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藏糧於技,豐收底氣越來越足(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本報記者 常 欽
2022年12月23日09: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糧食穩產增產,根本出路在科技。各地區各部門著力推進農業科技裝備全領域突破,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田間地頭激蕩的科技動能,轉化為一季一季的豐收,糧食安全的支撐保障越來越強。

  

  農業機械化邁向全程全面,“農家好幫手”為糧食穩產增產護航

  冬閑人不閑。河南省獲嘉縣位庄鄉大位庄村田間,麥苗青青,種糧大戶徐方子正抓緊給麥苗澆越冬水。說話間,徐方子一鍵啟動,滴灌設備轟轟作響,細水滋潤麥苗根部。

  滴灌水肥一體化設備是徐方子新添的種糧“神器”。“現在氣溫低,水澆多了易結冰,澆少了起不到灌溉作用,多虧有了這個好幫手,實現了精准滴灌。”徐方子算起細賬:根據土地旱澇情況調節灌溉水量,一年下來,畝均節約灌溉用水30立方米,增產糧食100公斤以上,增收300元左右。

  靠著20多台大農機,從種到收實現全程機械化,徐方子牽頭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4000多畝種糧。“有大農機護航,種糧越來越得勁!”徐方子說,過去4000畝農田澆一遍水要十幾天,現在三五天就搞定,植保飛防一次隻需一天,“我明年打算再添幾台大型收割機、旋耕機,擴大流轉規模,帶動更多鄉親種糧增收。”

  技術新、裝備強,不斷優化升級的農業機械,成為越來越多的“農家好幫手”,為糧食穩產增產護航。這10年,希望的田野上演“動力變革”,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提高15個百分點,有力支撐我國糧食產量站穩1.3萬億斤台階。

  “瞄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我國農業機械裝備仍有不少短板要補,下一步要以補齊大型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這‘一大一小’兩個短板為重點,推進農機裝備全領域突破。”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說,要加快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創制推廣一批“一大一小”農機,加速產業化進程,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方向發展。

  加快補上農機具短板,各地積極行動起來。四川省南部縣山地農田零散,當地開展農田宜機化改造,開發推廣適宜山地的小型農機。“田埂、荒坡變成了可用地,各式小農機撒歡跑,種糧底氣更足了。”黃金鎮種植大戶謝海濤流轉土地1200余畝,靠著機械化輪作油菜、小麥與水稻,今年秋季水稻又獲大豐收。

  看全國,瞄准農業生產需求,山地拖拉機、油菜移栽機等適用農機具陸續投用,丘陵山區“無機可用”“無好機用”問題逐步得到緩解。

  王甲雲介紹,下一步將加快破解“一大一小”農機裝備卡點難點,堅持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兩端發力,突破核心技術,拓展應用場景,增強有效供給,優化產業生態,不斷提升農機裝備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自主可控水平。

  新品種新農藝扎根沃野,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今年秋收,旱稻平均畝產630公斤,這可樂壞了雲南省雙柏縣愛尼山鄉大箐村農民尹鴣,“真沒想到,雜交稻在旱地裡種,產量還這麼高。”

  尹鴣家的60畝旱稻,是今年省級雜交稻旱種綠色高質高效示范項目點之一。說起高產秘訣,尹鴣打開了話匣子:品種選的是“滇禾優615”,充分利用病虫害綠色防控等先進技術,水稻旱種不用育秧和插秧,直接播種,減肥減藥,省水又省工,打出來的綠色稻米很受市場歡迎。

  今年楚雄彝族自治州示范推廣雜交稻旱種2萬余畝,增產稻谷650萬公斤。州農業科學院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何三平介紹,水稻旱種作為一項輕簡栽培技術,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明年州裡將加大旱種水稻品種的篩選力度,加強品種和技術的集成創新,進一步提高農民種植效益。”

  放眼沃野田疇,節水抗旱小麥、籽粒機收玉米等一大批優良品種持續涌現,測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綠色防控等一大批節本增效新技術扎根田間……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藏糧於技,不斷鞏固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技術推廣處一級調研員張凱說,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新品種、新農藝要真正落地生根,關鍵得讓農民學得會、用得上、真管用。據測算,在生產條件相同、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僅通過提高農業技術到戶率,糧食單產提高幅度便可達10%以上。

  “寒潮來了,氣溫驟降,小麥越冬咋辦?”

  “現在,咱這裡的小麥大多是三葉到六葉期的壯苗,隻要肥水跟得上,問題不大……”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種糧大戶李功華,通過手機向省農科院作物所副所長曹新有咨詢,“有專家給俺指導,心裡踏實多了。”李功華說。

  今年,陵城區打造“噸半糧”創建示范區,為滿足鄉親們的農技服務需求,區裡建設“區—鄉—村”三級服務平台,打造針對性強、精准度高的“滴灌式”培訓體系,把課堂直接搬到田間地頭,每個鄉鎮配備專業化農事服務隊伍,總規模達1900余人。

  “增產增效增收,關鍵是要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張凱說,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在吉林、內蒙古等13個省區市實施了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下一步將加快構建多元互補、高效協同的農技推廣體系,引導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田間,打通科技應用的“最后一公裡”,帶動農業穩產保供、農民持續增收。

  從會種地變為“慧”種地,現代農業裝上“數字引擎”

  吃過早飯,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楊溪鄉農民張單英坐在院子裡,沏了杯茶,掏出手機查看油菜長勢,菜苗已經露出點點綠意,柔嫩的葉兒在風中搖曳。

  去年,江西省農業廳研發了一套物聯網實時監控系統,通過手機就能遠程操控種地。張單英積極聯系,為自家流轉的1000余畝農田加裝了這套系統。

  來到張單英的種植基地,隻見地裡分片豎著監測電子屏,風向風力、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等參數一目了然,數據通過物聯網傳送到手機。“點點手機,濕度大了就可以排水,pH值異常就增肥,手機成了新農具!”張單英說。

  余江區農業農村糧食局副局長陳立財介紹,從會種地變為“慧”種地,數字農業讓農民種田效益大大增加,目前全區智慧種植農田面積達1.5萬畝。“下一步,我們將讓物聯網技術在農田監測、作物種植等農業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面朝屏幕背朝雲,現代農業陸續裝上“數字引擎”。各地推動物聯網、大數據、雲平台等新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全國累計創建9個農業物聯網示范省份、建設64個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介紹,現代信息技術在糧食生產中的應用逐漸成熟,去年全國大田種植信息化率達到21.8%,今年60多萬台裝有北斗導航的智能化農機投入“三秋”生產。

  智能化農機咋作業?今年“三秋”大忙,山東省廣饒縣瀚翔家庭農場負責人田照深新買的幾台濰柴雷沃智能農機派上了大用場。雷沃谷神籽粒收割機靈活地收獲作業、轉彎掉頭、倉滿自動卸糧。“雖然是無人駕駛,但有了北斗衛星這雙‘眼睛’,1000米長度的地頭誤差不超過2.5厘米。”田照深說,收割完成后,液壓旋轉犁、復式播種機等智能農機接著上,從碎土到播后鎮壓一次性完成,“收耕種一氣呵成,速度快,出苗還整齊,來年指定又是個豐收年”。

  “農機服務組織已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主力軍,也是智慧農機的主要使用者。”王甲雲介紹,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種田”,智慧農機有了更大用武之地。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採取措施,支持智能化農機推廣應用和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唐珂說,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先進農機創制應用,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糧食生產各領域、各環節全面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水平,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23日 18 版)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