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科技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用創新點亮時代照耀未來

本報記者 劉 峣 
2022年06月02日08: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用創新點亮時代照耀未來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核燃料組件研發團隊的青年研發人員。

新華社記者 劉 坤攝

2022年5月30日是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自5月中旬起,全國各地以“創新爭先、自立自強”為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踐行科技報國、創新為民。

截至2021年,中國科技工作者人數已達9100萬,總體量位居世界第一。無論是求索於無人區、勇攀高峰,或是扎根基層、奉獻青春,廣大科技工作者如同大地上的星火,用創新點亮時代、照耀未來。

弘揚科學家精神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吳良鏞……今年,有20位中科院院士迎來百年誕辰,其中有很多如雷貫耳的名字。在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發布了“科學人生·百年”院士風採展,向公眾集中呈現百年誕辰院士的科學成就和風採——

發光學家徐敘瑢,倡導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發光學研究室和第一個發光學專業,讓中國發光學在國際舞台上“發光”﹔化學工程專家余國琮,是中國精餾分離學科創始人和現代工業精餾技術的先行者,80歲時還在給本科生講課,90歲時仍在帶博士生﹔建筑學家吳良鏞,是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拙匠邁年豪情未已”,在建筑教育崗位上工作了70多年……

科學研究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恆心與韌勁,百年誕辰的院士胸懷祖國、矢志創新,甘為人梯、獎掖后學,書寫了屬於中國科學家的精神史。

“袁隆平去世前兩個月還在雜交稻基地工作,吳孟超96歲還堅持上手術台,為我們樹立了杰出的榜樣。”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龔旗煌說,“回想‘兩彈一星’元勛以及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前輩,他們淡泊名利、埋頭苦干、久久為功。正是這種專注,讓他們把冷板凳坐熱,最終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重大科技貢獻。”

“家國情懷、使命擔當,是科學家精神的靈魂。”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說,“在價值觀多元化的時代,這種精神不僅需要傳承,更需要弘揚。”

為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協等七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首批140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涵蓋了科技館、學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重大科技工程紀念館(遺跡)、科技人物紀念館和故居等類別,其中不少基地以知名科學家命名,如“李四光紀念館”“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員工作室”等。

除此之外,多場線上和線下主題展在科技工作者日期間舉行,向公眾講述科學家故事和科學家精神——“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在20多個城市同步巡展﹔“星辰大海 逐夢啟航”科學家精神線上專題展,展示了近百位姓名成為小行星星名的中國科學家事跡。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發展

“國家科技的發展需要高端科技人才做支撐,無論是已經回國的還是仍在外讀書的,都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發自肺腑的話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肯定,讓我們每個人都受到莫大的鼓舞。”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欣然說。

不久前,包括王欣然在內的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總書記“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的寄語,讓王欣然和同事們倍感振奮。

歸國10年來,王欣然在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原創成果。“我們要瞄准國際前沿,不斷將基礎研究向更深處拓展,將研究成果早日轉化為尖端技術,解決國家戰略的重大需求問題。”他說。

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成為中國基礎研究領域的中流砥柱、科技計劃實施的生力軍。數據顯示,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齡44.6歲,超過60%的完成人年齡不足45歲。

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發展,中國科協等八部門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中聯合發布了《關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發展聯合行動的倡議》。倡議包括關心青年科技人才所思所想、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強化組織建設和平台支撐、拓寬國際視野六方面內容。

其中,倡議提出,完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鏈條培養體系。加大國家重大人才計劃、科技項目、科研基金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加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資助數量。加強部委聯動,實施表彰獎勵提升計劃,鼓勵社會力量設立青年科技人才獎項等。

“科技創新已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作為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我們需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李洪波說。

展現最美科技工作者形象

最近一段時間,身處上海的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胡海鷹一直在與時間賽跑。今年8月,太原基地將發射一顆對地紅外遙感衛星。而此輪上海疫情封控正值衛星總裝總試的最關鍵時期。為此,團隊的主要成員封閉在單位,為最后階段的試驗攻關推進。

這樣的場景,胡海鷹並不陌生。2020年初疫情期間,胡海鷹承擔的試驗六號02、03星正處於正樣研制的關鍵時刻。為了彌補因疫情耽誤的時間,胡海鷹帶領團隊核心成員於正月初三復工,按工程型號進度要求研制,順利完成了任務。

自5月中下旬以來,各地科協等部門集中舉辦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發布和宣傳活動,包括胡海鷹在內的許多入選者的故事,讓公眾看到了科技工作者最美的身影。

中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創新成就的背后是廣大科技工作者不懼艱辛、攻堅克難的努力。

“我理解的創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於一個難題尋找新的解決途徑或方案,並一以貫之地去實現。”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說,創新是很艱難的,但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加速追趕。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06月02日 第 09 版)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