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抗疫三年 她是成都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

2022年12月27日08:04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抗疫三年 她是成都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

  ■ 最近的一次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范雙鳳沒有出席。

  ■ 從2021年開始,成都舉行的歷次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民總能看到坐於發布台最右側的范雙鳳——在眾多著正裝的發布人中間,“80后”的她穿著應急沖鋒衣,顯得年輕、干練。她以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的身份分析疫情形勢,科普健康知識,為市民所知曉。

  ■ 一個月以來,疫情防控工作正向著“保健康、防重症”的方向轉變,工作重心從預防轉移到臨床,范雙鳳也從台前重新歸於幕后。

  ■ 在過去三年的疫情防控中,她的工作極為重要,是前方流調處置與后方決策部署的橋梁。曾經,她常常談起關於“無感防疫”的理想,她希望疾控工作能超出市民的感知,將病毒消滅在萌芽狀態,讓市民的生活過得平靜安寧。

  ■ 新冠病毒改變了人類歷史。如今,我們每一個人都處在感染的沖擊波之中。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范雙鳳並不遺憾於這種理想的“破滅”——她希望社會和疾控機構都能從這場疫情中得到新的體會,社會更重視公共衛生和個人健康,疾控等專業機構則能更智慧、高效地服務社會。

  曾經的理想:

  “無感防疫”

  “無感防疫”的理想,在今年8月的最后一天面臨“破滅”。

  那是成都開啟“全員居家”狀態的前夜,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每一間辦公室都燈火通明。范雙鳳戴著眼鏡,坐在三樓的一間會議室內,身前擺著筆記本電腦和一杯水。

  近百名來自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匯集在樓下的指揮大廳,碩大的電子屏幕上,23個區(市)縣的防疫人員遠程在線。那裡,調度會從白天進行到深夜……

  彼時,成都正面臨著“沖擊最大、防控難度最高”的一輪疫情,所有工作人員都在討論和思考:如果整個城市突然按下暫停鍵,該如何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和就醫問題?

  無數經驗和教訓告訴他們,此時此刻,任何一個細節都馬虎不得。

  那一夜,許多工作人員一夜無眠,范雙鳳連打個盹的機會幾乎都沒有。“80后”的她雖然年輕,卻擔負著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成員、市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的重任,應急協調、現場處置、病例調查、流調溯源、密接追蹤、信息報告、新聞發布等等,都是她長期擔負的重要工作,而這些成了前方流調處置和后方決策部署的橋梁。

  她和不同戰線的“戰友”們,在這座城市打敗過新冠的早期毒株,打敗過德爾塔,甚至也擊退過奧密克戎的好幾輪進攻。疫情三年的大多數時候,她和疾控戰友們,總能迅速摸清傳播鏈條、快速斬斷傳播鏈,有時候不到一周,最多半個月,疫情就會被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以內,繼而實現清零。

  她將“無感防疫”定為工作上的理想,總是說,“‘無感’是最好的狀態,如果大家都和我們‘共度劫難’了,那疫情就嚴重了。”

  然而這一次,面對的是傳播力極強的奧密克戎BA.2.76,面對的是幾十條傳播鏈——它影響著成都的每一位市民,並勢必寫入人們的共同記憶。

  一天300多個電話

  和聽得到的“心跳”

  2022年9月1日中午,成都市發布《關於在全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通告》,宣布自當日18時起,全體居民原則居家。此后多日,每戶居民可安排一人限時外出購買生活物資。得益於全市商超的正常運營,物資儲備的充分准備,在多地出現過的保供問題,沒有在成都出現。

  當天下午,新一次的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傳播鏈條多,防控壓力艱巨。”范雙鳳在發布會上談道。當時,疫情數字以每日上百例的速度增加,密切接觸者數量累t積到數萬,這在此前從未有過。

  僅在流調方面,通常面對1個病例,就會調動上百名人員參與流調。因此在這次疫情中,范雙鳳和戰友們面對著超負荷的工作,有人一天數十個小時不間斷盯著一個電梯內的監控錄像,分析感染人員在密閉空間內可能碰到過哪些人﹔有人一天要打上百個流調電話,梳理著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軌跡。

  在那些日子裡,她不知道會去什麼地方﹔哪裡有需求,她都得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固定的去處隻有疾控中心的指揮大廳。她的手機沒有設置過鬧鐘,因為總會被電話鈴聲吵醒。她甚至漸漸忘記了“床”的概念,有時候是在辦公椅上醒來,有時候是在車上。她說有一個助眠的小訣竅,可以戴上兩個口罩入睡,一個遮住口鼻,一個遮住眼睛。

  她告訴記者,閉上眼睛,她總能清晰聽見自己的心跳,這是勞累之后心悸的表現。她粗略統計,疫情嚴重的時候一天要打300多個電話,每天使用企業微信11個小時,累計溝通信息達到80多個G。

  在疾控人員的努力下,錦江區某健身房和高新區環球中心水世界兩個疫情“爆點”被確定,圍繞著這兩個“爆點”發現的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逐漸明晰。由此,“追陽斷鏈”的工作得以在全市有效展開。9月15日,成都市實現了社會面清零,全市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從宣傳艾滋預防

  到新冠防控工作

  12月23日,在成都市疾控中心的一間會議室內,記者見到了新聞發布會之外的范雙鳳。

  這天,她身著便裝,是同事眼中的“范姐姐”,沖鋒衣等應急裝備則集中放置在辦公室的一個箱子裡,她仍然准備好隨時投入戰斗。

  十多年前,范雙鳳就讀於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於2010年獲得醫學碩士學位,隨后進入成都市疾控中心工作。2020年之前,范雙鳳更多的是在做艾滋病的預防工作,她常常走進大學校園,為學弟學妹們科普艾滋病預防手段。那些年,她牽頭建立了“艾青春”青年學生艾滋病防治體系,創立了全國疾控系統首個為青少年提供檢測、咨詢、風險評估等服務的微信公眾號,培育了全省第一支高校防艾志願者講師團。

  旁人評價,“范姐姐特別有熱情,口才特好,吸引了很多學生們來當志願者。”

  五年時間,在范雙鳳和同事們的努力下,“艾青春”宣講活動覆蓋成都市70余所學校,超過10萬學生參與。開發的高校防艾宣傳材料,獲得多個外觀設計專利,被北京大學等全國80余所學校推廣使用,並得到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高度認可。

  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成都疾控人很快開始著手准備應急的人員和物資。2020年1月份,應急指揮調度的機制便在成都市疾控中心建立起來,“當時,我們預期成都也將遭遇疫情,相關排查工作和應急處置工作也開始籌備了。”

  本來,范雙鳳應該做一線流調工作,然而在2019年底意外遭遇足部韌帶撕裂,於是被安排了一個不用到處走動的活兒,“我進了綜合協調組,在指揮大廳擺了幾十台電腦,干應急協調的事。”

  最開始的時候,她坐著輪椅去工作。稍微好些后,又拄著拐杖去上班。因為腿傷,范雙鳳還經歷了一次特別尷尬的事,“患肢的血液回流比較差,需要抬高,我就把患肢塞進辦公桌下面的抽屜裡。有一次一忙幾個小時,腳僵硬得取不出來,就被卡死在抽屜裡了。”

  她表示,曾經的新冠病毒致病性高,我們用嚴密的防控措施,快速控制疫情,讓大部分市民遠離了病毒。隨后,新冠病毒的致病性減弱,但傳播性越來越高,想要快速控制疫情變得愈發艱難。三年來,新冠病毒為整個社會上了一堂關於公共衛生的課,為所有人帶來了深刻的思考。

  她說,在越來越多的人“陽了”的今天,人民群眾也越來越明白“健康第一責任人”的重要性。現在走在街上,看到的絕大多數人會戴好口罩,“當危險來臨時,我們是會做出防御措施的”。而專業機構也將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未來再遭遇新的公共衛生問題,防控措施會考量得更加全面。

  “繼續做好病原學監測,保護好公眾”

  成都市疾控中心的樓下,銀杏樹的葉子已經全部泛出金黃,落在地上像是鋪了一層金色的地毯。大門左側的疾控指揮大廳,已經冷清了多日。

  一個月以來,人群大量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向“保健康、防重症”的方向轉變。最近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人們沒有看到范雙鳳的身影。三年來身處疫情防控最前線的疾控人,如今重新歸於幕后。

  過去的一年,疫情反反復復,在繁忙、緊急的應急處置工作之外,范雙鳳還需要頻繁地參加新聞發布會。她已經記不清,在2022年參加過多少次新聞發布會,“也許有20場,也許接近30場?”

  大多數時候,她隻有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准備發言稿。最緊張的時候,她跪在公務車的地板上,趴在座位上寫稿。到上台的時候,她總會脫稿發言,她相信發言人的鎮定自若,能夠為市民傳達出專業機構的底氣和戰勝疫情的信心。

  在近期這波感染大潮中,范雙鳳也未能幸免,採訪會因為感染后期的咳嗽症狀而中斷數秒。抗疫三年,當自己也感染了,范雙鳳很簡單地說了一句“它終於來了,年輕人扛過這一關是比較容易的”,轉而談論對老年人的擔憂,“我們比較擔心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做監測和分析,關注重症的發展情況。”

  雖然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向“保健康、防重症”的方向轉變了,疾控工作一點也沒有變得輕鬆,疾控人和臨床上的醫務人員一樣,在感染病毒的情況下頂著疾病上崗,輕傷不下火線。當前,社會正處於防控措施調整的過渡期,人群大量感染,疾控人面臨著新的挑戰。

  “我們實際上是高度緊張的。”范雙鳳介紹道,“最近我們主要在做重點人群的監測的工作,關注不同人群的就診情況、重症的分布特征等。當然,我們也非常關注既往感染者,觀察他們在當前感染沖擊中的健康狀態。”

  在范雙鳳看來,未來人類還將遭遇各種新發和再發的傳染病,這是無法回避的挑戰。對於疾控人來說,使命是繼續做好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監測和防控,保護群眾健康,維護社會的公共衛生安全﹔疾控中心這支隊伍,還需要不斷歷練、成長,未來才能更智慧、更高效地應對各式各樣的挑戰。(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