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父子接力守護龍坡窯 傳承600年土陶非遺技藝

2022年05月10日08:4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一條龍坡窯,承載著隆昌土陶的血脈和興衰,也承載著土陶技藝人的濃濃鄉愁。

一個“玩泥巴”的孩子,在遠赴海外留學后,放棄優厚待遇,決定回國返鄉創業。他扎根鄉村,致力於“龍坡窯”文化的保護,傳承已有600年歷史的土陶非遺技藝,更新技術,誓要將傳統文化賡續。

他叫鄧雙,現為四川省內江隆昌市石燕橋鎮金林陶瓷廠董事長,今年初被評為內江市優秀青年人才。

鄧雙和父親查看龍坡窯的保護建設情況。丁潔供圖

保護:建博物館,保護物質文化遺產

在隆昌市石燕橋鎮金林陶瓷廠見到鄧雙時,他正穿梭在一排排新鮮出產的大缸前,瞧瞧缸體、聽聽聲音,檢測質量。

父親制陶,鄧雙從小就在窯邊長大,他稱自己是一個“玩泥巴的孩子”。生於1988年的鄧雙大學畢業后就遠赴澳大利亞留學。回國后,他本來在大學裡教書,工作穩定,可在一次回家閑逛時,他無意中發現后山的龍坡窯,部分頂部沒了,經過雨水的沖刷,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塌陷。“小時候,父親就是通過這個窯燒制陶制品……”眼前的破敗場景,讓鄧雙痛心。

陶瓷的產生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生產陶瓷的地方,被稱之為“窯”。龍坡窯是一種依山坡而建的彎狀隧道,用於燒制陶瓷器,因形狀像古人所說的龍而得名。鄧雙所說的窯依山勢而上,用黃土泥磚修砌而成,為土制階梯窯,總長度126米、高度36米,共有42倉。

“龍坡窯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摸著這些粗糙的牆面,你才能體會得到,浴火重生的陶器具有怎樣的魅力。”鄧雙決定,要把這些文化遺產保護起來,“讓后輩們知道,隆昌的陶制品有怎樣的前世今生!”

得知鄧雙要改行,父親極力反對:“保護是保護,你用不著辭去工作啊!”

“留學時曾和老師探討過文化自信的問題。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歷史,就拿龍坡窯來說,都有600年的歷史。我們的文化自信從哪裡來?就從這些悠久的歷史中來!”鄧雙說,產業要發展,如果沒有文化來支撐,產業做不起來,也無法長久。而土陶的發展就是如此,要想把產業做下去,必須要有一群人站出來,把文化先立起來。

鄧雙查看文創產品樣品。丁潔供圖

父親制了一輩子的陶,也想制陶技藝能夠傳承下去,見到鄧雙如此堅決,他便不再反對。於是,父親跟著鄧雙,將隆昌的制陶企業走訪了個遍,形成完整和詳盡的報告。同時,他們到省內外多地去參觀學習,借鑒別人的先進經驗。

隆昌的龍坡窯原有100多條,如今隻剩下58條,其中有53條在石燕橋鎮,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龍坡窯制陶聚集區,而今都已荒廢了。所以,隆昌制陶業的興與衰,龍坡窯親歷了,也見証了。

2020年開始,鄧雙通過自籌資金,開始修復這條歷史悠久的龍坡窯。鄧雙介紹,通過遺址旁的危房改建、空間重組,近4600平方米的土陶文化博物館得以誕生。

回想一路走來的種種,鄧雙還是覺得很難:“資金難、修建難,改變觀念也難。”缺資金,他抵押了全部財產去貸款﹔缺經驗,他整天東奔西走,到處去學習﹔缺人才,他跑科研機構找專家﹔村民不理解,他耐心溝通做解釋……

鄉村裡,有了氣勢恢宏的博物館,這在全國都不多見。隨著博物館修建起來,村民由原先的不理解,變成了理解,在協調土地等方面,也不再阻攔。

賡續:改進技藝,非遺文化不可丟

隆昌市石燕橋鎮已有600多年的制陶歷史,這裡所產的礦泥質地細膩,可塑性強、密度小、透氣好,是制作陶瓷的最佳原材料。一方優土成就一方美器。2018年,“隆昌土陶制作技藝”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年,鄧雙承繼父親打下的“江山”,領著父親的陶瓷廠進行改革,注重非遺技藝品牌化、土陶制品產業化,聚焦隆昌土陶非遺技藝的傳承。

鄧雙檢驗土陶質量。丁潔供圖

說到制陶,很多人腦海裡浮現出的可能是電影《人鬼情未了》中浪漫的畫面。可專業制陶的工序,比這個復雜多了。以往的土陶制作是在隧道窯裡生產出來的,類似於開火車一樣,生產線上,一件件的陶器排成列進行燒制。在燒制過程中,若其中一件倒了或開裂,會導致炸窯,嚴重的可能導致一整窯都是次品甚至是廢品。陶土是不可再生資源,廢品多了,浪費原材料。這樣的情況不是沒有,以前的成品率就僅為70-80%。

2020年6月,鄧雙和陶瓷廠技術人員潛心鑽研,用了半年時間優化方案,率先建立一條生產線,採用立方窯的方式進行燒制。立方窯以天然氣為能源,封閉燒制,這樣能讓陶制品均勻受熱,減少了“倒窯”和“炸窯”,將成品率提高到95%以上,節能高效,還降低了成本。

“七八月的天氣熱得不得了,鄧總和我們一起,守在窯爐外面,第一時間查看成品,熬更守夜的。”陶瓷廠廠長李鵬回憶,剛出爐的成品尚有余溫,靠得近了,還是滾燙的,烤得人面色通紅、汗流浹背,鄧雙依舊堅持吃住都在廠裡。

為了得到准確的溫度、火候等第一手數據,半年時間裡,他們經歷了數百次試驗。“要麼烤太老了,鼓包﹔要麼太嫩了,漏水……”李鵬說,燒制過程還要注意看曲線波段,研究對比找問題和解決辦法,生產線數據調試成功,成品率達到95%。

如今,他們能通過手機操控窯爐的溫度等條件,陸續建立了3條這樣的生產線,不斷朝著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進。此外,在鄧雙的帶領下,陶瓷廠技術人員加大非遺技藝與現代機械化相結合,開發創新“刀壓”制坯技術,不僅讓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同時保留原有制作非遺技藝。

“非遺技藝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貝,不僅不能丟,還要更好地傳下去。”鄧雙說。

傳承: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隆昌市石燕橋鎮淨土村的王純玖是一名脫貧戶,2018年通過制陶廠的技術培訓,成了一名機修工。如今,每個月能拿7000多元的工資,成了廠裡的技術骨干,有效地防止了返貧。

鄧雙查看文創產品樣品。丁潔供圖

和他一樣的技術工人,在鄧雙的陶瓷廠大有人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通過近年的技術革新,企業擴能,目前企業員工有264名。其中,95%員工為石燕橋鎮村民,這中間不少為返鄉務工人員。員工中,有再培訓制陶工匠66名、土陶工藝美術師2名。

有了專業技能,村民有了可靠“飯碗”,鄉村振興邁出了最基礎、最堅實的一步。

“我們現在的主營業務為生產及銷售土陶陶壇、發酵缸、泡菜壇及工藝陶器等。公司年產值6500萬余元,納稅560萬余元。預計未來3年,公司年產值將達8400萬元,再增加當地村民就業80人﹔未來5年,年產值將達1.2億元,再增加當地村民就業120人。”鄧雙信心滿滿。

不過,真正的鄉村振興,還在於產業與文化的融合發展。這也是鄧雙回鄉的初衷。

土陶博物館,便是這樣一個載體。該館通過危房改造、空間重組等方式打造集展示、體驗、交流等於一體的綜合型博物館,將隆昌土陶文物展示和非遺體驗融為一體,可同時容納近300人觀展和體驗。主要功能涵蓋:隆昌土陶歷史文物展示場館,土陶文化傳承傳播及科普基地、大學生土陶非遺技藝研學基地、大學生土陶技藝返鄉創業實踐基地等相關基地,將在今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

“我們圍繞著游客為啥來、來了干什麼,以及如何增加消費以及帶得走什麼這幾個問題來發展。”鄧雙想著,在這裡,每年有油茶花開,除了看鄉村美景,還能了解隆昌土陶文化的前世今生,並能自己動手燒制陶器,購買各種土陶制品、有個性的文創產品,吃、喝、體驗一條龍,周邊村民也有了就業途徑,土特產都更好賣。

通過聚焦非遺帶動鄉村振興,淨土村成為當地旅游特色鄉村,成功申報了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真正讓鄧雙欣喜的是,他們已和川渝地區11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機構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將讓更多大學生看到鄉村的改變、了解非遺傳承,選擇回鄉就業,融入鄉村振興事業中……(彭茜、丁潔)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