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全面提速 國家戰略在川渝整體成勢

2022年12月30日07:4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全面提速,國家戰略在川渝整體成勢

時值歲末,行走在川渝各地,隨處可見項目建設熱火朝天的景象。

看交通互聯,成都站老站房拆除完畢,未來成渝中線高鐵將從擴能改造后的成都站始發,實現成渝“雙核”50分鐘直達。

看產業互融,內江隆昌市、重慶市榮昌區共建“雙昌”合作園區,新建的智慧豬場規劃生豬年出欄量20萬頭,帶動當地傳統養殖業邁向現代化。

看文化互動,樂山、資陽與重慶大足共建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大足石刻、安岳石窟正連點成片,“石刻+”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果,真切地寫在巴蜀大地上,暖在人心裡。

3年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夯基壘台、重點突破,邁向全面提速、整體成勢,在全國大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顯,加快成為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位勢提升

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加速在川渝布局

成都研究制定全國首個算力產業專項政策、重慶兩江新區再發布27個智慧城市建設應用場景……近一個月來,川渝兩地聚焦大數據和算力領域的動作頻頻。

今年2月,我國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身處西部的成渝樞紐獨樹一幟,是唯一一個既擁有東部樞紐功能,也承接長三角樞紐數據的后台加工等業務的樞紐,承擔起“東數”“西算”雙重任務。

被“偏愛”的不僅是算力。近年來,一系列“國字號”重大生產力紛紛在川渝布局:重慶、成都分別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被納入國家第三輪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川渝地區國家天然氣(頁岩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等加快建設……

在交通領域,《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並列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四極”,《“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明確將重慶、成都定位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近幾年,川渝高鐵建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成渝客專完成提質改造,鄭渝高鐵建成通車,成渝中線高鐵、成達萬高鐵、渝黔高鐵、成自宜高鐵、渝昆高鐵川渝段、西渝高鐵安康至重慶段等正加快建設。

從國家政策層面看,2021年發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9個方面重點任務,部署了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明確了“路線圖”和“施工圖”。隨后,國務院批復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國家有關部委相繼批復或印發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10個規劃(方案),形成了“1+N”規劃體系。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靠什麼贏得青睞?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軼認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具有連接西南西北,溝通東亞與東南亞、南亞的獨特優勢。特別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背景下,川渝崛起有利於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基地。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就像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發動機。”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李后強說,成渝地區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構建起東西南北“四極”牽引的國家區域經濟布局。

數據顯示,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以近1億的常住人口,創造地區生產總值7.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5%,佔西部地區比重超過30%,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在全國穩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3%,高於全國0.8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52萬億元。

高位推動

兩省市黨政領導頻頻“碰頭”,合力打造高水平區域協作樣板

12月30日,2022年最后一個工作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六次會議將在成都召開。“合力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這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對川渝兩地的要求。堅持高位推動,兩省市黨政領導每半年“碰頭”一次,已成為一項制度性安排。

2020年以來,雙方召開黨政聯席會議5次、常務副省市長協調會議6次、聯合辦公室主任調度會議18次,研究部署兩省市合作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事項、協調解決重大問題,舉辦科技創新項目集中開工、碳達峰碳中和聯合行動啟動儀式、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重大活動。

重大戰略機遇不容錯失,這是川渝兩省市人民的共識。重慶市委五屆八次全會、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分別作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重慶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統領兩省市“十四五”發展各項工作。重慶市委五屆十次全會、四川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聚焦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優化區域創新布局,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2年上半年,重慶市第六次黨代會,將“奮力書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篇章”作為未來五年的三項重大任務之一。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總牽引。最近,重慶市委六屆二次全會要求全面增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輻射帶動全域發展,推動“雙城”合作、“雙核”聯建走深走實﹔四川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要求突出雙城引領,強化雙圈互動,推進兩翼協同,加快中部崛起,推動戰略實施全面提速、整體成勢。

從衛星照片看川渝,一定會驚嘆,短短3年間,兩地正密集“連線”。川渝間建成及在建的高速公路通道已達20條。規劃川渝省際通道總數達到118條,其中36條為新增線路,佔比超過30%。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兩地按照“清單制+責任制”管理要求,加快推進標志性、引領性重大項目建設。僅2022年,川渝推進實施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160個,10月底即提前完成全年投資計劃。

在川渝兩省市共同批准設立的唯一一個跨省域省級新區——川渝高竹新區,一場破除瓶頸、打通堵點的試驗愈發走深走實。以辦稅服務為例,廣安、渝北共同梳理稅費政策差異事項123項,征管資料及流程差異事項76項,納稅服務差異事項607項,按照“政策從優、程序從簡、稅負從輕”原則,目前已達成一致執行口徑的稅費政策50項,統一優化報送資料、征管流程、納稅服務等事項686項。

除了川渝高竹新區,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等另外9個合作平台同樣在川渝設立。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川渝“破界”合作、相向而行的力度越來越大。

抱團成勢

從同質化競爭到“雙向奔赴”,區域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

“兩個生產大樓,同一天提前封頂。”連日來,廣安市岳池縣的川渝合作(廣安-合川)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進入沖刺期。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川渝產業合作的成果之一,目前超半數醫藥企業與重慶生物醫藥產業有著上下游配套關系。

曾經,川渝產業聚合不足,同質化競爭讓企業“受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啟動建設以來,兩地加速補鏈強鏈,制定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特色消費品等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構建高效分工、相互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拔河效應”正在向“相扑效應”轉變。川渝聯合成立汽車、電子產業工作專班,共建產業鏈供需信息對接平台、聯合對外招商、共建產業合作園區,攜手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高於全國1.1個百分點,川渝電子信息產業營收突破2萬億元。

以汽車產業為例,通過搭建產教融合聯盟平台,合作舉辦展會論壇,目前130家成渝汽車零部件企業相互融入對方整車配套。今年上半年,合計生產汽車139.3萬輛,高出全國平均水平8.8%,實現逆勢增長。

12月26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專項工作組聯席會第五次會議召開,亮出了兩省市文旅合作成績單:今年以來,川渝兩地推動了7個特色旅游區協同發展,實現了8項行政審批共享互認,舉辦了為期半年的“川渝一家親——景區惠民游”等活動。

在開放方面,今年1月至10月,中歐班列(成渝)開行班列4582列,累計開行超過9300列、佔全國總量的30%左右,運輸線路覆蓋歐亞近40個國家、100個城市節點﹔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113個國家(地區)、335個港口,成渝在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中跑出了“加速度”。

從更宏闊處看,“雙核”引領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向奔赴”,四川省廣安市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提速﹔兩翼協同發展持續推進,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城宣萬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等加快建設,各地在攜手中展現出蓬勃發展活力。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其時已至、其勢日興、其效可期,一個新的增長極正在川渝崛起。(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張守帥)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