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碧海潮生美四川
青山竹海碧波蕩漾,蜀南風光儀態萬方。位於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的蜀南竹海景區,好像一個青翠的世界,讓人心醉神馳。
出縣城沒有多遠,就會進入一個美麗的翠竹隧道。一叢竹子,長到空中后竹梢會向旁邊傾斜散開,以爭取更多的陽光和空間。這樣,本來在路兩邊垂直栽種的竹子,會在道路上空“牽手搭橋”,形成一個竹“隧道”。這樣的道路,熱天遮陽、雨天擋雨,還是一道連綿不絕的美妙風景,穿行其中,會有回歸自然身處桃源的心怡感受。
風光秀麗的蜀南竹海。人民網 劉海天攝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蘇東坡的名句,形象地說明了竹子在文化人物心中的重要地位,闡釋了精神愉悅的重要價值。在今天,這首詩提倡的意境,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向往:不吃肉減肥,看竹子養眼,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啊?!
風吹翠浪動,水流綠影幽。穿過十多公裡的竹“隧道”,蜀南竹海的主景區就在眼前,美景的層次也漸入佳境。“自是清高如竹樣,無非冷艷入雲心。”亭子上的對聯,是對竹子品格的歌頌,也是對人生境界的憧憬。竹海名不虛傳,竹子像是青山的頭發,茂密修長、浩瀚如海。王羲之在《蘭亭序》裡說“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用在這裡剛好合適。“一匹綢”,這條名字詩意盎然的瀑布,讓人還沒見到就已經在想象它的絲滑柔軟了。
幽而忘憂。人民網 劉海天攝
青山、翠竹、綠波、白瀑,構成了立體自然的山水畫,儼然天地之間的一幅大手筆。人入其中,可以忘憂,可以忘俗,可以忘我,可以忘情,心情一下就好了許多。中醫理論說好的心情利治百病,如果能在這鐘靈毓秀的竹海裡建一個中醫康養基地,應該會對很多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療康復作用。
幽而忘憂,永通不痛。在幽靜的環境裡,內心容易平靜,從而忘卻憂愁——這是詩意的境界﹔在通順的經絡中,氣血容易流通,從而不會疼痛——這是中醫的理論。明朝時期,長寧出了一位榜眼叫李永通,授過翰林編修,官至侍講學士。景區裡的一個池塘命名為永通池,就是紀念這位明朝時的學霸。
向龍吟寺攀登。人民網 劉海天攝
“發出龍吟般的響聲”,這是電商平台上賣菜刀商家用來炒作的噱頭。龍吟的聲音什麼樣,沒有人聽過,大家只是根據美好的願望去想象。但蜀南竹海的龍吟寺,卻充盈著靜謐安逸的感覺。爬上又長又陡的石階,人們的眼界豁然開朗,瞬間領悟到杜甫《望岳》詩裡的意境:“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龍吟寺是蜀南竹海的制高點,站在寺門口向下看,頓覺心胸開朗、眼界大開。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登上龍吟寺最高的樓頂極目遠眺,可以總覽蜀南竹海的全貌。周圍一圈山嶺,把長寧縣一帶的平原和淺丘包圍起來,形成了一個小盆地。盆地周圍山巒綿延,盆地當中丘陵起伏,而那些青青翠竹就像芳草一樣,鋪天蓋地地裝飾著各處風光。眼光所及,青翠欲滴,這樣的景色帶來了震撼人心的視覺沖擊,讓人心裡震動之后又有一些感動——好山好水生好竹,縱有人催不忍歸。
俯瞰竹海壯觀景色。人民網 劉海天攝
站在山上看遠景,雲海蒼茫,遠山如黛,人在回文錦繡中。更妙的是,樓頂的平台是個乘涼的寶地。在氣候炎熱的日子裡,居住在山下的人們來這裡待上一兩個小時,感受風水清涼,品味暮鼓晨鐘,讓平日繁忙的心緒暫時安寧下來。樂享浮生半日閑,縱情山水醉自然,也是一種調養身心的好辦法。當地人說,這裡的溫度可能比縣城裡低十度,實在是個難以抵擋的冰涼誘惑。
竹海休閑,親近自然。人民網 劉海天攝
蜀南竹海奇觀,令人興趣盎然。稍顯欠缺的是,景區裡的文化創意還比較少,更多的還是依賴自然景觀在發展。如果可以增加一些文化創意來打造景區,比如把長寧歷史人物周洪謨、李永通的詩詞名句,挑選一些精彩的呈現在景區中,就可以增加景區的人文底蘊,從而產生更大的文化魅力。
竹子是當地最大的資源之一,如何利用它成為了一個有意義的課題。近年來,當地也探索過相關的文化和產業創意,比如發展竹纖維工業、推廣竹海酒等。但因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目前的效果還不理想。有當地游客表示,結合竹海資源打造中醫康養基地是個好思路,可能是竹海發展更好的方向。
像竹子一樣生生不息的竹海人家。人民網 劉海天攝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竹子自古以來,被賦予了高貴的文學品質,與梅花、蘭花、菊花合稱“四君子”。依托竹海資源,打造竹海品牌,讓備受傳統文化推崇的翠竹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亟需一場帶有詩意浪漫的現實探索。
明朝的解縉有一副對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這強調的是詩人精神上的富有。蜀南竹海的竹子,用“千竿”“萬竿”來形容明顯不夠,需要用“億萬竿”才行。如果能合理利用好這些海量的竹子資源,蜀南人民將不隻在精神上富有,物質上也會有長足的發展。
俯瞰竹波蕩漾,宛似碧海潮生。這漫過群山的綠潮裡,包含著無邊的自然美景,也蘊藏著無盡的發展機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