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青神縣:草場變“糧油倉” 護了耕地富了鄉親
青竹街道王壩社區。帥志軍攝 |
“以前這裡全是草坪,我們打理起來賺不到多少錢,還破壞了耕地。”“現在草場變‘糧油倉’,一樣的綠色,我們錢還掙得更多了。”新年伊始,眉山市青神縣青竹街道光輝村的村民一邊忙農活,一邊聊起了變化。
此前,青神縣近5000畝耕地用於種植草坪,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控“非糧化”,當地採取“硬措施”,積極開展“退草還耕”工作。如今,該縣依托“退草還耕”的土地,規劃建成青神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護了耕地,也富了鄉親。
青神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是青神縣保障糧食安全,壓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藏糧於地”的生動實踐。為全面退草還糧,青神縣制定《青神縣無條件退出佔用耕地種植草坪的方案》,通過摸底數、建台賬等措施,有序清退所有佔用耕地種草坪的情況,增加良田面積近5000畝,帶動糧食增產600萬斤﹔為有序退園還耕,青神縣按照“低效騰退、高效間種、經果上山”的思路,引導低效果園、茶園、園林還耕改種糧食,增加糧食播種面積2000畝﹔為完成撂荒復耕,青神縣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介入,採用土地股份合作、流轉經營、代管等多元化方式對281畝撂荒耕地進行復耕,撬動村集體經濟﹔為擴面林果套豆,青神縣探索橘園種豆模式,選擇稀植且未郁閉的園地種植鮮食大豆,完成林下種豆1萬畝。
“提灌站發揮了作用,去年的收成才得以保住。”回憶起2022年夏天的干旱時刻,青神縣高台鎮百家池村的種糧大戶說,是高標准農田建設配套的灌溉設施,送來了“及時雨”。
青神縣高度重視水利建設,立足農民群眾生產用水需求,早謀劃、早建設,全力推進骨干水利工程建設,爭取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等項目,改善農業生產用水條件。2022年,復興水庫擴建工程樞紐工程、供水工程、灌區工程去年相繼完工,目前已具備水庫蓄水、城鄉供水、農業生產灌溉用水條件﹔新建黑龍大堤女兒渡堤防0.447公裡,加固堤防1公裡﹔鴻化堰節水改造工程啟動﹔青龍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現溢洪道主體工程,大壩防滲處理,沖砂閘、放水閘改造有序推進。
青神耕地相對不多,但在今年仍計劃新建高標准農田1萬畝,如何高質量推進示范片建設?
——“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項目。已在全縣布局4個綜合農事服務中心。
——青神縣糧食科技轉化中心項目。已於2022年10月開工建設,計劃於2023年3月建成投用﹔已引進農業農村部認定試驗單位四川禾本科技有限公司,常態化開展實驗和數據監測,2022年完成轉基因實驗53個、農藥登記實驗905個、新農藥藥效實驗147個。
——建立糧食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已完成200畝糧油新品種示范基地46個油菜小麥新品種的種植﹔完成新光村、光輝村、百家池村等7000畝種植基地建設。正在開展季時壩村1000畝水肥一體化項目設計,計劃2023年6月建成。
——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已完成烘干倉儲物流加工中心選址。
——持續建設竹裡稻香農旅融合特色示范區。已改建生產路約20公裡、灌溉溝渠30.4公裡、風貌提升417戶、環境節點建設5處﹔已完成大田標語、觀景廊道科普及24節氣展牌安裝,已完成公廁等產業和旅游配套項目的前期設計,計劃2023年6月底建成﹔天台合作社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以糧為主、糧經統籌、集中連片、文旅融合為思路,科學規劃“一園兩區三片”糧食生產發展布局,如今的青神,踔厲奮發,在率先建成“良田萬頃、旱澇保收、綠色高效”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特色示范區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