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成都現“空中菜園”樓 公園城市再添打卡點

劉海天
2022年07月11日15:0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7月1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農村部原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原院長唐華俊,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劉現武等10余名專家來到成都市雙流區彭鎮,參觀考察了這裡的新景觀——“空中菜園”樓,了解了“城市與農業”完美結合的新方式。

藏在樓裡的“空中菜園”。科道公司供圖

7月11日,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學術研討會在四川成都舉行。會上,科道農業推介的“智慧碳中和生態價值系統”項目,獲得了與會嘉賓的廣泛關注和肯定。

綠色生態 創新公園城市表達

近日來,成都平原持續的高溫天氣,讓人燥熱難耐。但走進位於雙流區彭鎮的科道農業“智慧碳中和生態價值系統”樣板樓內,卻感到一股涼意迎面而來。

“這裡面比外面的氣溫至少低2—3度。”科道農業總負責人宋志遠介紹,這個空間通過專業化的設計和改建,讓家家都能擁有“私家菜園”,居民可根據時令種植瓜果蔬菜﹔同時,大量的綠色作物,也起到了平衡氣溫的效果。

專家們參觀科道農業。科道公司供圖

在這座“樣板樓”中,樓下的魚池、樓上的果蔬、樓前的樹椅、樓裡的新式污水處理系統……無不體現著與傳統樓房的不同。走進每一層,似乎都走進了一個家庭農場,裡邊種植的時令蔬菜和水果,讓人心動和欣喜。這是“智慧碳中和生態價值系統”顛覆傳統建筑模式帶來的新變化。

科道農業創新思路和方式,歷時20余年,潛心研發出“智慧碳中和價值系統”。該系統運用20余項國際國內專利技術成果,集成了“生態建筑子系統”“有機農業子系統”“環境治理子系統”“綠化產業化子系統”四個子系統,利用城市房屋陽台、走廊、牆體,規模性地開展立體有機設施農業生產,將果蔬種上樓房,努力讓城市高樓變成“棵棵大樹”,全面促進城市生活方式由傳統向綠色生態價值化轉變,走出一條在農業領域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新路徑。該系統被第15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授予“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

這種“私家菜園”搭建起來后,遠遠望去就像是一道“翠綠幕牆”,讓城市中“水泥森林”變成“農業森林”。據宋志遠介紹,該智慧系統在幾乎零成本的模式下,既實現碳中和,又完美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既徹底實現“廁所革命”,又高效利用城鄉所有有機廢物。該系統與三生融合、產城一體、鄉村振興、雙循環的結合,可完美實現未來世界的生態、綠色、可循環、可持續發展。

“開展立體循環農業和有機農業,從根本上解決了項目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顧慮。”唐華俊充分肯定了“智慧碳中和生態價值系統”。他說,這個系統綠色低碳環保,代表了未來發展的方向,符合現代城市發展需求。

無廢城市  “都市田園”助力“雙碳”

據了解,“智慧碳中和生態價值系統”是公園城市也是無廢城市、海綿城市建設等方面的一大創新,其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創新創造“公園城市新生態”。科道農業方面表示,如果全面推廣該系統,可“再造數億畝永久優質耕地”,並解決城市污染等問題。

建在樓裡的小菜園。科道公司供圖

利用智慧排污系統,把黑水、粉碎后的餐廚垃圾及小區內的殘枝樹葉等可降解的有機垃圾全部放入由化糞池改建的沼氣池,產生的沼氣可作為能源供部分住戶選擇使用﹔沼渣和沼液經工業化處理后會制成生物有機肥,用於果蔬的生產﹔日常洗澡、洗衣、拖地使用過的中水則會進入小區的中水濕地處理系統,通過處理后在智能澆灌系統上用來澆灌牆體上的“空中小菜園”。這樣,不僅實現了建筑內部的排污再利用全循環,還實現了樓宇內的水果蔬菜有機生產。

宋志遠表示,“智慧碳中和價值系統”通過生活污染治理、建筑創新、設施農業創新、綠色環境產業化,能有效解決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農業安全、生態安全、土地安全以及內循環、碳中和等方面的痛點。

方便實施 創建未來城市新場景

“這個系統,在新舊小區均可實施。”科道農業公司總經理馮建路介紹,系統中種植用的箱體是專門設計的,可拆卸安裝,便於替換﹔土壤則經過了精心改良,並定期替換進行休耕﹔蔬果幼苗是經農業工廠育好再移植過去。

大樓變農庄,蔬果挂滿牆。科道公司供圖

馮建路透露,他們專門研發的薄型生態牆板,厚度僅有4至7厘米,可以在同樣的建筑面積中提高至少10%的使用面積。這種材質絲毫不會影響房屋的隔音、隔熱功能。

科道農業在3000余種蔬菜中,擇優選擇了其中的340種蔬菜進行培育,能兼顧居民的種植成功率和餐桌菜譜。居民隻需要在每年年初時“點好菜”,決定種什麼,剩下的事就簡單了。菜既可以自己種植,也可委托給物業種植。

馮建路說,他們期望以低成本方式解決老百姓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優質果蔬問題,同時為保障國家糧菜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