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這個“國字號”園區如何玩轉現代農業科技

2022年01月24日07:2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這個“國字號”園區如何玩轉現代農業科技

  近日,科技部發布第八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驗收結果名單,德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功入列“國字號”園區。

  科技與傳統農業如何發生化學反應?1月14日,記者來到園區核心區所在地綿竹市探訪。

  瞄准“高端”,體現“差異”

  1月14日,綿竹市劍南街道海江村的千畝獼猴桃產業園裡,不少村民正為獼猴桃修枝。而在相隔不遠的麓棠鎮玫瑰新村,7100畝土地布局發展玫瑰產業,村民進入玫瑰產業園工作,成了專業的玫瑰種植技術工人。

  “通過科技體現‘差異化’,是園區成功入列‘國字號’的關鍵。”德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成功選育了世界第一個紅肉獼猴桃四倍體品種﹔自主培育了“昌泰1號”大馬士革玫瑰,結束了我國加工玫瑰良種依賴進口的現狀。

  科技創新探索一直延伸到產業鏈下游。“園區企業將玫瑰精油提取率,由過去的0.3‰提升至0.38‰,這在整個行業都是一項領先技術。”德陽國家科技農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李強說。

  目前,園區核心區依托中國農科院、四川大學、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等機構,已搭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程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創新平台22個,吸引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首個中國獼猴桃品種試驗站等項目落戶。園區引進、孵化、培育涉農科技企業39家,其中核心區集聚培育7家農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此外,面積約18000平方米的綿竹市科技創新創業孵化中心一期項目主體已經完工,建成后將承擔園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園區雙創中心負責人朱鋯介紹,中心將加強校(院)企對接,引進高水平專家及其團隊,為企業提供針對性技術服務。

  “綠色防控”,產業成鏈

  在海江村的獼猴桃產業園,朱鋯從獼猴桃樹下掐了一株草,他介紹說,這草叫“野豌豆”,有固氮的作用,還可以結合綠色防控技術有效預防獼猴桃潰瘍病傳播。“樹下大量覆蓋野豌豆,還可以減少除草劑的使用,並為土壤保濕。”

  在農業生產環節,園區多措並舉大力實施“雙減”(減化肥、減農藥),豐富了園區生物多樣性,提升了農產品品質。

  依托科技優勢,德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打造“西南地區高端經濟作物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示范樣板”效果顯著。早在2019年,一家企業就將一款獼猴桃的25年品種使用權賣到澳大利亞﹔園區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大馬士革玫瑰單體種植區,種植玫瑰1.5萬畝,形成了集種植、研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玫瑰生態全產業鏈。

  當地居民感受更加直接。幾年前,海江村村民王菊將5畝土地流轉給企業種植獼猴桃,家裡3個勞動力經合作社培訓后,成為獼猴桃種植技術農戶。“土地流轉加上在園區務工,一年收入有9萬多元。”目前,園區核心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94元,比德陽全市高34.89%。

  朱鋯說,未來園區還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農業科技碳循環雙創產業融合示范園。(周玉琴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如波)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