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先學后付”資金監管新模式 持續推進“雙減”工作走深走實
一、改革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從根源上防范校外培訓“退費難”和“卷錢跑路”等風險,金堂縣依托“四川省校外培訓機構全額資金監管”試點工作,率先探索“先學后付”資金監管改革,優化培訓學校資金監管平台功能,創新校外培訓“先服務后付費”模式,切實保護學生家長合法權益,努力打造全省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工作試點示范。
二、具體做法
(一)突出智能化應用,校外培訓服務更加便捷
一是完善線上支付模式。建立“彩虹鑰匙”APP(“四川省校外培訓機構信息管理平台”家長端APP),完善資金支付平台,推出“預付費全額付款”和“先學后付”支付選項,進一步管控校外培訓機構的資金風險。二是建立信用積分制度。結合當前信用消費發展趨勢,率先將微信支付分功能與教培行業相結合,家長在報名培訓課程時,由微信平台提供信用擔保、平台提供課時資金擔保,微信支付分滿600分以上的家長可0元開啟“先學后付”模式,最大限度實現培訓學費“零風險”。三是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將校外培訓機構納入線上平台管理,機構信息、教師資質、課程信息、教學評價等全部網上可查,家長可根據需求自行選擇﹔在課程管理中,家長可實時掌握教學情況,對學習成效、服務質量不滿意的,可直接網上辦理退費,促使校外培訓機構加強品牌建設,優化課程和服務水平。
(二)突出常態化監管,校外培訓管理更加規范。
一是落實三方監管責任。縣教育局通過平台對培訓機構師資力量、收費標准進行日常監管和后台審核﹔各培訓機構按要求做好在線報名、課程分班、合同簽訂等﹔監管銀行按規定實施常態化監測及學費的收取和撥付。二是健全“一課一銷”制度。依托監管平台,推動家長通過“彩虹鑰匙”APP進行線上選課、報名,繳費﹔選擇“先學后付”的家長在報名培訓課程時,無需再預繳課時費用,實施一課一消,上完課后由家長確認“課消”后支付切實織密資金安全監管防護網。三是健全教育執法制度。成立教育行政執法辦,專項推動培訓機構治理和資金監管試點工作。“雙減”以來,不定期組織開展執法檢查2000余人次,立案10起培訓機構違規案件,罰款金額12萬余元,關停36家不合格培訓機構,對42家培訓機構提出了整改意見。
(三)突出系統化推進,校外培訓運行更加高效。
一是健全組織體系,筑牢政策保障。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試點工作,制定《金堂縣校外培訓機構全額資金監管試點工作方案》《金堂縣校外培訓機構全額資金監管省級試點工作監管規則(試行)》,對校外培訓機構全額資金實行動態精准監管。二是積極營造氛圍,做好三類宣傳。定期召開校外培訓機構全額資金監管試點工作動員會,規范培訓機構行為﹔通過制發“告家長書”“黑白名單”等宣傳資料,利用學校校園群、家長群等載體,引導家長理性選擇、規范參培﹔利用中國網、四川電視台等媒體,做好社會層面宣傳,在各級各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60余篇。三是堅持穩步實施,注重分類推進。堅持“分批實施、逐步覆蓋”,推動學生類培訓機構先期實施,逐步覆蓋成人助學類培訓機構﹔推動學科類培訓機構率先啟動,逐步覆蓋藝體、科技類機構。目前,全縣共85家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及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已全部納入資金監管,參與資金監管率達100%,通過平台已完成訂單2265個,訂單金額達1858.6萬元。
宣傳“先學后付”改革試點工作
三、取得成效
一是培訓資金獲得有效監管。金堂率先啟動“先學后付”校外培訓資金監管試點工作,建立健全“使用一把鑰匙、用好二個賬戶、落實三方監管”動態精准管理模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實施了有效監管。截至目前,學生家長使用“彩虹鑰匙”平台購課、銷課、繳退費已實現常態化,有效保障了2萬余名學生的合法權益。
二是改革經驗獲得有力推廣。此項改革是全國首個基於微信支付分且有資金兜底的校外培訓監管新模式,為校外培訓市場全面規范和整體優化提供了有益實踐。《成都金堂縣“先學后付”積極探索資金監管新模式》被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納入全國“雙減”工作優秀案例,廣安、巴中、資陽及成都青羊區、雙流區等地教育部門專程赴金堂縣學習交流相關工作經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