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安寧河流域首部國土空間規劃出爐

邊“造地”邊節地 打造“天府第二糧倉”

2022年11月25日07:3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邊“造地”邊節地 打造“天府第二糧倉”

  日前,省政府印發《安寧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2—2035年)》,首次對安寧河流域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利用進行指導性、協調性和戰略性布局。

  《規劃》中提到的“安寧河流域”涉及攀枝花和涼山兩市(州)與安寧河關系密切的11個縣(市、區),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優越且組合好。我省提出將安寧河谷打造成“天府第二糧倉”。

  農業生產的土地從何而來?“天府第二糧倉”空間如何優化布局?《規劃》給出“路線圖”。

  3種方式“造地”:通過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復墾和土地開發3種方式,爭取新增耕地70萬畝至90萬畝

  “三生融合”:在編制中引入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三生融合”理念,著重空間統籌協調,推動安寧河流域轉型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2035年城鎮化率將超65%:構建以城鎮群為主體的空間形態,提升西昌城市能級,重點推進西進南拓﹔到2035年,安寧河流域城鎮人口達到250萬人以上,城鎮化率達到65%以上

  地從何來?

  三種方式,新增耕地70萬畝至90萬畝

  總面積3.66萬平方公裡的安寧河流域,雖然有充沛的水源和光熱條件,但由於氣候炎熱干旱、河低山高,流域內11個縣(市、區)守著滔滔河水,卻處於缺水的尷尬境地。區域內現有耕地584.3萬畝,耕地質量總體卻不高,甚至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打造“天府第二糧倉”,首先要打牢農業生產的“地基”。《規劃》提出,統籌優化全域耕地布局,促進耕地增量提質,同步優化現代農業布局,保障並夯實“天府第二糧倉”空間基礎。

  《規劃》提出了一系列擴充新增耕地的具體舉措,主要通過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復墾和土地開發3種方式爭取新增耕地70萬畝至90萬畝。一邊“造地”,一邊節地,《規劃》明確,科學確定城鎮建設規模,推動城鎮緊湊發展和節約集約用地,避免盲目投資、過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佔用耕地資源。

  圍繞“向水要地”的發展思路,《規劃》給出安寧河流域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布局圖,提出將以區域水網連通、提灌蓄能結合、小微水利支撐為手段,充分預留各項水利基礎設施空間用地,形成流域大中小微相結合的立體水網體系。持續開展“旱改水”“坡改梯”綜合整治工程,爭取規劃期末墾造水田56.40萬畝。《規劃》還對安寧河流域提出水資源剛性約束管理要求,將流域規劃年用水總量控制在27.10億立方米以內。

  如何布局?

  “三生融合”,優化立體農業發展模式

  “天府第二糧倉”的“棋局”如何排兵布陣才能找出最優打法?《規劃》給出方案: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和高效農業,聚焦提品質、拓市場、促融合、能富民,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和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種業振興,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成國家現代優質高效農業示范區。

  《規劃》還提出,將完善農業科研機構布局,規劃在西昌建設1平方公裡農業科創核心區,形成農業科創極核,系統提升現代農業科研實力﹔分區域規劃建設蘋果、芒果、稻菜輪作、玉米制種等8個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做優現代農業種質種業,規劃一批育種基地和種質資源庫﹔圍繞中國涼山·安寧河現代農業硅谷建設,立足“河谷地帶、二半山區、高寒山區”特點,優化安寧河流域立體農業發展模式。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安寧河流域首部國土空間規劃,在編制中引入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三生融合”理念,著重空間統籌協調,推動安寧河流域轉型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生態保護方面,《規劃》明確,將流域內19.2%的國土面積共計1054.99萬畝,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按國家規定進行嚴格管控。以重點流域和重要山脈為基礎,將安寧河流域劃分為4大生態修復區,統籌推進生態修復工作。

  統籌城鎮建設發展方面,《規劃》提出構建以城鎮群為主體的空間形態,提升西昌城市能級,重點推進西進南拓,由“邛海時代”邁入“安寧河時代”。同時,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支持瀘沽、禮州、紅莫等中心鎮建設縣域副中心。計劃到2035年,安寧河流域城鎮人口達到250萬人以上,城鎮化率達到65%以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