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明確鄉村建設“施工圖”

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

2023年01月31日08:2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

●《方案》的出台經過了充分的調研和打磨,這是因為鄉村建設涉及領域廣、涵蓋部門多,且《方案》對四川農業現代化、城鄉融合具有重要意義,是“十四五”期間四川鄉村建設的行動指南,意義重大

  ●《方案》有助於多部門形成合力,推動鄉村建設政策集成和要素集聚,壓實工作責任,統籌做好保障,打通政策痛點堵點難點,確保鄉村建設有力有序順利推進

  日前,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四川省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基本補齊,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機制基本建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一批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中心鎮(村)加快建成,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這份鄉村建設的“施工圖”究竟勾勒出未來鄉村怎樣的“圖景”?對此,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業內專家。

  為何出台? 立足四川現實需要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去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不久前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明確,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四川明確,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為總抓手,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省內先發地區同欠發達地區協同共興,以此統攬四川現代化建設全局。

  對四川而言,實現現代化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目前,四川農村戶籍人口佔總人口的60%以上,農村在資源要素配置、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與城鎮仍存在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方案》既總結了以往經驗,又立足新的發展階段圍繞中心進行布局。

  記者從省鄉村振興局獲悉,《方案》的出台經過了充分的調研和打磨,這是因為鄉村建設涉及領域廣、涵蓋部門多,且《方案》對四川農業現代化、城鄉融合具有重要意義,是“十四五”期間四川鄉村建設的行動指南,意義重大。

  “《方案》的出台,有利於全省各地各部門進一步理清鄉村建設工作思路,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具有重要意義。”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方案》還有助於多部門形成合力,推動鄉村建設政策集成和要素集聚,壓實工作責任,統籌做好保障,打通政策痛點堵點難點,確保鄉村建設有力有序順利推進。

  怎麼建設? 18項重點任務“硬”“軟”結合

  對標對表中央決策部署,四川鄉村建設方案包含18項重點任務。

  鄉村振興,規劃是前提。《方案》重點任務的第一條就提出,扎實推進鄉村國土空間規劃。

  2022年初,四川省全面推進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方案》明確,到2023年6月,全省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完成(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可根據實際合理安排)﹔到2024年12月,有條件、有建設需求的村應編盡編村規劃。

  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是農村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基礎。加快編制鄉鎮、村級國土空間規劃,可優化公共服務布局和有效供給,同時發揮鄉村國土空間規劃指導約束作用,確保各項建設依規有序開展。

  《方案》既聚焦“硬件”又突出“軟件”,提出從農村道路、水利建設、清潔能源、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方面基本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在公共服務方面,《方案》將全國《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中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細分為鄉村教育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提升、農村“一老一小”和殘疾人服務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提升四大工程。

  “這是由我省省情的現實需要決定的,細化后更有針對性。”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有50個國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雖然脫貧地區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但公共服務是鄉村建設亟需補齊的突出短板,細化突出公共服務,內容更豐富,有利於建成更加精准的公共服務體系。

  小廁所,大民生。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實施農村廁所、污水、垃圾、家庭衛生治理工程和村庄清潔整治提升工程。“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群眾有一個干淨整潔的生活環境,是鄉村建設很重要的方面。”農業農村廳宜居鄉村建設協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將支持2140個行政村開展農村改廁整村推進工作,惠及農戶51.2萬戶。

  如何保障? 從“人、地、錢”三方面入手

  如何確保鄉村建設取得實效?圍繞“人、地、錢”要素保障,《方案》提出了一攬子政策支持措施。

  人才方面,統籌實施一批人才招引、定向培養、在職培訓、人才援助、人才激勵等方面的重點人才項目。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建設一批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先行村,大力開展“科技下鄉萬裡行”活動。

  用地方面,合理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規范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保障鄉村建設行動重點工程項目的合理用地需求。探索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組織開展宅基地整理和工礦廢棄地、閑置宅基地復墾等,騰退出來的建設用地指標可用於支持鄉村建設。探索針對鄉村建設的混合用地模式。

  資金方面,各級政府要將鄉村建設作為支出的重點領域,合理安排資金。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貸款投放,支持鄉村建設。積極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穩妥拓寬農業農村抵質押物范圍,因地制宜推出符合鄉村建設需求的區域性、專屬性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

  《方案》還明確,建立專項任務推進、項目庫和清單管理、完善農民和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四個方面的機制。

  其中,在建立完善農民和社會力量參與機制方面,《方案》提出,充分發揮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集體經濟組織作用,深化村級民主決策實踐和議事協商實踐,引導農民參與到鄉村建設項目謀劃、建設、管護的全過程,大力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願者、慈善力量等社會力量投入鄉村建設。

  “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在推進鄉村建設中,農民群眾不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者、建設者、監督者,需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完善農民參與機制。”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院教授伍駿騫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燕巧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