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巴中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2022年11月24日07:5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紅色熱土綠色崛起,奮力打造美麗中國老區樣板

11月19日,在第十屆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上,巴中市被正式授予“全國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榮譽稱號,成為四川省首個上榜的地級市。截至目前,巴中市及5個縣(區)實現國家、省級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命名全覆蓋。

巴中,位於神奇的北緯31度,在中國自然、地理、氣候的南北分界線上,地處成都、重慶、西安三大城市幾何中心,是秦巴片區中心城市、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這裡是長江上游和秦嶺重要生態屏障、國家重要水源涵養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雙重功能區,巴山水青岡原始森林風景秀麗,有2650多種野生動植物在這裡和諧共生,其中有7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被譽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四川盆地北緣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庫”。

近年來,巴中市委、市政府將高質量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納入“三市兩地一樞紐”建設發展戰略,通過堅持打響精准脫貧、風險防范、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堅定不移走綠色崛起之路,從生態制度、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生態安全6個方面全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鋪展出“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的美麗畫卷。

高位推動

創建工作被納入“三市兩地一樞紐”建設發展戰略

初冬時節,地處巴中經開區城市核心區的九寨山景區依舊綠意盎然,環湖綠道上游客三五成群,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生態興則文明興。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如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巴中市首先從工作機制層面強化頂層設計,建立了黨政主要領導任“雙主任”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機制和黨委副職統籌協調、政府副職主抓工作機制,實行月調度、季研判、年考核,高位推動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該市先后印發了《巴中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巴中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清單》《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任務清單》等系列文件。

堅持市級統攬、縣區先行、全域推進,巴中市5個縣(區)先后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省級生態縣命名,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進入“十四五”,巴中市委市政府緊抓國家、省《“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等重大機遇,將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列入巴中“三市兩地一樞紐”發展定位,以綠色崛起引領老區振興。

巴中市第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厚植生態本底,發展生態產業,提升生態價值,推動生態之綠邁向發展之綠,打造美麗中國老區樣板。

巴中市委五屆二次全會確定,以“雙碳”目標為引領,發揮巴中綠色生態優勢,推動實現綠色崛起。

錨定目標,該市出台了創建考核獎勵辦法,下達攻堅令、任務書,市級領導親自挂帥出征……一系列舉措力度空前,全市形成“眾人劃槳開大船”的創建局面。

依法施治

地方環保法治走在全省前列,筑牢綠色生態“防火牆”

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是造成空氣污染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強管理,守護好頭頂的一片藍天?2021年11月25日,巴中市出台《巴中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

經過管理,今年春節期間(1月31日至2月6日),全市僅巴城主城區、恩陽區、南江縣出現輕度污染,其他縣區均為優或良,全市空氣質量整體良好。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以制度規范方能抓常抓遠。

近年來,為加強環境保護、筑牢生態文明建設根基,巴中市堅決用紀法利劍保護綠水青山,相繼頒布《巴中市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巴中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等涉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8部,並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巴中市重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地方環保法治走在全省前列。

在制度的保障下,久久為功。如今的巴中天更藍了、水更綠了、土更淨了,三大保衛戰成效初現。

聚焦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巴中市深入實施嚴控工業污染、露天焚燒、燃煤污染等九大行動。2021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95.6%,較2015年提升4.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全部清零。

實施水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巴中市持續推進巴河流域綜合治理,全面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城市建成區5條黑臭水體全部消除,1100余條河流、824座水庫全部實現岸綠水清。2021年,全市6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全部提升至II類標准,4個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標准。

對重點區域和行業分類分階段開展土壤污染治理,巴中建成68個地下水監測站點。積極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一城三區”整體推進餐廚垃圾油、水、渣分離,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

綠色發展

堅持“三區同建”,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通道

今年3月,巴中市恩陽區柳林鎮海山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油菜花節,菜花地裡燙火鍋、情景音樂旅拍等創意活動吸引了不少游客。

近年來,海山村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和土地規模化經營,發展現代優質糧油產業園,實現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化”﹔開發農事體驗、農耕文化項目,實現鄉村田園“景區化”﹔堅持“產業圍著園區轉,聚居點跟隨園區建”,實現傳統村庄“社區化”。

在這裡,“三區同建”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理念推動“產村景文人”深度融合發展,既改善了當地村民的居住環境,又保障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激發了鄉村振興活力。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以林為骨、以水為脈、以業為魂,巴中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該市創新組建光霧山諾水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成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各1個、國家森林公園4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1個和1個國家級、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八方游客的“詩和遠方”。

“1+3”主導產業勢如破竹,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欣欣向榮,鑄造了中國南江黃羊之鄉、中國銀耳之鄉、中國富硒茶之鄉、中國核桃之鄉等10多個國字號招牌。尤其是通江銀耳,年產值已達22億元,品牌價值達40億元。

堅持“三區同建”,巴中打造生態城鄉,在農村實行“產業園區+田園景區+新型社區”,在城市實行“產業園區+城市新區+旅游景區”,建成巴山田園綜合體69個,成功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4個,建成國家級、省級全域有機產品認証示范區5個,有“三品一標”農產品287個。

以全域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為抓手,巴中奮力打造美麗中國老區樣板,紅色革命老區持續煥發綠色生機。(施皓文 馬小米 李子期)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