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AI繪畫是擁有“思想”和“靈魂”的藝術?

2022年04月21日09:14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AI繪畫 是擁有“思想”和“靈魂”的藝術?

正方

李茂:在未來某個節點上,技術突破性的變化所帶來的改變,有可能在我們的想象之外。

AI藝術的本質是計算,對於AI藝術來說,“思想”和“靈魂”的本質也是計算,如果說現在計算機藝術沒有真正體現出“思想”和“靈魂”, 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因為目前計算數據維度不夠。當有足夠的數據維度,有足夠多模態、跨模態數據的應用,AI繪畫可能會帶來一些根本性的改變。

中立方

吳永強:從日常經驗來看,AI繪畫的效果足以亂真,一般人難以靠肉眼把它們跟其他藝術品區分開來,因此在模樣上,人們隻好說那是一幅畫了。不過從生成機制來看,這似乎又要打一個問號,因為藝術是人的意念、情感和個人獨特性的表達。

英國藝術史家貢布裡希說,“現實中沒有藝術這回事,隻有藝術家而已。”到目前為止,所有的AI繪畫都難以讓人確定其真正的創作者是誰。站在這個立場上,就會產生一個問題:沒有藝術家,還會有藝術嗎?照這樣看來,我們還得把“AI繪畫是藝術嗎”這個問題留給未來。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哲學難辭其責。

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獨立策展人鐘舒:新媒介藝術已經突破了學科邊界,用二元對立的思維去理解和闡釋這種新興的繪畫表現或許有所局限。如果說AI繪畫是藝術,那麼充其量是藝術表現,是藝術的技術性載體,而不是作為主體的藝術。

從目前的技術看,它並不能體現人類獨有的創造力,主要基於兩點:其一,AI繪畫是一套建構在計算機算法技術層面上的繪畫表現,它並非在創造而是一種高度模仿﹔其二,大家認為的創造也無非是技術范疇內的技術迭代。由此,我們所說的創造力目前不過是計算機深度學習后的一種高仿,但缺乏一種魂魄。

反方

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立新:AI藝術真正的短板不是其智商,也不是其情商,更不是其模仿機制,而是缺乏人類那種特有的復雜的生活體驗和人生閱歷。一切藝術創作都須恪守“藝術真實”的基本法則,這個法則來源於人類生活。

AI是基於算法邏輯的,藝術創作是一個擁有自己獨特邏輯的領域。現今的AI藝術系統並不理解這一點,更不具備掌握這套邏輯的能力。科學家很難將美學法則編入AI的程序,而少了美學法則支撐的AI藝術系統,就是個沒有思想和靈魂的機器,它的“藝術創作”從本質上講仍是機械地復制。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王少文:對於AI藝術這種新生事物,在我的認知范疇裡,它應該被辯証地分析與看待。

AI雖擁有深度學習的能力,但其作品大多都逃離不了技巧堆砌與優化,缺少作為藝術創作個體的感性經驗。當我們承認AI繪畫是一種藝術,那麼它的創作主體肯定還是一種身體的存在,這個主體與人相比較,一個是冷冰冰的機器身體,一個是有血有肉的身體。

人的身體從出生、成長、衰老到死亡,從對藝術的感知理解,對世界的感悟和認知,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而計算機這個“身體”卻是靜態的,不朽的。它沒有經歷身體的衰亡,也不懂情感宣泄,進行藝術創作時更多的是“給出一個指令,深度學習數據庫,疊加優化出方案”,這樣的創作生硬沒有靈魂。

人的藝術創作更多的是建立在對世界宏觀與微觀的感知基礎上的,正所謂“有感而發”“感同身受”,是內心情感的升華或宣泄,AI藝術創作目前還只是數據推演后對素材和模型的運用。

AI創作出來的藝術是否是真正的藝術?我們會發現:論技巧,AI當仁不讓﹔論創造力,因為有了深度學習和深層邏輯算法會讓AI創造力無限﹔論創作主體的意圖,AI的創作意圖卻是人向計算機提出來的,這裡的創作主體又指向了人。所以是否是真正的藝術變得越來越模糊了。

馬克思曾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種復雜性其實也可以表現在藝術當中。但AI顯然不具備如此復雜的一種社會性和政治性,更沒有那種能力去理解和分辨復雜倫理問題,對人類倫理的描述和呈現,肯定是有誤差和偏差的。

這種AI的藝術作品,它本身的價值到底有還是無,我這裡也不做二元的一個判斷。如果我們把AI藝術界定為是一種藝術,那你會最終發現它還是由人創造的,這個命題呢,感覺又回到了起初的一個原始點。所以我們還得拭目以待,還得在發展過程中慢慢去分析它。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嘉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