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四川報告:鄉村振興進行時>>生態宜居探微

【四川報告·鄉村振興進行時 | 生態宜居探微】

尋訪千鳥湖

劉光富
2022年07月27日17:5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最近兩三年,每年夏秋季節,幾乎每個周末,我們都會呼朋引伴,直奔鄉村大地深處,去洗塵洗肺、暢享時光。

我們這些人,原本從小就在鄉村出生成長,至今腳邊還粘著泥土,怎麼突然會變得如此迷戀起鄉村來了呢?

如果鄉村還是我們小時候那種破爛不堪的樣子,也許是真的不想去。這些年,因為創作需要,我先后深入到金沙江流域、大渡河、赤水河沿岸等地區的鄉村採風。說實在的,以我的所見所聞,如今鄉村的生活簡直讓我們這些久居城市的人羨慕極了。

不要說遠了,就拿老家村子裡那些曾經窮得叮當響的鄰居來說,單他們的住房,就絕對比我們住的城市裡懸在半空的“火柴盒”要敞亮舒適不少——兩層、三層,高高大大,十分氣派﹔周圍的環境也要比我們棲居的小區要好許多,由當初的茅屋瓦房改造的花園洋房更是抬眼就是。“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春日花團錦簇,蜜蜂嗡嗡﹔秋來果實累累,鮮香扑鼻……身邊的大地上,隨手摘下兩條黃瓜,掰幾個玉米棒,放進鍋裡,定會讓你食欲大開,不知勝過城市餐館多少的美味呢。

特別是最近幾年,每到夏秋季節,距離我居住的瀘州市敘永縣城大約40公裡的摩尼鎮仙草湖,總是格外擁擠,而且縣城的人還不是這些“候鳥”棲居者中的主體。早晨、黃昏,從田埂地坎或是湖間小路走過,但見三三兩兩結伴而行,打趣談吐飄過耳畔,稍加辨別,就知道大多是重慶、成都、瀘州那邊的口音。顯而易見,這方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連接處的田園湖泊已經成了他們的樂園。

據我分析,他們之所以選擇這裡,大致是這麼幾個原因:一是得天獨厚的海拔高度釀造的21度夏天能讓身心非常愉悅﹔二是車程距離不遠不近,來去剛好不會太勞累﹔三呢,相比於周邊別的一些地方,這裡的康養基礎已經基本具備﹔余下還有一點其實也至關重要,別忘了,它是既可享受山也可以領略水的好地方,晨曦中、夕陽下,還可以野釣幾竿……

要說,我們幾家人也是夠忙碌的,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還有奔波不完的瑣碎事……到了這個年齡階段,離退休還早,手裡的事情也丟不下,再則也沒必要每天隻顧著玩樂享受,偶爾的休整倒是很有必要。大概也就在近兩三年,我們也開始學著外面的那些人,漸漸把周末的休閑放鬆選在了鄉村。重慶、成都、瀘州那邊朋友熱愛的仙草湖,在不知不覺中,同樣被我們喜歡上了。上周末,經歷連續十余天高溫炙烤之后,被空調吹得四體疲軟的幾家人急匆匆就驅車攜家帶口去那裡住了兩日,那份愜意,真的讓我們越來越舍不下這些鄉村了。

畢竟人還是講究新鮮感的,總是希望能在周圍的大地上發現一塊“新大陸”。千鳥湖是最近身邊朋友不斷推薦給我們的,他們還說那裡是魚的世界、鳥的天堂。以我的理解,千鳥湖和仙草湖一樣,除了承擔著當地人畜飲用和灌溉的重大使命,還兼具海拔高度優勢帶來的鄉村振興中康養避暑經濟發展的重大功用。

鳥瞰千鳥湖。黃其均攝

鳥瞰千鳥湖。黃其均攝

這樣的好去處,照理早該探訪了。這個周末,循著導航,幾家人迫不及待地驅車過去。站在幾個不同角度,大家隨手拍了一些照片放在朋友圈裡。除了點贊,竟然有不少朋友在問,什麼時候去的千島湖?回答是,這千鳥湖並不是浙江新安江大名鼎鼎的千島湖,而是位於瀘州古藺縣觀文鎮的一座還不為更多人知道的高山湖泊。也是最近才命的名,之前管它叫“觀文水庫”﹔水量也是在最近幾年才經過科學論証積累起來的。

據觀文鎮黨委書記張家友介紹,它的湖容目前已經達到1338萬立方米,即將建設完工的環湖公路長達20公裡,是目前瀘州范圍內最長的環湖公路,而且明年6月就將峻工通車的成貴高速古金段互通就在它的大壩跟前。

一行人匆匆品嘗了當地朋友捧出的合江帶綠茘枝之后,就在他們的帶領下出發了。之前單純地從照片看,就已經知道它的范圍很廣闊。別說周圍,單是湖中就有好多座島,估計到目前還沒有人認真數過數﹔水域也從各座島邊向縱深鋪開去,有些地方大約也是人跡罕至。我猜測,無論站在這塊大地之上的哪個地方,都是不能窺見其全貌的,除非是坐直升機在空中鳥瞰。果然,即使站在觀景台的最高一處,也隻看到多半部分。眼底下,橫著的跨湖大橋,如同長虹臥在波濤之上﹔遠處機械轟鳴,正在修筑高速路互通﹔茫茫的水域,如同一塊藍色玻璃平放……陪同我們的朋友並不甘心就此打住而留下遺憾,於是又帶著我們馬不停蹄地奔向各個角度。如此幾個回合,見到的部分疊加在一起,差不多就能在我們的腦子裡勾勒出千鳥湖的全貌了,但這還是局限於遠看,也只是一個輪廓面影。

於是,接下來,他們又帶著我們把車往低處的環湖公路上開。一路走走停停,所到之處,都在熱火朝天地改造民居民宿、餐飲場所。顯然,這一切都在為千鳥湖有朝一日向世人揭開神秘面紗做著充分的准備。可以看得出來,也許就在昨天,深藏在湖周圍山間的4個村都還是沉寂的,而在接續下來的鄉村振興中,在各級的大力支持下,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康養條件,這些村子已經悄悄插上了“借湖生財”的翅膀,村民們更加美好的生活指日可待。

畢竟我這次就是奔著千鳥湖而來的,在沒徹底搞清楚之前,也就是說,在傳聞中的上萬隻鳥依附的那棵樹還沒出現在眼前之前,我一直都在期盼著下一刻趕快到來,期盼能盡快見到它的身影——據說,在那裡,樹是鳥兒的家園,鳥兒是樹的子孫,生生不息。

車在環湖公路上繼續跑了一段之后,在陪同的朋友指揮下,停靠在了路邊。正好旁邊一棟用民房改造的民宿已近完善,一些人正在忙忙碌碌地做著最后的衛生清掃和庭院綠化,據說是本月25日就要開業。他們鼓足了勁,打算抓住今年避暑的最后一波“候鳥潮”,爭取回收部分投入成本。見我們下了車,立即就有個精明的年輕人迎上來和我交談,幾句話下來,他又感嘆:“要是趕在今年‘五一’節開業,說不定到現在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當聽到他介紹這座建筑已經由一個有名望的文化人取號“觀鶴山庄”時,我大膽猜測,那棵前段時間被央視持續關注的“數百巢、千種類、萬隻鳥”棲居的大樹一定就在近旁了。果然,我才一側身,就見了它。

沙泡古樹。黃其均攝

沙泡古樹。黃其均攝

這是一棵幾人方能合圍抱住的朴樹,當地人稱“沙泡樹”。它的樹身高挑,頭頂上擎起一把足可以為數百人遮陽的“大傘”。稍一挪步,我們就已經站在它的樹蔭下面了。踮起腳,仰起頭,稍加仔細,就能發現無數個鳥巢就在枝枝蔓蔓間,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后來,又在朋友的帶領下,有意站到稍遠的湖對岸,才發現樹頂上居然站立著無數白的、黑的、灰的大大小小的鳥兒,估計至少也該有上千隻。

這時,一位當地村民湊過來向我介紹:“這時候還不是枝頭最熱鬧的時候,鳥兒飛出去的真不少。您看看,我手指的遠處近處湖面上,那些或飛或停的,夜裡多半都是棲居在那樹上的,早晚就熱鬧得很。而且有許多種類呢,可能有幾百上千種,肯定是罕見的萬鳥同居一樹。”鳥的子子孫孫們,多少年都依附著這株樹生活。這在外面人看來,確實是一大奇觀,而在當地人這裡,卻早已經是習以為常了。

站在這裡環視,山倒映在水中,水中映著藍天白雲,鳥兒歌唱此起彼伏,湖中魚兒頻繁躍起,與鳥兒嬉戲……“單是眼前這些美好事物構筑出來的圖景已經讓人流連忘返了,更何況在這裡,還有流傳甚廣的紅軍故事、歷史文化故事。”觀文鎮黨委書記張家友告訴我,根據這些自然和人文景觀,當地正在沿著瀘州市做特“南翼”的發展戰略,抓緊圍繞著“一樹一天堂,一湖一世界,一庄一歷史,一閣一文化,一坊一故事”的思路,夜以繼日地趕在高速路貫通之前進行全面改造。

如此這般神秘而又有野趣的千鳥湖,就算是路途比我們來這裡的再遠點,不也同樣值得期待?高速路通達之后,包括重慶、成都、瀘州過來,其實也不過就是踩幾腳油門的簡單事情。

和陪同我們的朋友聊起,他表示,為了讓千鳥湖有足夠的游觀粘連度,當地黨委政府首先就把吃的、住的擺在最重要一環去規劃落實,而且還把恢復具有400年歷史的文昌閣、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渡赤水戰斗遺址雲庄等一些歷史遺跡作為同等重要的工作加以推動。除此之外,又在種植養殖上下大力氣狠做功課,丫杈豬、香米、稻田魚、羊肚菌等等都成了當地產業的名片,也逐步建成了基地,並且有了一定規模。到時候,來到這裡,不但可以體驗、品鑒,也可以購買帶回去享用。

夏日千鳥湖。黃其均攝

夏日千鳥湖。黃其均攝

無疑,千鳥湖隨著交通改善,必將成為繼周邊如敘永仙草湖、貴州天鵝堡這樣一些潛力巨大的康養休閑度假網紅打卡地,而且說不定還要更加火爆。我隨口向張書記打探,說不定有精明的商人早已經在這裡謀劃房地產開發的事了。這時,我們正好站在觀景台的對面,他說:“當初就有人提出要在那搞開發經營,但我們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包括湖區范圍內其他地方也不會考慮這樣的項目,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當然,我們也會充分利用好民房的改造使用。”

然而,我擔心的,則是到時候人們都在拼命往這條路上趕,把這裡變得實在太擁擠,無意間錯把天然的康養休閑度假勝地變成了一個也許並不稱職的旅游景區。據我所知,周邊個別地方,已經出現這樣的情況並開始反思整改了。在更大的范圍內,這樣的情況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要是因此突然間打破了千鳥湖昔日的寧靜而嚇退了長久棲居的千萬隻鳥兒,哪怕想想都是非常可怕的事。要我說,這種地方保持長足發展的最好狀態,也許正是山、水、樹、鳥、人相互融合,巧妙地繪就一幅和諧一體的山居圖,朝暉夕陰裡,湖水靜臥,人鳥嬉戲漁歌起,湖光山色惹人醉。

晚上,我們在湖畔的民宿裡酒過三巡后,走出門坐在院子裡聊天。很遺憾今晚沒有月,眼底的湖就隱沒在這浩瀚的夜色中,早已不見了一絲一毫的蹤影。習習涼風中,一陣接著一陣的蛙鼓,如潮水般從附近的稻田裡奔涌過來,頃刻間就淹沒了我們的暢談和笑聲。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不用說,千鳥湖畔的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也許這個時候的千鳥湖,帶著又一天迎來送往的疲憊和上千畝農田灌溉留下的勞累,已經靜靜地躺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熟睡了。此時此刻,我想我可以做一棵牽挂它的水草,潛入到它的深處……

 

作者簡介:

劉光富,四川敘永人,中國自然資源作協簽約駐會作家、中國自然資源作協第六屆全委會成員、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系統作家寫系統故事”文學實踐活動主創作家。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北京文學》《中國報告文學》等報刊,已公開出版《夾縫裡的行走》《新時代的映山紅》等個人文集4部﹔獲“中華寶石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文學獎項。

(責編:彭茜、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