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告別手工時代 把育秧從田間搬到工廠

2022年04月26日07:2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告別手工時代 把育秧從田間搬到工廠

4月初,南充市順慶區李家鎮李花村,漫山的油菜花剛剛謝幕。對當了幾十年農民的村支書李啟章來說,以前在這個時候,意味著新一年的育秧得抓緊時間了。而今年,他卻不那麼著急,因為就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一座佔地面積6987平方米的育秧工廠已經開始運行,這是南充市順慶區現代糧油產業園區智能化育秧中心。今年,村上提前統計了全村需要的秧苗數量,一共150畝秧苗,准備從育秧工廠集中購買,總價近4萬元。

近年來,育秧工廠作為一種新型的集中育秧模式,在全國各大稻區發展迅速,工廠通過產業集約化、規模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了育秧效率和質量,一座育秧工廠可為上萬畝田地提供秧苗。

效率高

一個工人就能管理500畝水稻用苗

“溫度27.8攝氏度、濕度87%、光照強度1153lux、二氧化碳濃度440ppm,數據全部正常。”檢查棚內的這幾項參數,是育秧工廠技術負責人李海洋每天進棚必做的第一件事,這些參數也是決定育秧能否成功的關鍵。

不同於傳統的田間育秧,這裡的秧苗全都長在層層疊疊的育秧盤內。此前,這些育秧盤已經經過了擺盤、撒土、澆水、撒種、蓋土等流水線作業,來到這裡經過幾天“暗化”,就能破土發芽。

檢查完參數,李海洋熟練地點擊了一下操作面板,隨之,秧苗盤就通過每一層下方的自動滑軌,上下旋轉,經過機器一側的噴淋設備時,灌溉隨即完成。“廠棚內可隨時調節溫度、濕度、光照以及旋轉的方式,保証每一個秧盤吸收的光、熱、水,均勻、適度。”育秧中心負責人黃峰介紹。在這種智能化的操作模式下,一個技術工人可以管理500畝左右的水稻用苗。

在四川,一般來說,傳統散戶育秧需要40天左右,而育秧工廠內的機械化育秧隻需要25天左右,大大節省了時間。“經過25天左右的時間,秧苗長至十七八厘米,就可以送往農田用插秧機栽種。”李海洋介紹,正常情況下,育秧機一個小時可制作800個秧盤,這些秧盤培育出來的秧苗,可播種40—50畝水稻田。

目前,這個育秧中心已經接到了5萬畝左右的秧苗訂單。而除了南充市順慶區,在蓬安縣,黃峰還建有一個育秧工廠。“今年兩個工廠能夠滿足10萬畝的秧苗供給。”黃峰說,“明年准備擴大生產線,爭取能夠翻倍,供給20萬畝秧苗。”

科技范

瞄准集約化、現代化、智慧化的農業生產前景

對李啟章來說,在育秧工廠集中購買秧苗,就意味著和過去手工育秧時代告別,不用腳沾泥土,也不用時刻擔心靠“天意”才能存活的秧苗。而對整個四川稻區來說,育秧工廠瞄准的是集約化、現代化、智慧化的農業生產前景。

4月13日,在綿陽市三台縣龍樹鎮雙合村,兩條育秧生產線不停地進行著鋪底料、噴淋水、播種、蓋種、疊盤、暗化等流程,這是三台縣台沃公司的育秧工廠生產線,公司負責人何亞紅告訴記者,公司是在去年才上線育秧工廠的,今年已實現了育秧3萬多畝的規模,為三台縣及周邊地區提供機插秧苗訂單式生產。“我們的客戶,絕大部分都是種糧大戶或者村集體。”何亞紅說,隨著四川水稻產業規模化發展,種糧大戶不斷增多,育秧工廠更加能夠發揮高效率的優勢。

2017年,大邑縣種糧大戶萬富旭決定,自己投資建設育秧工廠,“當年社會化服務還沒有興起,每年幾千畝水稻用苗非常緊張。”萬富旭說,從最開始的5000畝,到現在他的育秧工廠已可以滿足15000畝的水稻用苗,“除了我自己用5000畝,還能為周邊的種糧大戶供給1萬畝。”

能適應水稻機械化種植是育秧工廠的一大優勢,也打通了各地迅速發展的機插秧水稻生產的第一環節。然而,這種新的育秧模式,能否最終保障產量還有大量工作要做,這也將決定它能否真正在產業上鋪開。“如果用好了這種模式,真正育出適宜於機插的高質量秧苗,水稻產量相比於人工育秧,可以增產5%以上。”四川農業大學水稻栽培專家任萬軍說。

明方向

攻克的不僅是技術關,更有產業面臨的現實難題

今年1月,《“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提出,西南水稻種植區要集成推廣集中育秧、強化栽培、免耕拋秧、機插拋秧等關鍵技術。而育秧工廠,是集中育秧在四川的有效落地。根據四川省農技推廣總站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工廠化育秧中心91個,育秧面積達101.9萬畝。而此前的數據是,2015年14.75萬畝,2020年41.8萬畝。也就是說,近兩年,全省工廠化育秧呈現出成倍增長的趨勢。

對於這樣強勁的勢頭,任萬軍卻有些擔心。“工廠化育秧所需要的技術門檻不低,投入較高,如果沒有做好前期的調研和技術准備,很有可能育苗不成功。”他說,這幾年,自己的團隊調研發現,有很多地方建設的育秧工廠,前期大量投資,投產后卻遭遇育苗質量差等問題。

“這些技術問題集中在沒有考慮到四川弱光寡照高濕的氣候條件。”任萬軍說,“水稻喜歡陽光充足,但四川稻區屬於弱光寡照的氣候,這本身就是四川水稻栽培科研領域攻關的關鍵問題。針對育秧工廠模式,我們做過測試,廠棚內的光照僅有室外光照強度的38%左右,這更是大大減少了育秧所需的光照,造成的結果就是秧苗細高,盤根較差,卷秧運秧和上機困難,最后影響機械栽插的質量及產量。”

這些問題,也正是任萬軍團隊這兩年集中攻關意圖解決的問題。對此,團隊提出了先暗化催芽,接著在廠棚內擺盤培育躲過低溫寒潮,然后再在室外田間苗床培育秧苗的模式。“這種方式既能利用好育秧工廠高效率的優勢,也能保障秧苗后期光照充足,養成適合機插的壯秧,達到效率和質量雙贏。”

除了技術層面的問題,如何在四川丘陵稻區普及這種模式,也是地方政府部門和栽培技術專家們思考的問題。

作為全省糧油生產的排頭兵,成都超過1/4的水稻是通過工廠化育秧來實現的。在成都平原地區,目前僅成都市就有育秧工廠32個,佔據全省1/3。“西部區域水稻機械化育秧集約化、規模化已經很高,但在丘區集約化、規模化、機育秧等還有上升空間。”成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李浩說。

秧好一半糧。很明顯,現在育秧工廠如何做到“秧好”還有短板,而且需要攻克的也不僅是技術關,更有產業面臨的現實難題。(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