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父子接力上陣 守護成渝鐵路半個世紀

2022年07月01日07:57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父子接力上陣 守護成渝鐵路半個世紀

  當記者見到鄧建時,他一邊揉眼睛,一邊笑著說:“我已經上了快10年夜班了,黑眼圈重得很。”隨后他補充道,“我們這一行的黑眼圈都重。”

  鄧建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工務段石板灘線路車間的一名線路工人,已經為成渝鐵路“服務”近30年。他的父親鄧禮錫曾經是一名巡道工,也在成渝鐵路線上工作了20余年,從青絲到白發,今年已80歲高齡。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正式通車。

  從1970年到2022年,這對“父子兵”守護著成渝鐵路,用腳步丈量著鋼軌,用雙手感知著一步步變化。

  父/用腳巡視鐵軌

  每天徒步8公裡 用腳步丈量鐵軌

  “1952年成渝鐵路通車時,我那時根本想不到,我們一家人都將和它產生緊密的聯系。”鄧禮錫笑著說。

  作為一個老鐵路人,鄧禮錫今年已經80歲高齡,但精神矍鑠。回憶起當年人來貨往的成渝鐵路,鄧禮錫絲毫不模糊,往事歷歷在目。

  鄧禮錫1970年來到成渝鐵路,是一名巡道工,主要負責巡視鐵路線路、保持線路設備完整和質量均衡,使列車能以規定的速度,安全、平穩、不間斷地在鐵軌線路上運行。

  上班時,鄧禮錫背著十多斤重的巡道包,裡面裝著螺絲、扳手、電圈等工具,沿著鐵軌一路巡視。對於鐵軌上的小問題,比如螺絲壞了等情況,鄧禮錫就及時處理﹔無法處理的,他就將問題記錄下來,反饋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成渝鐵路沿線氣溫高,在下午2點,鋼軌溫度能達到50多攝氏度。“兩條鋼軌受熱脹冷縮影響,在溫度較高的時候,鋼軌內部應力增大,軌道結構容易出現脹軌,一旦脹軌,軌道就會出現彎曲、變形等,從而影響列車行車安全。”鄧禮錫說,在這個時候,他就要用冷水將鋼軌淋濕,為鋼軌降溫。

  趴下、起來、起來、趴下……在烈日下,鄧禮錫要無數次重復這樣的動作,檢修鐵路。每天鄧禮錫需要在鐵軌上徒步走上8公裡,用腳步丈量著一塊塊鐵軌。

  鄧禮錫回憶說,成渝鐵路沿線雨水多,遇到暴雨漲水,很可能把路基的泥巴沖垮。“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通知調度,不要放車過來。同時我們要在道路前方設置火炬,如果已經有火車過來了,看到火炬就會停車。等我們搶險維護之后,才會恢復通車。”

  如今,在成渝線進行大修清篩、集中更換軌枕岔和開展工電、電力設備集中維修等維護后,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路基也變好了,鋼軌也是無縫線路了,不易損壞,好保養。”鄧禮錫笑著說,“路變好了,火車速度也變快了,也更安全了。作為一名老鐵路人,真是感慨萬千。”

  子/用手養護鐵路

  “自動”代替“手動”

  兒子用雙手養護成渝鐵路

  1993年,鄧建從父親手中接過養護成渝鐵路的“接力棒”,成為了一名線路工人。換枕、焊縫、打磨鋼軌……鄧建每天的工作,就是養護鐵路。

  “昨天晚上就是焊縫打磨、刷新標志、安設防爬觀測樁。”鄧建打開手機,向記者展示著頭一天晚上的工作安排。他的工作都是在晚上開展,晚上11點從龍潭寺道岔工區出門,來到石板灘車站,零點開始工作,結束工作后回家往往已是凌晨四五點。

  “其實我們上夜班,也是成渝鐵路的一個變化。”鄧建告訴記者,以前線路工是上白班,線路上沒有火車通行時就可以下道進行養護維修。“隨著列車運行速度不斷提高、行車密度不斷加密,晝間利用列車間隔維修已不能滿足維修及安全需求。特別是動車開行后,我們的施工維修作業徹底轉入夜間。”

  除了上班時間有變化,為成渝鐵路“服務”的這些年,鄧建還見証了成渝鐵路更多的變化。鄧建介紹說,除了鋼軌和軌枕更好了以外,使用的其他配件也越來越先進,自動機械工具代替了原來的手動工具,電動扳手取代了手工扳子,液壓起道機取代了齒條壓機,電動振搗棒取代了“八斤半”搗鎬。“設備更新后,我們的工作效率提升了,火車的速度也提升了,成渝兩地的通行效率也提升了。”

  如今,鄧建已經為成渝鐵路服務了近30年,這些年來,他撫摸過無數鋼軌,用雙手養護著這條線路。

  在採訪最后,鄧建笑著告訴記者:“我還有三年就退休了。等退休了,我就坐動車,通過成渝鐵路去重慶玩一趟。”

  是的,坐上動車,感受動車車輪在自己養護多年的鋼軌上呼嘯而過,“那一定是不一樣的體驗,我已經開始期待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