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四川大學典籍陳列館開館 在典籍裡品歷史

2022年05月06日07:4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典籍裡感受歷史芳華

162平方米的古朴空間裡,典籍展品陳列其中,不乏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捐俸所置圖書,如今公眾可在四川大學典籍陳列館近距離賞析這些展品,感受其中蘊含的智慧和中華文化。4月21日,四川大學典籍陳列館揭幕儀式在四川大學圖書館明遠講壇舉行,標志著全國高校圖書館首家典籍陳列館正式開館。

作為中國西部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高校圖書館之一,四川大學圖書館有著豐富的典籍資源。如今,公眾可循著典籍陳列館裡展陳的100余件展品,探尋歷史,感受中華文化。

九大板塊 再現收錄典籍風採

位於四川大學文理圖書館三樓的典籍陳列館,被細心地分成九個部分,分別展陳中華書史和紙故事,館藏的中文古籍、西文古籍、雕版板片、紅色經典、捐贈圖書、校史文獻、輿圖資料和書札碑拓等。

四川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文獻緣起1704年錦江書院的藏書之軒。1875年,為解決尊經閣藏書和生員學習用書的不足,張之洞用自己的俸祿,為尊經書院的生員購置大量圖書。到了1902年,在全國“廢科舉、興學堂”的背景下,尊經書院、四川中西學堂和錦江書院合並組建四川通省大學堂,“張之洞捐俸置書”在歲月的長河中幾經周轉,最終成為四川大學圖書館的重要館藏。此外,四川大學老校長張瀾、華西協合大學首任校長畢啟、華西協和大學開創者之一啟爾德、四川大學杰出校友巴金等給四川大學捐贈了大量書籍。這些圖書沿存至今,堪稱巴蜀文化之淵藪,是四川大學歷來重視經典講習和教材建設的重要見証。

館藏珍品 訴說巴蜀芳華

“吳大猷、蕭公權、錢崇澍、趙爾宓、劉承釗、柯召、張文裕、童第周、呂叔湘、侯光炯、顧頡剛、傅斯年、陳榮悌……在典籍陳列館中,可以看見這十三位名家當年在四川大學圖書館和華西協合大學圖書館借閱圖書的記錄。”四川大學教務處處長黨躍武介紹說,館中還收錄了20世紀40年代《大聲》《前進》《川大文摘》等川大師生校友編輯的紅色期刊,見証了當年川大學子愛黨愛民、立志報國的熱血情懷。

館中還收有8塊珍貴的雕版,它們是四川大學各個歷史時期的刻書牌記。四川大學典籍陳列館工作人員丁偉介紹,牌記,相當於現在的版權頁,揭示刻書時間、刻書者、刻書機構等信息,這也是進行古籍版本著錄的重要依據。“8塊雕版裡,既有錦江書院的刻書活動,也有尊經書院的刻書活動,還有表明捐贈板片給尊經書院的雕版。”丁偉介紹。

《四川全圖》也是館藏珍品。該作品由清乾隆初年宮廷畫師董邦達領銜繪制,共一百五十幅,詳細描繪四川境內每個府縣的山川、城邑、壇廟、衙署、營制、倉儲情況,疑為乾隆初年用兵金川時所作。“根據梁正麟的跋文,可以考証,此圖本為清宮所藏,庚子事變后流落民間,幾經輾轉,於二十世紀三十年入藏四川大學圖書館。”丁偉介紹,《四川全圖》不僅是董邦達的繪畫杰作,也是館藏中最早的手繪設色地圖,“通過此圖可以考察國家盛衰、地理沿革、制度變遷,特別是考証四川歷史地理尤為重要,藝術性、學術性並重,堪稱‘鎮館之寶’。”(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邊鈺)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