲評2022四川省網絡綜合治理數字化應用場景優秀解決方案。研發“青·雲”金融訴前調解平台,實現一鍵推送調解案件同步在線司法確認,2021年3月,與四川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開展全省首次金融調解委員會在線司法確認。研發“青·雲”金融智能審判平台,在全省率先實現金融類案遠程化、批量化、智能化和標准化審理,共計審結案件28350件,實現50件批量立案時間由1天縮減至8分鐘、送達效率提高80%、審理周期由90日縮短至28天內、智能生成裁判文書准確率超過98%。研發應用“青·雲”金融執前督促平台,直接對接金融智審平台,通過平台內部移送即可線上隨案發送《自動履行告知書》,目前執前督促平台運轉案件276件,推動金融案件隨案執行,打通兌現金融債權的“最后一公裡”。

三、改革成效

多年來,青羊區高位謀劃、系統部署,聚焦區域豐富的金融要素資源,充分發揮司法服務保障在金融法治環境中的積極作用,不斷探索以法治化路徑創新基層金融治理新模式、金融產業發展新服務、金融審判機制新方向,推動區域金融司法由單一主體支撐向多方協同共治、由被動司法裁判向前瞻風險研判、由粗放式監管向立體化服務的重要轉變。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青羊區科技賦能、功能集成的金融法庭載體支撐更加夯實﹔高效規范、資源集約的專業化金融審判機制更加優質﹔端口前移、協同聯動的金融法治服務保障體系更加完善,金融產業“全生命周期”司法服務供應鏈成效凸顯,區域金融司法“共治共享”先行樣板已然形成。改革成果先后被《人民日報》、《人民法院報》、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進行時”欄目、《四川法治報》、《四川改革專報》、《成都改革》等平台專題報道﹔先后獲省委政法委、省高院、成都中院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受到20余家金融機構廣泛贊譽,並吸引金融機構將訴訟管轄地約定在青羊區,以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助推成都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