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過去五年,四川天府新區青年人才落戶17.8萬人

2022年06月12日17:51 |
小字號

過去五年,四川天府新區青年人才落戶17.8萬人,居成都全市首位。戶籍人口年齡中位數34歲,是中西部地區最年輕、最具活力的城市新區。高層次人才457名、年均增長34%,總量居全市第二……

6月10日,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人才工作會議在天府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上公布了天府新區近5年人才工作成效和下一步計劃,成績斐然,卓有成效。

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尺度和底色。天府新區從荒野自然的一塊低窪之地,到如今的人旺業興的未來“新城”,這些轉變不僅是一批批科技成果產出的結果,更是在於廣大人才與天府新區的相互成就。

一直以來,天府新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人才工作部署,以新時代公園城市建設為統攬,深化人才引領發展

天府新區堅持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引才新機制。在全省首設人才工作領導“雙組長”,形成黨工委統一領導、黨群工作部牽頭抓總、各部門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五年來,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成功爭取省委組織部人才計劃直報資格,引育高層次人才457名、年均增長34%,總量居全市第二﹔青年人才落戶17.8萬人,居全市首位﹔戶籍人口年齡中位數34歲,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年輕、最具活力的城市新區。

天府新區還充分發揮高校院所人才培養主力軍作用,落地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和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養基地,成立成都蓉漂人才發展學院(公園城市人才發展分院),選聘高層次專家人才組建天府英才導師團等。五年來,集聚培養科研人才1106 人、產業人才15.4萬人﹔開展各類主題培訓72場、覆蓋2.3萬人次,推動人才與新區共成長。

圍繞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實現雙碳“目標”等重大戰略,挂牌運行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布局建設跨尺度矢量光場等大科學裝置,落地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天府新區積極探索整體搬遷、共建新研機構等4種合作模式,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落地。五年來,新區建設四類科教基礎設施39個、國家級創新平台35個、引進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56個,培育易沖無線、曉多科技等准獨角獸企業6家,高新技術企業656家,相關做法被中央深改辦刊載推廣,獲評中組部人才工作優秀案例。

不僅如此,天府新區還高標准規劃建設科創空間,搭建人才“雙創”雲服務平台,推進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筑夢工程。五年來,新區建成天府海創園等高品質科創空間110萬平方米,交付人才公寓1.4萬套、140萬平方米﹔協調保障95名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2665人獲取人才安居資格,位居全市第二。

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人才集聚區

一批批“奔涌”而來的人才,一串串傲人的數字,一個個充滿溫度的“碩果”,這些不僅是過去五年天府新區人才工作的總結,更是未來加速發展人才的源源動力。

未來,天府新區將圍繞全球人才配置和新時代公園城市建設發展的新趨勢新任務,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時代使命、以強化科技策源為攻堅重點,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人才集聚區。

四川天府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制定具有全國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聚焦公園城市先行示范、創新策源轉化、內陸開放高地門戶樞紐、天府中央法務區法務服務等核心功能,迭代升級‘天府英才計劃3.0版’,構建‘市場評價、企業認可、政府支持’的人才評價體系,實施人才計劃前置改革,對實際貢獻大的科研院所、企業等用人主體直接給予人才配額,切實支持用人單位靈活引才聚才。”

據了解,天府新區還將集聚具有全國競爭力的人才隊伍,圍繞筑強高端人才關鍵支撐,創新“一人一策”“揭榜挂帥”等方式,引進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同時搭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事業平台,突出戰略科技力量的精准化集聚,持續加大校院地項目引進、促建力度,構建具有全國感召力的人才環境,高標准建設“蓉漂”人才公園和科學家社區,持續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服務環境。

天府新區“天”生愛才,“府”首盼來,未來將努力讓尊重人才、創新創造、開放包容在新區大地蔚然成風,源源不斷把各類人才匯聚到新時代公園城市建設中來,讓廣大人才在天府新區盡情發“光”、發“熱”。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