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川劇藝術中心下月“亮相” 明年上半年整體對外開放

2022年05月03日07:58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川劇藝術中心下月“亮相” 明年上半年整體對外開放

  “紗幔”已經安裝上9個

  宮式建筑外觀大面積使用的正紅色,不僅是“川劇紅”,而且也象征了川劇飽滿濃烈的藝術特征﹔紅色“外套”外面整齊懸挂的一幅幅“紗幔”,其實是不鏽鋼材質的,仿若旗幡,又增加了朦朧的美感——這就是記者昨天在川劇藝術中心施工現場看到的。目前,項目已經進入亮相前的收尾階段,正在進行幕牆和總平施工。據悉,在下個月亮相后,工程即將轉入內部打造階段,明年上半年將整體對外開放。

  33幅“鋼紗幔”已挂上9個

  每幅重達200公斤

  來到位於錦江區華興街的川劇藝術中心施工現場,遠遠就會看到幾台直臂車正在忙碌。

  走進工地,整個項目正在全方位推進。“按照安排,在大運會之前,項目就要完成幕牆和總平,並拆除圍擋,亮出來。”川劇藝術中心改擴建項目工程師劉鴻浩告訴記者。在現場可以看到,四台直臂車正在建筑的三個方位分別進行施工,其中左側面正在安裝大紅色的鋁型材,也就是拼裝成大紅色“外套”的材料。整個建筑一共有四至五萬塊鋁型材,每一塊都是中空的方形型材,截面為60毫米× 60毫米,長度約400毫米/段。

  在施工進度最快的右邊,“紅外套”已經全部穿上,工人們正在“外套”外面加挂“紗幔”。看上去視覺效果飄逸朦朧的“紗幔”,沒想到是不鏽鋼材質的。細細一看,每幅“紗幔”都像由“鉤針”技藝完成的作品,隻不過材料由織線變成了不鏽鋼。環環相扣的不鏽鋼在鋼絲的穿引下,形成了雙層“紗幔”的肌理,增加了高級感。

  雖然遠遠看上去清逸靈動,但其實每一幅“紗幔”的重量都達到了200公斤!“每一幅完整的‘紗幔’都是由三段拼裝完成的,中間用鋼絲串聯。每一塊‘紗幔’先吊裝上去,工人師傅再在上面進行拼裝。上、下則是用定制連接件固定。整個建筑一共有33塊‘紗幔’,現在已經安裝了9個。”劉鴻浩向記者介紹。

  不同高度的“梅花樁”打底

  網格狀鋼結構形成“骨架”

  建筑立面正在“穿外套”、“挂紗幔”,在地面則正在進行景觀打造,即劉鴻浩口中的“總平”。

  按照設計,原有地面要進行總體抬升。記者在現場看到,中庭的低窪處,首先砌起了不同高度的“梅花樁”,作為“打底”,然后上面再用鋼結構進行全覆蓋,形成龍骨,最后再鋪上石材。

  在現場,焊工小楊正戴著口罩、護目鏡認真操作。“縱向的角鋼都是一長段一長段的,橫向的則要一小段一小段地焊進去,最后形成網格狀。”他告訴記者,整個鋼結構骨架,焊點至少上萬個。對於假期也不休息,小楊說,“已經習慣了。不管是‘五一’還是‘十一’,完工才是唯一。”

  另一邊,中庭中分布在綠化中的小徑已經雛形初現。“小路的兩側都要做鑲嵌式的燈帶,面層用鋼化玻璃覆蓋。因為有曲度,燈帶全部定制。”劉鴻浩指著已經預留的安裝槽,向記者講解道。

  成都川劇藝術中心

  將是年輕人的時尚聚焦點

  改擴建后的川劇藝術中心,總建筑面積將達到22864平方米。從外觀上看,改擴建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兼具官式建筑的端正與川西民居特色,整體外觀採用濃烈的中國紅,與川劇火熱的藝術風格契合。建筑屋頂起翹的飛檐式,靈感源自川劇服飾中的翹盔帽、翹坎肩,彰顯成都韻味。

  從布局上看,中部保留原有的錦江劇場,東西兩側分別新建兩棟三層建筑,通過架空廊道橫跨老劇場,使整個項目連為一體。其中錦江劇場內部將重新裝修﹔西側新建傳統川劇表演小劇場、川劇博物館、排練廳及辦公區﹔東側新建川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區、悅來茶園及包間、川劇音像制作室、川劇閱讀試聽室、川劇信息傳播中心、川劇藝術策劃中心等。

  “改擴建后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將繼續傳承川劇之源的文化稟賦,以繼承和弘揚川劇文化為第一要務,打造集川劇劇目展演、川劇藝術體驗、川劇文化展示、成都人文精神傳播等為一體的,以場景為板塊、以沉浸體驗為形式,容納川劇藝術、民俗文化、非遺記憶、文創產品為一體的城市文化綜合體,成為外地游客來蓉后,進行文化體驗的必達目的地。同時,探索傳統和時尚在這個舞台相遇,‘唱腔’‘六方’與流行樂的融合、‘戲服’‘妝容’與時裝秀的跨界,以各類藝術展與節慶活動,吸引年輕人重新接近、認識傳統精粹之美,讓‘川戲窩子’不再是老一輩的專利,更是年輕人的時尚聚焦點。”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目前項目已經進入亮相前的收尾階段,正在進行幕牆和總平施工﹔而在下個月亮相后,工程即將轉入內部打造階段,明年上半年將整體對外開放。(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袁弘 文/圖)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