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巴中激活“水經濟” 生態“好水”變文旅“活水”

2022年09月24日08:2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巴中激活“水經濟” 生態“好水”變文旅“活水”

9月19日一大早,天空下著小雨,四川日報全媒體“江河上游看變遷”採訪報道組來到巴中市平昌縣駟馬水鄉。駟馬河畔水草豐茂,幾隻白鷺在岸邊嬉戲,魏傳江正在清理水上樂園游船上的積水。

  駟馬河是嘉陵江上游保存較為完好的自然河流。2012年,平昌縣搶抓機遇,打造駟馬水鄉國家4A級旅游景區,引導周邊村民從傳統農耕向鄉村旅游轉型。駟馬鎮當先社區居民魏傳江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當時,我們共20人,每人出3萬元,辦起第一個娛樂項目——水上樂園。”如今,通過不斷滾動發展,村子變成了景美、業興、民富的鄉村社區。

  在巴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好水”變成文旅“活水”的地方不止駟馬水鄉一處。近年來,巴中統籌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發展,打造出12條示范河庫帶動全市45個水美新村、70個濱水鄉村休閑帶、21個4A級景區、350家水文化農家樂,實現旅游收入超330億元。

  駟馬河

  水鄉變景區 近半老百姓吃上“旅游飯”

  “7個人,12點到,6葷2素……”上午9時左右,駟馬河畔的福喜漁家剛剛開門,坐在前台的老板萬敏就接到老顧客的訂餐電話。

  40歲的萬敏是當地人,初中畢業后去福建廈門打拼。2014年,駟馬水鄉旅游景區以產村相融理念建成“巴山新居”聚居點,慕名而來的游客漸漸多起來。有著多年酒店管理經驗的萬敏和妻子回到家鄉,加入返鄉創業大軍。

  萬敏家曾是漁民,他自小生長於駟馬河畔,首先想到的創業之路就是“靠水吃水”。在他的帶領下,包括魏傳江在內的20戶村民,依托駟馬河,眾籌建成水上樂園。與此同時,萬敏也同步打造福喜漁家1.0版本。

  如今,8年過去,駟馬水鄉已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建成玻璃橋、大峽谷、萬家碼頭、水鄉大舞台等特色景點。憑借優美的自然風光,駟馬水鄉成為連續五屆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的指定賽段。

  “目前,我們共有18家農家樂、23家民宿,2021年接待游客62.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45億元。”據駟馬水鄉景區管委會副主任丁治銘介紹,在景區帶動下,駟馬鎮近半老百姓吃上“旅游飯”。

  今年初,萬敏又買了一輛7座商務車,用來接送游客,他預感到小鎮的旅游業即將迎來新一輪大發展——因為在距駟馬水鄉6公裡外的駟馬鎮雙城村,依托著名油畫《父親》打造的“巴山美村·父親原鄉”開園在即。萬敏的新餐廳就開在這裡,他打算將兩個景點串聯起來,給游客們帶來更豐富的旅游體驗。

  恩陽河

  點亮新業態 “母親河”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

  9月17日下午4時左右,在恩陽河畔的歸航碼頭附近,身著漢服的朱琳、朱勤兩姐妹遇上迎面而來的“同袍”時,相視一笑,有模有樣地行了個萬福禮。

  自從“恩陽船說”大型情境夜游演出開演后,每逢周末隻要有空,姐妹倆都會到河邊的恩陽古鎮“演”上這麼一出,“漢服都買了四五套。”

  恩陽古稱“義陽”,自南北朝時治郡設縣,是千年米倉道上最繁華的集鎮之一。古鎮依山而建,恩陽河與之字河在此相匯,昔日通川達海的繁盛之景為此地留下“早晚恩陽河”美譽。

  但到上世紀70年代,伴隨著人口爆發式增長,恩陽河水產養殖、砂石開採盛行,河道污染負荷遠超出環境承載能力。2013年恩陽建區后,區委區政府統籌推進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如今,恩陽河水質常年保持II類標准以上。”恩陽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克榮介紹。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恩陽河兩岸人們的生活也漸漸起了變化。

  歸航碼頭旁有一排茶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恩陽古鎮地標性建筑——萬壽宮。門口,幾名熱情的粉絲正拉著網紅“守門人”李十三合影。

  李十三是土生土長的恩陽人,2019年來到萬壽宮。在網上,短發、長衫的她用方言、戲腔等形式傳播古鎮文化,累計獲贊過百萬。生活中,她將川劇、皮影、燈戲等非遺文化搬上萬壽宮的舞台,讓這裡重新成為古鎮上最熱門的“打卡地”。

  巴中市恩陽古鎮管委會主任馮菊華直言,“恩陽船說”演出成功帶火恩陽夜經濟,“到目前為止,我們日最高接待游客量達17萬人次。”

  今年8月,一場燃爆夏日的龍舟公開賽來到恩陽河上,來自全國各地的27支參賽隊伍同台競技,極限摩托艇、水上空中飛人、動力滑翔傘等賽前水上極限運動展演熱鬧非凡。

  守護綠水青山,臨水而居的人們得到“母親河”的回饋。數據顯示,恩陽區依托恩陽河打造“千年米倉道”等系列文旅項目,推動水生態賦能惠民,2021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1.2億元。(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帆)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