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走近天舟四號任務01指揮員王宇亮:用青春托舉火箭騰飛

2022年05月12日09:4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5月10日1時56分,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一飛沖天,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執行本次天舟任務的01指揮員依舊是王宇亮。

一年前,也是在5月,也是在測試發射大廳最中間的位置,在天舟二號任務上,王宇亮完成了自己的“01首秀”。

天舟二號任務時擔任01指揮員的王宇亮。都鑫鑫攝

從天舟二號任務到天舟三號任務,再到天舟四號任務,這一年裡,王宇亮3次擔任01指揮員,3次空間站任務,3批“太空快遞”,3次圓滿成功。

本次天舟四號任務從4月11日火箭運抵發射場到5月10日凌晨點火起飛,歷時僅29天,和天舟三號任務相比,周期縮短足足8天——“太空物流”正在變得更快更好。然而,01指揮員王宇亮真正“操心”的時長可遠不止29天。

航天是“萬人一杆槍”的事業,推及任務流程,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優化排布精密、盤根錯節的測試發射流程,就要做好“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萬全准備。因此,關於天舟四號任務流程優化的論証准備工作很早就已開始。

天舟四號任務時擔任01指揮員的王宇亮。李汶駿攝

“我們必須看到,作為空間站任務鏈的一環,本次發射依然具有窄窗口、前后關聯度高的特點,入軌結果直接影響后續計劃。”王宇亮說,對自己參與執行的每發任務都保持高度強烈的使命感,才能在行動上不放鬆、不懈怠。

王宇亮常和孩子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對於航天發射來說,“任務之計”也同樣不可小覷。優化測試發射流程的重要前提是制訂合理、可行的工作計劃,既要確保主線各關鍵過程順利實施,又要讓文書討論、雙想會等支線有序開展。

優化后的任務流程將部分原本是串行關系的步驟變為並行,這對發射場各系統間的協同配合、溝通質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同步監測的技術狀態也更多,為此,王宇亮和整個測發團隊沉下心來組織了數次1:1全還原演練。

“我國空間站任務環環相扣,無論是我們發射場執行的核心艙任務,還是歷次天舟貨運飛船任務,都是在參與一場接力跑。”王宇亮說,任務最后的火箭發射是重頭戲,是相當於賽跑時交接棒的環節。

天舟四號發射現場。都鑫鑫攝

時間指針撥回到5月9日這天,從傍晚6點開始,整座文昌發射場進入緊張有序的射前准備狀態。測試發射大廳內,密集的口令聲次第響起,王宇亮面色嚴肅又不失從容。在他腦中,每道口令聲都是一條清晰的程序,對應著火箭射前准備現場的一組操作。有幾個時段,同時出現了包括動力、加注的數個分系統的密集口令,這意味著重頭戲開場——計劃中的並行工作在緊張有序地開展。

天舟四號任務船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等待發射。李汶駿攝

實際上,類似的情形在王宇亮的“01首戰”——天舟二號任務時就出現過。當時由於技術原因,任務不得已進入多線工作並行狀態,擺在王宇亮面前的難題沒有一個是“簡答題”:在最短時間內組織火箭推進劑泄回,恢復箭體安全狀態﹔監測箭體各項參數、保障艙內溫濕度條件﹔還有團隊人員連續高壓作戰的精神狀態……

雖然第一次擔任01指揮員就抽到高難度考卷,但王宇亮並未露怯。早年在動力系統積累的扎實基本功讓他摒棄雜念,專心“答卷”。

王宇亮帶領崗位人員連續工作超過72小時,推遲2次后再次組織發射,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推進劑3次加注2次泄回后再次成功發射的奇跡。

五四青年節時,一群航天青年的合照。李汶駿攝

談及一年前的那次經歷,王宇亮說:“我隻知道要奮力一搏,並且信任和我並肩作戰的同事們,所有能跨過去的坎,都會讓我們更加自信、更加強大。”

在中國的航天事業中,與王宇亮一樣年輕有為的航天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將青春獻給航天,在一次次任務中磨煉自我,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放飛人生夢想,不斷詮釋著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風貌和擔當。(彭茜 徐斌如)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