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拯救瀕危植物的“植物王國”

2022年09月30日12:1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四川省樂山市,古稱嘉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森林在城市裡、城市在山水中”,是對這座城生動的注腳。

近年來,樂山市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喜迎二十大,聚焦新發展。近日,人民網四川頻道將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等主題陸續推出系列報道,聚焦樂山持續改善全市生態環境,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展實踐。

 “這是桫欏,那邊是金毛狗,這些都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惜蕨類……”在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實驗站工程師李小杰對各類植物如數家珍。

李小杰對園區內植物如數家珍。陳瀟洋攝.jpg

李小杰對園區內植物如數家珍。陳瀟洋攝

沿著蜿蜒的山路,來到海拔800米的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在這裡,植物界“大熊貓”峨眉擬單性木蘭正舒展著綠葉,仙琴水蛙在池塘裡交替“彈奏”出美妙的“琴聲”,似絲絲細流淌過心間。正是峨眉山優良的生態環境,以及實驗站研究員們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長期的努力,讓這裡成為了拯救瀕危植物的“植物王國”。

對於李小杰來說,翻山越嶺尋找瀕危物種,穿梭在山林間,行走於懸崖邊,是他工作的常態,“拯救瀕危植物的腳步,一刻也不敢停歇”。

峨眉擬單性木蘭。樂山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峨眉擬單性木蘭。樂山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今年4月24日,李小杰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他最近在野外發現的“驚喜”。“前幾天聽說有一條峽谷要進行旅游開發,所以特地前往,看看有沒有植物可以搶救。沒想到在過程中居然發現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植物冬青溝瓣。”這一發現,讓李小杰感到非常欣喜。“這是在峨眉山第一次發現這種消失了近百年物種。接下來,我們將對其進行就地保護、取種繁育,如果能夠繁育成功就進行野外回歸。”李小杰說。

作為生物多樣性資源的發現者,李小杰常年開展野外資源調查,練成了峨眉山植物的“活地圖”。2019年,和同事李策宏首次在峨眉山發現光葉蕨,填補了峨眉山沒有一級保護蕨類植物的空白。

科研人員對槽舌蘭進行人工培育。樂山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科研人員對槽舌蘭進行人工培育。樂山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從2017年開始,實驗站開始進行峨眉槽舌蘭(珍稀瀕危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植物部分)》《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圖鑒》)的人工繁育,經過科研人員5年的努力,今年9月21日對其進行首次野外回歸。此次回歸工作完成后,峨眉槽舌蘭的數量將從300株增加至1000株。

一次次野外考察與發現、重復不斷地研究和保育,峨眉山實驗站的工作人員們一心扎根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為峨眉山乃至樂山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為樂山市綠色生態發展交出了一張綠色成績單。

峨眉山發現的光葉厥。樂山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峨眉山發現的光葉厥。樂山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據統計,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收集保存的活體植物近31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99種(佔全國的34.62%) 、中國特有植物125 種,其中以“峨眉”命名的有兩百多種,在實驗站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實現峨眉擬單性木蘭、峨眉含笑等珍稀物種的野外回歸。實驗站的各項研究成果展現出了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構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上的樂山智慧。

同時,作為四川省第一批科普教育單位,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每年接待國內外專家學者數百人次,接待大中小學生數千人次,接待游客數十萬人次,向社會各界傳播生物多樣性理念。(王凡 陳瀟洋)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