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碳惠天府”機制建設
筑牢超大城市碳達峰碳中和的社會基礎
碳普惠是指為機關、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的節能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和賦予一定價值,並建立以政策鼓勵、商業激勵和碳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
一、改革背景
當前,成都市正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全方位優化空間、產業、交通和能源結構,緊抓源頭控碳、精准降碳關鍵環節,推動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積極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和超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基於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碳惠天府”機制,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行政和市場機制、政策和資金保障等,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全民參與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這是順應超大城市治理規律和市民對美好生活期盼的內在要求,是成都市立足生態環保、廣泛惠民、政府引導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有效填補了公眾踐行綠色低碳行為參與平台的空白,有利於夯實全市碳達峰碳中和的社會基礎,對引導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四大結構”調整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塑造城市綠色低碳新特質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具體舉措
為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倡導以綠色低碳為榮的社會新風尚,加快構建“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綠色低碳生活圈,2020年3月,市政府出台《關於構建“碳惠天府”機制的實施意見》(成府發〔2020〕4號),在國內首創提出構建以“碳惠天府”為品牌,以“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為雙路徑的碳普惠機制。
(一)機制內涵
公眾路徑方面。對公眾綠色出行、低碳消費、參與低碳環保活動等行為發放碳積分,通過積分兌換商品或服務,引導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理念。
項目路徑方面。引導企事業單位實施節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態保護后開發出售碳減排量,動員全社會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作為買方參與碳中和公益行動(將自主認購碳減排量作為主要措施,用於部分或全部抵消活動舉辦、生產或生活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形成碳減排量“開發—消納”閉環。
“碳惠天府”碳普惠機制“雙路徑”流程圖。
“碳惠天府”機制項目路徑的碳減排量交易是自願性質、正向激勵,涉及的項目領域、交易對象更廣、普惠性質更強,與全國統一碳市場通過行政手段在重點控排企業之間實行配額交易有本質區別。目前,全國統一碳市場隻針對電力、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航空8大行業年綜合能源消費量達到1萬噸標煤及以上(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重點排放單位。2021年7月,國家率先上線啟動電力行業交易,全國共2162家,其中四川48家,成都僅納入國能成都金堂發電有限公司、威立雅三瓦窯熱電有限公司、四川能投新都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成都世紀新能源有限公司共4家企業。國家后續將按照“成熟一個、批准發布一個”原則,逐步擴大全國統一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
(二)特色亮點
“碳惠天府”機制是一個極具創新性和示范性的重大工程,體現了“惠公眾生活、激企業潛力、轉生態價值、塑城市特質”的機制特點。
1.公眾路徑緊扣“三城三都”品牌塑造。在構建綠色出行、參與環保活動等低碳場景的同時,通過制定低碳評價規范,引導餐飲、商超、景區、酒店等實施低碳管理,從而賦予場景內消費行為低碳屬性,豐富公眾碳積分獲取途徑。
2.項目路徑突出公園城市價值轉換。系統制定碳減排量大、環境效益好的項目方法學,引導實施節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態保護的企事業單位開發碳減排量,使生態建設、節能降碳項目產生的環境效益呈現經濟價值。
3.參與方式體現自主自願、正向激勵。根據機制管理辦法,參與低碳場景建設、開發項目碳減排量的企事業單位,參與碳中和公益行動和普惠商城建設的企事業單位,由市生態環境局擇優分別授予“碳惠天府”機制建設年度先進單位、貢獻單位稱號。
4.運營模式立足自生長、可持續。利用互聯網運營思維樹立“碳惠天府”品牌,依托成都產業集團建設綠色公益平台,通過培育普惠商業聯盟、迭代優化運營內容、提升服務質量,使機制更具延展性和可持續性。
三、階段成效
經過近3年的孵化建設,“碳惠天府”機制從創新提出到落地實施,已具備一定規模和影響力,具備深入推進的軟硬件基礎。
(一)制度規范體系基本建立。已配套出台“碳惠天府”機制管理辦法,商超餐飲景區酒店等消費類低碳場景評價規范,聚焦能源替代、資源節約、生態保護,發布了8個碳減排項目方法學,以規范碳減排項目開發和核算。
(二)綠色公益平台上線運營。成都產業集團作為運營實體,完成“碳惠天府”門戶網站、小程序、公眾號等軟硬件設施,2021年5月13日上線運營“碳惠天府”機制綠色公益平台,實現積分獲取、商品兌換、碳減排項目申請、低碳場景創建申請、碳中和認購等功能。
(三)碳積分場景持續豐富。上線燃油車自願停駛、新能源車使用、共享單車、步行、大件垃圾回收、低碳消費場景打卡、光盤行動打卡、環保隨手拍等10個低碳環保行為場景﹔聯合支付寶新推出綠色醫療、房產查詢、房產評估、生活繳費等5個高頻服務場景﹔結合“三城三都”品牌塑造,線下推出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皇城老媽、空港大酒店等44個低碳消費場景。
(四)碳減排量開發認購不斷拓展。已開發碳減排項目70個,審核登記碳減排量11萬余噸﹔一汽豐田、四川新網銀行等167家單位、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等115場會議活動,通過購買“碳惠天府”碳減排量參與碳中和公益行動,累計消納碳減排量約6萬噸、認購資金近100萬元,使生態建設、企事業節能降碳產生的環境效益實現價值轉換。
(五)低碳特色品牌初步形成。搭建新媒體矩陣,舉辦線上線下宣傳活動近60場,發布綠色低碳推文730余篇,用戶數約160萬。相關工作得到生態環境部,上海、深圳等兄弟省市和權威機構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入選全球28個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案例。
四、深化思路和目標
當前,“碳惠天府”機制尚處於建設初期,為深化落實市政府《關於構建“碳惠天府”機制的實施意見》,主動對接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順應超大城市治理規律和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2022年12月5日,市政府已出台《成都市深化“碳惠天府”機制建設行動方案》(成辦函〔2022〕85號),進一步明確了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及相關保障措施,使機制建設目標更明確、路徑更清晰、資源更豐富,確保在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的成效更加明顯。
(一)工作思路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原則,立足現有基礎成效,以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為路徑,以做大公眾參與規模、拓展碳減排量開發消納為導向,著力發揮政府公益平台優勢,全面倡導綠色低碳行為,系統實施普惠激勵,統籌開展動員推廣,積極構建“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城市綠色低碳生活圈,將“碳惠天府”打造為具有成都特色、全國領先、全球影響力的碳普惠新樣板,為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二)主要目標
2023年“碳惠天府”平台用戶突破200萬人,實現不少於120萬次的普惠商品和服務兌換,使用普及率大幅提升。2024年,“碳惠天府”機制進一步完善,碳積分場景逐步豐富,普惠激勵效果持續增強,線上線下動員推廣體系基本建立,碳減排量開發消納實現擴面提量,機制影響力持續擴大。2024年后,“碳惠天府”機制成熟定型,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形成應用場景豐富、平台功能完善、規則流程明晰的碳普惠生態圈。
五、重點任務
系統實施制度規范提升、普惠資源整合、運營能力提升等“十大行動”,確保“碳惠天府”機制建設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使“碳惠天府”機制真正成為造福大眾的普惠項目。
(一)制度規范提升行動。修訂機制管理辦法和既有方法學,新發布生活垃圾發電、餐廚廢棄物處置2個項目方法學﹔綜合考量用戶行為習慣、激勵效率、成本控制等因素,完善碳積分生成和兌換規則,實現通兌通換,確保機制建設運行規范有序。
(二)結構調整助力行動。立足四大結構調整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優先開發電能替代、淺層地溫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減排項目,積極開發余熱余壓利用、能效提升、廢棄物處置等資源能源利用效益明顯的碳減排項目,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推進“碳惠交通”接入“碳惠天府”平台。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穩步開發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碳匯,推動天府綠道、川西林盤等小型碳匯項目打捆開發,使綠色低碳環境效益呈現經濟價值。
(三)積分場景拓展行動。圍繞綠色出行、低碳消費、低碳休閑等六類行為場景,新增通勤打卡、青年志願服務等線上場景,以具有綠色低碳屬性的“網紅打卡點”為重點,2023年新推出線下場景30個以上。
(四)普惠資源整合行動。廣泛吸納商家入駐普惠商城,用好青城山-都江堰、大熊貓基地、金沙遺址等主要景區和文化場館每年5萬張免費電子門票,以及成都交投集團每年提供的20萬張停車優惠券等碳積分兌換資源,積極開發具有成都元素的“碳惠天府”文創產品,力爭2023年碳積分兌換120萬人次以上。
(五)平台合作引流行動。依托天府市民雲、蓉e行、文明興蓉、天府通等平台廣泛開展首頁推廣、定向引流、用戶轉化等合作,深化與支付寶、美團等知名互聯網平台多元合作。
(六)運營能力提升行動。常態化開展趣味性、參與性強的主題活動,定期舉行“碳惠天府”幸運用戶抽獎,對年度累計碳積分排名前列的用戶給予一定激勵,增強用戶粘性,提升活躍度。持續優化“碳惠天府”平台功能,做強運營團隊,創新運營模式。強化平台數據的挖掘分析,及時迭代優化運營內容。
(七)宣傳動員推廣行動。著力構建“黨組織引領、群團宣傳、社區動員、公眾參與、專業機構支撐”的線上線下組織動員體系,每年策劃開展推廣活動20場以上。完善媒體聯動宣傳矩陣,加強“碳惠天府”公眾號原創內容發布。將“碳惠天府”廣泛植入大型賽事、重要論壇會展、城市級IP活動。
(八)碳中和公益行動。制定碳中和公益行動實施方案,按照“誰產生、誰中和”原則,推動成都大運會等賽事活動積極認購“碳惠天府”碳減排量實施碳中和,鼓勵企事業單位、重點用能單位通過認購碳減排量參與碳中和公益行動,鼓勵近零碳創建等試點示范碳中和,促進碳減排量交易變現。
(九)激勵體系搭建行動。提升公眾和企事業單位參與感、獲得感。設計推出專屬勛章、頭像框、低碳環保証書等個人低碳激勵﹔提供碳減排項目開發免費審核和碳中和評價服務,對參與“碳惠天府”機制碳積分場景及普惠商城建設、開發或認購項目碳減排量的企事業單位,視情給予精神激勵。
(十)區域聯動共建行動。依托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平台優勢,推動形成國家核証自願減排交易、用能權交易試點、“碳惠天府”機制、“綠蓉融”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台、氣候投融資試點等協調運轉的生態環境大市場。主動突破“碳惠天府”首創地區域局限,爭取省級層面支持,先期帶動成德眉資共同實施,逐步升級為四川“碳惠天府”機制,為全省“雙碳”工作貢獻成都智慧,助力區域共建共治共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