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樂山沙灣:“三個精准”助推基層應急治理能力提升

記者 宋豪新
2022年06月07日12:0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四川樂山沙灣區全境處於大涼山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地形地貌較為復雜,強降雨引發的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相對頻繁。近年來,沙灣區聚焦“三個精准”全力提升應急治理能力,以高效預警、高效安置、高效搶修,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構建“三大體系”精准織密應急“安全網絡”。一是構建強有力的指揮體系。成立由區人民政府區長任主任、常務副區長任常務副主任的區應急管理委員會,下設抗震救災、公共衛生事件等18個專項應急指揮部﹔防汛抗旱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搶險救援、物資保障及受災群眾安置等14個工作組和9個包鎮防汛搶險指導組,鎮(街道)對應成立防汛減災專項指揮機構,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應急指揮體系。二是構建全方位的預警體系。制定防汛減災工作流程圖,及時完善169個應急預案,對監測預警、巡查排查、汛情直報等5個方面制定共30項工作標准。在入汛前對9個鎮(街道)、169個山洪災害危險區、62個地災點、3個水庫及灌區工程管理單位落實413名防汛預警責任人,對堤防、水庫、道路、景區、老舊危房等重點區域365個隱患點位由“縣級領導+責任部門+鎮(街道)”認領排查,制定預警清單。三是構建多元化的保障體系。採用政府集中儲存、部門專業儲存、市場協議儲存等多元方式保障物資充足供應。每個村(社區)至少建立1個應急救援站點,配備必要防護應急物資,至少落實1處應急、消防所用水源。按照點位標准和申報要求,完善區沫若廣場等6處避難場所,指導推動各鎮(街道)相應建立避難場所。

抓好“三支隊伍”精准凝聚應急“紅色力量”。一是組建一支專業應急隊伍。依托應急、公安、交通、衛健等12個職能部門和冬泳、徒步等8個行業協會,組建專業搶險隊伍15支750余人、村級基層搶險隊伍2000余人、社會救援隊伍12支560余人,制定隊伍包靠區域地圖,建立響應機制,定期開展應急救援培訓、演練。二是成立一支黨員志願隊伍。全區成立153支黨員志願服務隊,1000余名黨員組建成轉移安置、交通勸導、安全巡查等10個工作組。臨近村(社區)“組團”組建黨員應急突擊隊31支800余人,發揮“1+N”(即1名村社區書記任網格長,N名鄉村健康指導員、優秀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為兼職網格員)分片聯系群眾全覆蓋優勢,將入戶通知、避險轉移、抗災自救等應急管理工作職責納入“紅色網格”,實現基層應急管理到戶到人。三是下沉一批“常青樹”干部隊伍。建立由1名縣級領導+1名“常青樹”干部+1名牽頭成員單位領導+1名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業務骨干+1名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業務骨干+1名聯絡員組成的工作專班9個,由“常青樹”干部與牽頭成員單位領導共同擔任組長,明確“汛前督導、汛中調度、汛后救災”三大責任清單。

創新“三項機制”精准提升應急“聯動速度”。一是建立部門防汛聯動機制。緊盯會商研判、轉移避險、搶險救援、災后救助重建等重要環節,健全災情會商、信息共享、協調處置、輿情應對等6大聯合指揮機制,組建清淤、消殺、秩序維護等12支災后搶修突擊隊,配套人員、車輛器械、工作任務3本台賬,實行定期情況反饋研判。二是建立防汛搶險抽查機制。緊盯責任落實薄弱環節,建立“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三查制度,實行分級管控,加強災害風險監測,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力度。針對風險隱患和安置群眾,印發《防汛工作日記》,做到准確、及時、無誤。三是建立縣級領導包片機制。防汛期間,明確將防汛減災作為縣級領導分片聯系走訪鎮(街道)的重點內容,明確責任區域內防汛預警、危險點排查、道路交通恢復、群眾安置轉移等15項具體任務,對照逐一落實,確保“零失誤”。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