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黨建引領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峰會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黨建創新項目發布會>>新聞動態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印發成渝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方案的通知

2022年11月24日19:11 |
小字號

渝府辦發〔2022〕86號

重慶市各區縣(自治縣)、四川省各市(州)人民政府,重慶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成渝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方案》已經重慶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7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成渝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方案

為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推動成渝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圍繞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思維,強化重慶和成都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促進成渝地區協同擴大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加快培育改革開放新動力,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拓展參與國際合作新空間,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合力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建設目標。到2025年,成渝地區協同開放水平顯著提高,開放通道互聯互通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開放平台建設取得突破,開放型經濟體系更加完善,投資貿易、產業發展、功能配套等水平全國領先,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力躍居全球前列,基本建成內陸開放高地,初步形成“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發展的戰略性樞紐。成渝地區外貿進出口總額力爭達到2萬億元左右,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2300億元,利用外資穩定增長。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內陸開放高地,融入全球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基本建成,開放程度和國際化水平全國一流,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成為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典范。

二、構建高效能開放大通道

(三)合力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深化西部省(區、市)合作,發揮重慶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加強與通道沿線城市、口岸對接。按照“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原則,做大做強跨區域綜合運營平台。統籌境內外樞紐和集貨分撥節點,有序推進物流設施建設,提升國際物流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功能,推動物流、貿易等領域合作,共同拓展南向國際市場。(責任單位: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等﹔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政府口岸物流辦等)

(四)共同做強中歐班列(成渝)品牌。共同完善通道運行網絡,加快實施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統籌優化去回程線路、運力,推動集結點、代理、運輸、倉儲、信息等資源共建共享,拓展運輸產品品類及運輸范圍。探索開展股權合作、合資經營,探索合資成立海外公司,提高境外操作及服務能力。共同爭取帶電產品鐵路運輸試點等政策支持。完善跨境郵遞體系,建設鐵路口岸國際郵件互換中心。積極推進中歐互認地理標志品牌出海工程。開拓中歐班列中、東通道,積極銜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共同爭取運價下降。(責任單位: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知識產權局等﹔四川省政府口岸物流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知識產權中心等)

(五)優化暢通東向開放通道。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江鐵路,構建通江達海、首尾聯動的東向國際開放通道。積極爭取國家盡快啟動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推動長江上游航運樞紐建設,鞏固提升果園港、萬州港、宜賓港、瀘州港中轉樞紐地位,探索建設無水港。加強陸水、港航聯動,開通鐵水聯運班列,建設統一運營品牌,提高進出口貨物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組建長江上游港口聯盟,推進與沿江省市港口、口岸合作,優化“滬渝川直達快線”運行機制。(責任單位: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交通局﹔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省政府口岸物流辦)

(六)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織密國際航線網絡,開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重點區域國際航線航班,提高與全球主要城市間的通達性。強化城市群機場協同運營,推動重慶、成都兩地互為異地貨站,發展“異地貨站+異地包機”等新模式。加強洲際航線班期安排和航線統籌,共同爭取國家在航權、時刻方面給予政策支持。(責任單位: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發展改革委、民航重慶監管局﹔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口岸物流辦、民航四川監管局,成都市政府)

(七)合力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加強成渝地區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聯合打造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加快建設重慶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成都“一帶一路”國際多式聯運綜合試驗區,提高成渝地區重要港口、站場、機場的路網通達性。加強物流協作,聯動兩地支點型物流節點,協同建設綜合貨運樞紐多式聯運換裝設施與集疏運體系,強化空鐵公水聯運組織。(責任單位: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交通局﹔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口岸物流辦)

三、建設高能級開放平台

(八)建設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加大力度推進首創性、差異化改革,試行有利於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外匯管理政策,探索更加便利的貿易監管制度,擴大金融、科技、醫療、貿易和數字經濟等領域開放。推動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強化目標、領域、政策、產業、機制、時序等協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內陸特殊經濟功能區。(責任單位:重慶市商務委﹔四川省商務廳)

(九)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突出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都雙核引領作用,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帶動重慶“兩群”、四川“多支”聯動開放。以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為重點,優先布局國家重大戰略項目、試點示范項目。以“一城多園”模式共建西部科學城。探索“飛地經濟”“一區多園”模式,共建產業園區,加快建設中德、中法、中瑞(士)、中意、中韓等國際合作園區,打造高端創新資源承載地。加強兩地國家開放口岸和綜合保稅區功能協作,爭取在符合條件且確有需求的地區新設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推動涪陵、綦江、合川、宜賓、資陽、遂寧等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有序推進重慶港水運口岸擴大開放有關港區,爭取設立四川宜賓機場、南充機場口岸,積極推動團結村鐵路口岸、成都國際鐵路港口岸、宜賓港、瀘州港正式開放,爭取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建設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完善口岸功能。(責任單位:重慶市商務委、市科技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重慶海關、重慶邊檢總站,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四川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政府口岸物流辦、成都海關、四川邊檢總站,成都市政府)

(十)高標准實施高層級開放合作項目。推進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持續豐富跨境發債,探索多種融資工具,提供基於供應鏈的跨境金融服務。持續推進中新(重慶)國際航空物流產業示范區、中新金融科技產業示范基地、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中新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示范基地“一區三基地”建設。開展中日(成都)城市建設和現代服務業開放合作示范項目,建設藥物供應鏈服務中心、先進醫療服務中心,推動科技、金融等領域合作。(責任單位:重慶市中新項目管理局﹔四川省商務廳,有關市政府)

四、壯大高水平開放型經濟

(十一)打造開放型產業體系。積極探索政府引導跨區域產業協作的新模式新舉措,合力共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補齊建強產業鏈。協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共建高水平汽車產業研發生產制造基地,打造世界級裝備制造基地,培育特色消費品產業集群,共建西部大健康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開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開展共建“一帶一路”金融服務,推進金融開放創新。加強知識產權金融領域協作。共建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建設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聯手打造全球泡(榨)菜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責任單位: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商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金融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知識產權中心)

(十二)推動對外貿易提質增效。協同打造“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共同拓展海外市場,搭建貿易公共服務平台,完善境外營銷服務體系,聯合開展商品境外巡展,推動優勢產品出口。開展成渝商品區域品牌提升計劃,打造統一的成渝品牌、產地標識,推動品牌國際化。做大市場採購貿易,積極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總部貿易、轉口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擴大整車進口、二手車出口規模。培育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設備進口,增加農產品、資源性產品進口,擴大進口商品集散規模。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產業高地。(責任單位:重慶市商務委、市貿促會、重慶海關﹔四川省商務廳、省貿促會、成都海關)

(十三)做好利用外資保穩促優。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支持境外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總部落戶成渝地區。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加大再投資力度。探索聯合招商引資機制,重點突出川渝毗鄰地區聯合招商,引進一批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市場主體。做好招商引資項目服務,支持降低企業投資和運營成本,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責任單位:重慶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招商投資局﹔四川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合作局)

(十四)提升對外投資合作水平。加強優勢產能國際合作,在先進制造、能源資源、創新研發等領域穩妥有序擴大對外投資,聯合推進成渝地區技術、裝備、服務和標准“走出去”,共同推動對外投資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支持企業在對外投資相對密集且有條件的國家和地區共建境外產業園區。打造面向全球的綜合服務平台,鼓勵企業聯合“走出去”。共同推進境外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增強風險防范能力。(責任單位:重慶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四川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

五、打造高質量“一帶一路”對外交往中心

(十五)提升對外交往載體。積極爭取在重慶、成都增設領事機構和國際組織辦事機構,推動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關系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共享國際友城資源,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商務中心。高標准舉辦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等重點展會,依托成渝地區汽車、摩托車、通用機械等產業優勢,培育一批專業展會,提升成渝地區國際資源要素鏈接能力。積極爭取更多國家主場外交活動在成渝地區舉辦。積極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全球推介活動。高水平建設中國—歐洲中心(成都)和歐洲重慶中心,打造中國與歐洲開展投資貿易和科技合作的重要載體。用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合作機制,打造國際交流平台。(責任單位:重慶市政府外辦、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貿促會、市發展改革委、市中新項目管理局﹔四川省外事辦、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貿促會、省經濟合作局)

(十六)深化多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加快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打造“留學巴蜀”品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理解教育聯盟、國際中文教育聯盟務實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高標准辦好“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聯合開展具有巴蜀特色的海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優秀文化、文學作品、影視產品“走出去”。協同申辦國際國內高水平大型體育賽事。加強高端智庫國際交流。(責任單位:重慶市教委、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委、市體育局﹔四川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體育局)

(十七)加強對外交往國內合作。強化“一帶一路”對外交往中心的輻射作用,加強與西部地區協調聯動,共同提升西部地區國際交往水平。深化與東部沿海地區交流互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創新利用東部發達地區對外交往資源,聯動開展國際交往活動,促進項目、技術、人員等高效配置,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和人口遷移,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與共建“一帶一路”有機融合。(責任單位:重慶市政府外辦、市招商投資局、市發展改革委﹔四川省外事辦、省經濟合作局、省發展改革委)

六、營造高標准營商環境

(十八)對接引領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對標《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深化重點領域“邊境后措施”改革,落實准入后國民待遇。謀劃RCEP先行示范區建設。深化服務業准入后管理制度改革,推動放開經營模式、牌照、業務范圍等負面清單之外的准入限制措施。持續推動成渝地區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第三方評估交叉互評,評估結果互認。培育、發展和推動優勢、特色技術標准成為國際標准,增強本土產業和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持續探索陸上貿易規則,豐富鐵路提單的應用場景和融資功能,共同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創新探索數字貿易規則體系。(責任單位:重慶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貿促會、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大數據發展局、市中新項目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貿促會、省政府口岸物流辦、省大數據中心、省交通運輸廳、省通信管理局、省委網信辦)

(十九)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持續優化“市場准入異地同標”機制,全面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優化外商投資企業登記程序,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行政區域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處理協作機制。推動信用一體化建設,逐步形成統一的區域信用政策法規制度和標准體系,推動信用信息開放共享。深化港澳律師事務所與川渝律師事務所開展合伙聯營改革試點。加強調解仲裁機構合作,聯合打造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平台。共建共享外國法查明中心。深化川渝知識產權保護協作,完善西部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功能,推動兩地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和服務融合發展。(責任單位: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委、市司法局、市知識產權局、市貿促會﹔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省經濟合作局、省司法廳、省知識產權中心、省貿促會)

(二十)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積極開展跨境貿易安全與便利化合作,進一步加強協同互助,共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根據企業和口岸場站實際需求,實施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加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聯合爭取擴大跨境電商正面清單品類,優化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創新。探索建立執法互助和監管協同機制,建立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信息共享機制,統籌推進風險預警及監管能力建設,共建共享共用國家級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重慶)。(責任單位: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重慶海關、市商務委、市財政局、重慶市稅務局﹔四川省商務廳、成都海關、省政府口岸物流辦、省財政廳、省稅務局)

(二十一)探索便利的人員流動機制。探索建立更加開放的人才制度,推進成渝地區外籍高端人才工作許可証互認和資源共享,試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政策。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探索在成渝地區試行領事認証互辦互認。完善成渝地區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配套措施,充分發揮政策最大效應,大力推進“智慧邊檢”建設,共同維護口岸安全。(責任單位:重慶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政府外辦、重慶邊檢總站﹔四川省科技廳、省公安廳、省外事辦、四川邊檢總站)

七、保障措施

(二十二)加強組織領導。充分利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等機制,研究協同開放重大問題和重點工作。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匯報銜接,爭取國家對成渝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指導。

(二十三)強化實施推進。建立健全由川渝商務部門牽頭,統籌推進成渝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各項工作的工作機制。強化目標責任,加強年度計劃與本方案銜接,將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分解納入年度工作,每年確定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大項目,並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取得實際效果。加強對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工作推進情況的跟蹤分析,建立開放型經濟統計體系,探索開展開放發展環境綜合評估,定期組織開展本方案實施情況的總結評估。

(二十四)注重政策協同。強化戰略協作、工作協調,共同爭取國家更大力度的放權賦能,在重點領域開展先行先試。用好用足中央和省市財政資金,支持重大開放平台、重點園區建設和市場主體培育。積極開展開放發展激勵獎勵活動,發揮重點地區、開放平台、市場主體、商協會等的示范帶動作用。

(二十五)營造良好氛圍。創新推進成渝地區開放發展形象品牌推廣,共用境內外宣傳推廣平台,營造有利於成渝地區協同開放的良好氛圍。加強輿論引導,增強社會各方的認同感和積極性,匯聚形成共同參與和支持成渝地區協同開放的強大合力。

來源: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