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旅游>>旅行寶典

穩投資,重大工程挑大梁(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本報記者 丁怡婷 陸婭楠 蘇 濱 竇瀚洋
2023年01月03日08: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開欄的話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專欄,深入採訪經濟工作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新作為新氣象,充分反映開局之年各地區各部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勠力同心、勇毅前行,攻堅克難、真抓實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現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進一步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神州大地辭舊迎新,重大工程建設步履鏗鏘。

  海下千米勘探深鑽。1月2日,“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完成了第一口井的表層噴射作業。12口井的鑽井總井深超過6萬米,可使“深海一號”的天然氣高峰年產量增至45億立方米,相當於海南島2021年天然氣消耗量的90%。

  湛江灣內盾構掘進。廣州至湛江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施工現場,“永興號”盾構機成功穿越海域段,進入湛江主城區。這個總投資近千億元的項目通車后,將實現廣州中心城區至湛江中心城區90分鐘互達。

  膠東半島山間筑壩。1月1日,國網新源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為山東電網增加了60萬千瓦優質調峰能力。電站設計年發電量27億千瓦時,預計今年年底前6台機組全面投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基礎設施投資提速,著力發揮內需拉動作用,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需求潛力,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固根基、穩增長,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總高度約160米、總重量超3萬噸、單層甲板面積相當於10個籃球場,2022年12月7日,亞洲最大海上石油生產平台恩平15—1在珠江口盆地投用。

  “平台安裝設備及系統近600台套,是常規海上平台的2倍,可以實現鑽井、修井、無人化遠程操控、二氧化碳回注封存等多項功能。”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鄧常紅介紹,通過配備我國海上首套自主研發的7600千瓦原油發電機組,打破國外壟斷,工程降低投資約6800萬元,節省年度維保費用約30%。恩平15—1油田群全面投產后,高峰日產石油將近5000噸,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注入強勁動力。

  一路向北,千余公裡外的長江江蘇段上,主跨2300米的世界最大跨度懸索橋——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建設正酣。近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入樁基,輔塔41根樁基鋼護筒全部澆筑完成。“樁基採用直徑2.2米、樁長99.5米的鑽孔灌注樁,克服水位變化、寒潮等不利影響,歷時50多天順利完成。接下來我們要全力沖刺大橋南塔首根樁任務。”來自中交二航局的項目副經理周宴平干勁十足。

  從西部內陸到東部沿海,從南海之濱到北國邊陲,放眼神州大地,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穿山越嶺、長虹飛架,交通建設步穩蹄疾。京雄商高鐵雄安新區至商丘段、西寧至成都高鐵、南通至寧波高鐵等開工建設,中西部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加快打通,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上海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工程穩步推進,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更加完善。

  尋油找氣、追風逐日,能源建設有力有序。四川盆地新增萬億立方米頁岩氣資源量、西氣東輸四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油氣供應能力得到增強﹔白鶴灘至江蘇、白鶴灘至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等陸續投產,電力輸送通道布局持續優化﹔第二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等加緊建設,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鏟車穿梭、高峽筑壩,水利建設投資創新高。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黃河下游防洪治理等防洪骨干工程重點推進,雲南滇中引水等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加緊建設,2022年1至11月,我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超1萬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建設完成投資最多的一年。

  “我國交通、水利、能源、物流、農業農村等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2022年1至11月,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連續7個月回升﹔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3%,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惠民生、利長遠,重大工程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

  2022年12月26日,隨著C57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從成都開出、駛往西昌,全長915公裡的新成昆鐵路全線通車,相比原有老成昆鐵路上的普速列車,成都到昆明運行時間由19個小時縮短到約7個小時。

  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村民沙馬小林而言,這是一條充滿期待和夢想的線路,“我參與了越西站的建設,每個月工資將近5000元,收入增加不少。鐵路開通后,在成都上大學的孩子回家方便多了。”

  新成昆鐵路全線貫通,沿線豐富的礦產、旅游資源優勢得以加速轉化。“早上把蘋果摘下來,中午就能送到成都,太好了!”越西縣新民鎮大屯村的村民們,盼望著好蘋果第一時間走出去。

  促協調、惠民生,一大批基礎設施抓緊落地。

  持續改善縣級醫院設施條件,補齊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礎醫療設備配備,預計到2025年全國至少1000家縣醫院將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扎實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完善防汛抗旱、防震減災等骨干設施,提升應急管理能力……2022年1至11月,全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9.6%、11.6%﹔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2.5%。

  謀創新、增動能,一大批重大項目加速啟動。

  在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武漢基地項目三期三標段,千名建設者正忙碌作業,20余台大型機械設備全面投用。“過年期間將有近半數工人堅守崗位,力爭25天完成基礎建設、89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助力這個百億項目跑出‘加速度’。”中國建筑二局項目負責人王國太介紹,中創新航武漢基地全部建成達產后,每年生產的動力電池可以裝配超50萬輛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2022年1至11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超前布局新型基礎設施,蘊含著廣泛的運用場景和投資空間,能夠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認為。

  強支撐、增動力,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統籌眼前與長遠,各地區各部門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形成推動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

  善用融資支持,強化協調配合,打好投資政策組合拳。

  在貴州貴安新區,總投資約138.5億元、規劃用地約1760畝的東數西算貴安新區算力產業集群配套項目正加緊建設。

  “項目投資大、周期長,得益於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保障了施工進度。”貴州貴安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王灝介紹,2022年8月底,公司申報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9月18日便取得授信並獲得投資13.85億元,“高效的審批流程為順利開工奠定了基礎,預計每年節省利息逾1200萬元,項目將推動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方位深度融合。”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司長羅國三介紹,截至2022年11月底,兩批共7399億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2022年全年64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完畢,項目開工率達近5年最高水平。

  優化投資環境,提振市場信心,加大對民間投資支持力度。

  在浙江湖州長興縣,國家電投“和平共儲”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現場,挖機鏟車忙碌作業,一派熱火朝天……

  作為民間資本,長興太湖能谷科技有限公司向項目投資了1億多元。“在項目規劃建設期間,長興當地不僅有專員對接服務,還承諾給予部分政策優惠,堅定了我們的投資信心。”公司負責人吳建斌期待,能與國有企業加強合作,扎根智慧儲能領域,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2022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相關政策文件,提出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民間投資社會環境等6個方面21條政策措施,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聚焦重點領域和國家重大戰略,加強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增強投資增長內生動力。健全投資項目融資機制,依法合規加強重大項目資金保障。”羅國三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3日 01 版)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