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四川汶川:“七個謀劃”勾勒全域旅游新圖景

劉海天
2022年10月25日22:0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緊扣“一州兩區三家園”戰略部署,按照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工作要求,立足“北部冰雪休閑勝地+南部避暑康養勝地”建設,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圍繞“自然生態保護地、康養旅游目的地、綠色產品供給地、山清水秀宜居地”發展目標,積極推動旅游產品全域布局、旅游要素全域配置、旅游設施全域優化、旅游產業全域覆蓋。

全域旅游為汶川文旅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全域旅游思路下,汶川縣錨定產業發展“大前景”,謀劃文旅產業“大格局”,聚力文旅產業“大發展”,創造產業發展“大環境”,開啟產業發展“大模式”,創新產業發展“大品牌”,形成產業發展“大聯盟”,高標准編制《汶川縣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汶川縣全域生態康養旅游總體規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在縣域北部,以“冰雪游樂、戶外運動、文化體驗”為核心,全力打造國內冰雪愛好者的首選地。在縣域南部,以“森林避暑、特色培訓、精品民宿”等為支撐,全力打造成渝生態康養休閑避暑勝地。通過縣域南北的精准定位,勾勒出了汶川縣文旅發展的新圖景。

汶川縣城。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打造全域智慧旅游,推進全域業態融合

汶川縣作為成都市進入阿壩州的第一縣,擁有高規格的旅游資源稟賦、便利的交通條件、良好的氣候條件。這裡一年四季,季季有景,游客能時時領略到汶川旅游散發的魅力。

為讓游客能夠更好地體驗汶川旅游,在新時代互聯網新技術下,汶川縣開啟了全域智慧旅游模式,繪制全域旅游線上線下兩張“網”,不斷提升汶川旅游產業發展的品質。

丹青水磨鎮。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從2016年到2022年,為實現游客自助游、便捷游、智能游,汶川縣以“互聯網+”模式,率先打造全域智慧旅游大格局。持續推進全域旅游監測指揮平台、全域旅游指揮中心、全域旅游統計體系、游客集中場所實現免費Wi-Fi和視頻監控全覆蓋、無憂汶川微信小程序、旅游大數據中心、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實時信息推送、在線預訂等功能建設,初步實現了“一部手機游汶川”。

如果說智慧旅游在“線上”豐富了全域旅游的內涵,那麼汶川縣還通過“線下”的產業結構優化,提升了全域旅游產業的能級。

俯瞰大禹祭壇。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該縣每年設立旅游產業專項發展資金。2021年起,該資金增加至3000萬元,全方位保障全域旅游產業發展。同時,該縣大力實施新興場景業態倍增工程,新建無憂健康綠道43公裡、紅色旅游公路和騎行專線18公裡、旅游集散中心1個、游客中心10個、咨詢服務點12個、停車場35個、公路旅游服務區2個、旅游廁所57個,制作汶川縣全域全景導覽圖16個、阿壩州全域全景導覽圖11個、全域旅游標示牌1500余個。

無憂花果山。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營造主客共享氛圍,首創全域景區統籌發展

在汶川境內,隨處可以見到分布在旅游景區的標識標牌,點位上的警察和志願服務工作站的志願者隨時為游客解決旅途中遇到的困難。“在汶川旅游,我們不僅體驗到舒心,更加感到放心。”正在汶川的一位外地游客表示。

“全域旅游,更是安全放心的旅游。”相關部門人員介紹,汶川縣成立了汶川綜合行政執法局,建立旅游巡回法庭、“無憂義警”,加大多部門聯合執法監督力度,完善旅游志願服務體系,設立志願服務工作站點12個,開展旅游志願者公益行動170次,設置文明旅游公約標識牌35個。常態舉辦汶川甜櫻桃採摘節、熊貓O2生態音樂季、大禹華誕系列活動、汶川馬拉鬆、熊貓超級山徑賽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藝、休閑娛樂和節事節慶活動,營造安全舒適的“旅游+”“+旅游”環境。

鍋庄廣場。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我們的旅游布局不局限於一個領域,也不局限在某一個地理位置。在旅游發展布局中,以全域景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汶川縣一位工作人員表示,2012年汶川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全域景區”發展理念,圍繞“一南一北”兩個核心,按照“高端化建設、一體化布局”思路,制定出台了《汶川縣支持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汶川縣支持民宿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把休閑農業旅游與民族風情重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創造了以全域旅游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文旅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布瓦寨。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區域聯動全域營銷,提升全域旅游市場影響

“這個熊貓好可愛,還有這麼精致的羌族刺繡!今年秋冬一定要找機會到汶川去看看。”在2022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上的安逸四川展館內,不少參會嘉賓駐足汶川展台前,興趣十足地欣賞著。作為首批天府旅游名縣,近年來,汶川持續擦亮天府旅游名縣的金字招牌,緊扣全州“一州兩區三家園”“生態立州”戰略,聚焦“五域”,實現了全域旅游與生態文明建設共進,與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共振,與民族和諧、百姓富裕同頻,構建了全域旅游新格局,全力助推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經過一系列打造,現在汶川全域旅游的全新格局已然形成,文旅產業以更加自信的姿態、更加靚麗的面貌呈現在游客面前。

臥龍中華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為促進汶川旅游品牌走向海內外,汶川縣設立宣傳營銷專項資金,與天府旅游名縣建立發展聯盟,著力融入大九寨·大熊貓·大遺址·大茶馬古道聯盟,集各方之力、造發展之勢。推陳出新打造出“汶川甜櫻桃春夏時裝周”“首屆汶川岷江大峽谷賞花音樂節”等活動,創新採取“線上5G引領+線下精准”團隊營銷模式,通過媒體、網紅、抖音、電商平台渠道整合,同步對接旅行社和自駕游俱樂部,拉動了1000余萬公斤甜櫻桃的銷售,康養汶川官方抖音賬號突破了1億播放量。

乘著全域旅游發展東風,汶川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和“商、養、學、閑、情、奇”的新舊旅游六要素,積極培育愛國主義研學游、藏羌文化體驗游、鮮果採摘農旅游,先后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1個、4A級旅游景區1個、3A級旅游景區3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個、特色魅力鎮9個、精品旅游村寨20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鎮1個、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3個。先后榮獲了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名縣、首批天府旅游名縣、首批省級生態縣、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四川省全域研學區縣等文化旅游名片。

俯瞰無憂城。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