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相向而行,圍繞重點領域共繪躍升軌跡

2022年12月30日07:5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相向而行,圍繞重點領域共繪躍升軌跡

縱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起步建設這三年,諸多變化看得見、摸得著:有量的增長,有質的變化,更有新動能澎湃。一條曲線昂揚向上——去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總量達7.4萬億元、比2019年淨增1.1萬億元,增長8.5%,領跑西部。一種動能持續澎湃——去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高於全國1.1個百分點。三年來,川渝兩省市相向而行,圍繞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催生發展新動能,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向著“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目標堅定邁進。

打基礎

重大項目“百花齊放”

12月13日,位於重慶市長壽區的恩捷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微孔隔膜項目(一期)生產線開足馬力,它的客戶是遂寧、宜賓等地的鋰電池生產企業。

長壽與遂寧、宜賓重大經濟項目的聯動,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三年來相向而行的絕佳注腳。而“共建重大項目”,也是盤點過去三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高頻詞。

數據是最客觀的記錄者。2020年至2022年,川渝兩省市共同實施的重大項目數量分別為31個、67個、160個,投資總額分別為5563億元、1.57萬億元、2.04萬億元。“數量逐年翻倍、金額連年上漲”的喜人勢頭,折射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起跑、加速的前行軌跡。

變的不只是數字。仔細分析,年度共建重大項目投資佔比,從最初的基礎設施投資佔絕對優勢,轉變為目前的產業、科技創新、消費項目“百花齊放”。以今年為例,72個共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項目佔總項目數的近一半,其5402億元計劃投資中有4197億元投向制造業,更彰顯筑基未來產業發展的雄心,也是新動能的希望所在。

規模龐大、結構優化的重大項目,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帶來什麼?

最顯著的變化體現在基礎設施領域。

交通一馬當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成渝客專完成提質改造,川渝間建成及在建的高速公路通道達20條,重慶、成都1小時“交通圈”“通勤圈”初步形成。

水利和能源兩大領域同步推進。向家壩灌區一期、李家岩水庫、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項目加快推進,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甘孜州南部光伏發電、天然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等開工建設,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不斷加密織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用水用能的“安全網”。

全新的基礎設施、全新的能源體系建設,為形成新動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強支撐

“新賽道”上攜手並進

12月27日,四川彭山經開區內,剛剛投產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廠區門口,10輛貨車緩緩駛出。半天后,這些材料將運抵重慶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車間。

出發抵達之間,凸顯出川渝之間日益密切的產業聯系。放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形成“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的重要支撐,產業協作一直是三年來發力的重點。

優勢產業被重點著墨。2020年開始,川渝就共同打造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特色消費品四個萬億級產業先后“握手”。“握手”之后,雙方打出整合資源、出台政策等“組合拳”。

電子信息產業的位勢提升,印証了這套“拳法”的效果。去年,川渝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萬億元大關。今年,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被納入全國第三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

“新賽道”上攜手並進。搶抓“東數西算”、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等戰略機遇,川渝兩省市在整合內部資源的基礎上,共同加速培育新業態。目前,國家頂級節點(托管與災備節點)項目已落戶成都,川渝兩省市已建在建數據中心機架超36萬個。

現代服務業瞄准“育新”。在消費端,圍繞共建國際消費目的地,兩省市持續創新多元消費業態,共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出古遺址游、世界自然遺產游等10條主題旅游線,推動瀘州市等10個市(區)納入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在金融端,編制聯合實施細則,通過創新機制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新驅動

創新格局不斷優化

“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學城園區一期入駐總人數已超3000!”12月28日,中科院成都分院的年度總結大會上,一組數據讓與會者倍感振奮:這裡,已成為全省乃至國內人才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

建平台與聚要素、活資源協同推進,三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征程蹄疾步穩。

高能級創新平台是科技成果的“孵化器”,也是衡量區域科創能力的重要指標。11月23日,天府絳溪實驗室、天府錦城實驗室在成都揭牌,四川4家天府實驗室正式“組團出道”。三年來,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精准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等“國字號”科研平台也已揭開面紗。

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集結號”正在吹響,“集結地”正是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科學城、中國(綿陽)科技城等高能級載體。伴隨著這些高能級載體的投用與充實,川渝兩省市的創新格局不斷優化。

這些載體的“成色”如何?

三年來,在川渝兩省市,首台國產醫用回旋加速器正電子藥物制備中心、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投用,長江上游種質創制科學裝置、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開工建設,電磁驅動聚變、跨尺度矢量光場、超瞬態實驗裝置等加快推進……不斷落地的“首個”“國家級”重大科創科技基礎設施,讓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策源地初具雛形。

驅動這些載體和設施的,是一雙雙有影響力而又看不見的“手”。

數據顯示,借助川渝科技創新合作計劃等,兩省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市場主體共同申報實施重點研發項目60個,雙向互派65名高層次科研人才頂崗鍛煉,聯合培養博士后9人。

三年來,通過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和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揭榜“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轉化、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非資產化管理”等14項全面創新改革任務等方式,川渝兩省市更多“沉睡”的科技資源、科技成果正在被激活。(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成棟 徐莉莎)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