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四川納溪:鄉村“面子”靚 產業“裡子”實
近日,走進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田野鄉村和產業園區,當地百姓正用勤奮和智慧,繪出納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做足“土特產”增收“大文章”
1月9日,在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青風村臍橙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廖志貴正忙著組織工人採摘、分裝臍橙,裝車出貨。
納溪區白節鎮青風村村民在基地採摘臍橙。 曾薇攝
歲末年初,本應該是山裡人最休閑的日子,但廖志貴一家卻忙得不可開交。“最近行情回暖,川南臍橙緊俏,最高的一天能賣出10余噸。”廖志貴說,今年基地臍橙大面積挂果,價格管產銷兩旺的市場行情讓他找回了發展信心。
2018年,在外務工多年的廖志貴返鄉二次創業,流轉荒山種植柑橘近1000畝,其中臍橙400畝。柑橘投產見效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致富,整體提高了村民收入,部分村民通過收益土地流轉費、基地務工費和種植收入,人均純收入近5萬元。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納溪區全面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因地制宜做好“一鎮一品”“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特色產業發展文章,依托農村特色資源,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逐步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產業可持續發展后勁。
“把‘小柑橘’做成大產業,必須改變產業小散弱局面。”廖志貴說,通過成立家庭農場和專合社,把訂單拓展廣州、上海等城市。目前,青風村柑橘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村“兩委”計劃擴大種植規模,提升品牌效益,延長產業鏈。
精准施策蹚出富民強村新路
眼下,茶農們正搶抓晴好天氣管護茶樹、修剪茶枝,為來年新茶豐產增收打下基礎。為拓寬銷路,去年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邀還請當地網紅“川香秋月”到茶山直播帶貨,當天銷售額高達200萬元左右,直播互動10000余人。
近年來,納溪區依托國家數字鄉村示范區建設,探索數字經濟和農業產業深度融合,拓寬村民增收致富路。大渡口鎮鳳凰湖村依托“互聯網+”推廣“數字鳳凰湖”平台建設,把茶葉裁管理培技術、茶園肥水管理和網上營銷等信息及時送到廣大茶農手中。
同時,納溪區積極培養和引進了一批掌握短視頻制作和網絡直播的“新農人”,茶企和種茶大戶都通過電商平台和當地網絡達人推介、銷售茶葉。
納溪區返鄉創業青年明洪強利用抖音直播帶貨。 龍婧攝
“這是村裡的老鄉加工的手工苕粉,真正的童年味道……”納溪區上馬鎮雲台寺村有一名網上帶貨的小伙兒叫明洪強。他是2019年村裡第一批返鄉創業的“90后”,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的抖音號粉絲上百萬,通過直播帶貨,不僅讓周邊村民的土特產走出大山走進大都市,還讓自已賺得盆滿缽滿。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目前,納溪區像明洪強一樣的年輕“新農人”有30多名,他們為家鄉振興帶來新觀念、新技術,納溪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村民的增收致富路子越來越寬。
和美鄉村孕育無限生機
1月8日,冬日暖陽下的納溪區天仙鎮雙新村更顯愜意。
“你看我這個村子,不比城裡差吧?”走在村裡寬闊平坦的石板路上,村民王強一邊走一邊說。道路兩側,民居“小洋房”整齊劃一,健身器材、幼兒園、衛生院等設施樣樣齊全。
“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了,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定期體檢、送醫上門……日子越過越有盼頭。”談起新年的期盼,王強滿臉幸福。
在納溪區上馬鎮黃桷壩村,蜿蜒平坦的水泥公路,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風貌統一的農房,四季飄香的院落,窗明幾淨的房屋,讓人耳目一新。
上馬鎮黨委、政府圍繞“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目標,依托資源稟賦大力發展農旅產業,把人居環境治理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黃桷壩村試點推進“垃圾革命”“廁所革命”“污水革命”和“飄香小院”建設,不僅做靚“面子”,還做實“裡子”。
“沒想到我准備拆除破舊的房屋,卻是企業老板眼裡的‘香饃饃’,不僅保留老家的產業,每年還能收入6000元租金。”黃桷壩村16組村民胡勇、胡樹華兄弟在外打工返鄉后在城裡買了商品房,家中400多平方米土坯房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房,正准備排危推倒,沒想到龍湖水香農旅文化產業園老板看上他的房屋,租用房屋十年使用權,把破舊民房加固裝修,打造成花園式民宿和農家樂。
納溪區上馬鎮黃桷壩新村。 廖勝春攝
“農房變客房、農民變業主,不大拆大建,隻搞基礎建設和美化綠化,讓黃桷壩村真正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上馬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甘志強說,上馬鎮搶利用企業資金、資源和先進理念,為鄉村振興謀篇布局,挖掘農旅資源,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激發鄉村活力。
近年來,納溪區瞄准“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通過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納溪區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7%,基本實現村村通電、通硬化路、通客車、通光纖和4G網絡……鄉村綠水青山底色不斷“擦亮”。(朱虹、龍婧、金其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