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解碼 老工業城市如何實現“工業倍增”

2023年01月03日08:0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解碼 老工業城市如何實現“工業倍增”

2022年12月29日,內江召開全市工業發展大會,以現場參觀+會議探討的形式,將發展主題聚焦到“工業倍增”上。

不久前召開的內江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提出,重點實施工業倍增計劃,以做大規模、做優質量為目標,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力爭到2030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這是一座老工業城市吹響的“涅槃”號角。

錨定工業升級攻堅目標,“工業倍增”如何實現?這場全市工業發展大會,繪出了細致的工業倍增“作戰圖”。

夯實發展基礎:以“畝產”論英雄,發揮工業園區支撐作用

近日,記者走進資中縣鳳凰工業園,多家“拎包入住”園區標准廠房的企業正忙著熱火朝天地生產。據介紹,在資中縣各個產業園區,16.6萬平方米的標准廠房已招引來30余家企業。

“企業對標准廠房需求大,這其實是內江工業發展的提升空間。”內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清介紹,目前,內江市全域的標准廠房面積僅50萬平方米左右,標准廠房的缺口就是內江工業發展的“短板”。

“目前我們正在推進資中縣鳳凰工業園標准廠房項目前期工作,預計2023年一季度將開工建設。”資中縣發展和改革局機關黨委書記陳奕璇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將修建標准廠房24萬平方米,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3億元,將修建標准廠房7萬平方米。

加快推動園區基礎設施“補短板”,內江的各工業園區都在強化園區用能、環保、配套服務等重點設施建設,重點聚焦向空中、向地下要土地,加快建設多層標准廠房,力爭2030年內江標准廠房突破300萬平方米。

“園區是承載內江工業的主要陣地,園區擴面倍增,內江工業發展基礎才會穩固。”李清表示,內江還通過擴大園區規模,深化國土空間編制成果運用,有效拓展中長期園區開發建設范圍,力爭到2030年全市園區承載能力達到100平方公裡﹔通過提升發展質效,強化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深化“畝均論英雄”評價結果導向運用,堅持產業園區工業主導產業“一主一輔”“一園一品”發展路徑,推進園區特色化、差異化、集群化發展。

明確主攻方向:聚焦“集群”與“鏈條”,錨定四大產業集群

2022年12月22日,威遠縣連界鎮東南部的頁岩氣綜合利用化工園區的建設現場,轟隆隆的機械聲不絕於耳,大型作業機械來往不停,700余名工人正在為這個千億級的“頁岩氣+”產業集群開路架橋。

內江頁岩氣資源量約2.2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儲量超過5000億立方米,但長久以來,內江由於沒有完整的頁岩氣產業鏈,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產業優勢。

隨著頁岩氣綜合利用化工園區的開工建設,內江發展“頁岩氣+”產業集群的步伐加快。“目前共有20戶企業意向落戶園區,總投資551億元,其中,擬投資100億元的項目2個,擬投資40億元以上的項目共有4個。”威遠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王昌雄介紹。

梳理資源稟賦,內江還是全國第二大釩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川威集團擁有釩鈦磁鐵礦1.4億余噸,持續做大優質釩鈦鋼鐵材料產業,重點推進釩電解液示范生產線、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等17個釩鈦產業項目,著力打造1000億級“釩鈦+”產業集群,延鏈發展“釩鈦+”產業。

除了上述兩大資源型產業集群,內江全市工業發展大會還明確提出,要通過品牌化發展“甜味+”產業,配套發展“裝備+”產業,前瞻發展新興產業,聚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著力打造成渝經濟區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吸引一批醫藥配套企業落戶內江,推動醫藥企業進一步做精做細。

壯大骨干力量:以企業為主體,開啟加速成長模式

在李清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份近期會商會企業問題處理情況表,表格中清晰准確地記錄了企業的問題訴求和相關責任單位的工作進展。

“為了便捷高效地解決工業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我們印發了《內江市工業企業困難問題辦理工作機制》。”李清表示,除了建立機制解決企業發展問題中的痛點難點,內江還通過梯次培養計劃,努力培育企業上市。

數據顯示,目前,內江新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5戶。記者從內江全市工業發展大會上獲悉,內江計劃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力爭到2030年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超120戶。

內江還將積極培育大企業大集團。以建設“總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企業為導向,重點培育在國內技術領先、附加值高的行業龍頭企業,梯次培育上市企業,鼓勵威玻新材料、金鴻曲軸、中鐵隆昌等重點企業依托自身優勢,整合市域內中小企業資源,實現集團化發展。

此外,內江還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實施中小微企業“育苗壯干”計劃,開啟企業加速成長模式,加大對“小升規”工業企業在項目推進、企業融資、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幫扶力度,力爭到2030年規模工業企業超1000戶。

“接下來,我們還會凝聚共識,繼續完善支持內江工業發展的措施,通過優化金融服務、搭建交流平台、幫助企業出海搶訂單等多種方式助力內江工業發展。”李清表示。(張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宇)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