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三輪集中供地首日:12宗地成交價共135.34億!建發、龍湖、人居均有斬獲

12月7日,成都第三輪集中供地正式開拍,此輪拍賣也即今年成都最后一次集中供地。
與前兩輪不同的是,此輪供地起拍價有所下降、限定清水房均價有所提高、配建要求明顯減少,且全面取消競自持。這一變化,對於資金充裕且亟需“補糧”的房企而言,無疑是個利好。
土拍首日,打頭陣的依然為5+2區域的地塊,共15宗土地入席。當日15宗地塊中,除金牛區102.23畝地塊、成華區78.4畝地塊、成華區34.18畝地塊流拍以外,其余12宗地全部出讓成功,成交面積合約709.82畝,單日土地總攬金135.34億元。
地塊成交單價在10600-19600元/㎡,最低為成華區21.78畝地塊,最高為高新區58.08畝地塊﹔而限定清水銷售均價在19500-27400元/㎡,最低為成華區21.78畝地塊,最高為錦江區45.66畝地塊和82.14畝地塊。
當日天府新區出貨較多,共5塊,主要集中在天東區域,而天西的地塊則主要集中在錦江生態帶﹔其余則為成華區4塊、錦江區2塊、金牛區2塊、青羊區1塊、高新區1塊。最終有進賬的基本都是國企或較有實力的房企,如上午場共推出5宗地塊就獨攬兩宗的建發。
其中上午場來自天府新區、錦江區、青羊區的5宗地塊,合約328.71畝。競拍焦點主要集中在天府新區的兩宗地塊,均拍抵最高限價轉續競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后成交。
下午場共10宗地塊走上拍賣席,拍賣節奏較快,呈現出“一冷一熱”態勢,競拍焦點集中在高新區58.08畝地塊,而金牛區則流拍1宗、成華區流拍2宗。
下面來回顧一下當日的土拍情況。
上午場
拍賣的首塊地,位於天府新區的77.95畝地塊引來十余家房企參與競拍,建發拔得頭籌,以14100元/㎡+34%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拿下。其次,建發還以15500元/㎡底價摘得錦江區柳江街道82.14畝地塊。
近幾年,建發將央系產品引入成都,從央著到央璽,其產品力備受市場認可。有行業內人士預測,建發此次拿地,或將其新的產品系列布局到成都。
而位於1號地塊南側的天府新區40.36畝地塊,最終由華潤以14100元/㎡+23%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拿下,此次拿地是華潤首次落子天府新區。
錦江區45.66畝地塊則由錦江統建摘得,回看第二輪集中供地中錦江統建聯合華發在錦江區海椒市街拿下的2宗地塊,以及錦江區三聖鄉板塊在售的錦江大院,錦江統建頗有要在錦江區大展拳腳的態勢。
以13000元/㎡底價拿下青羊區82.6畝地塊的香港置地,其在西南區域多以合作開發的運營模式,如與合景泰富聯合開發呈現的環球匯。而這次拿地,會如何開發,值得期待。
下午場
本場共推出10宗地,其中8宗為純住宅,2宗為住兼商用地。除金牛區102.23畝地塊、成華區78.4畝地塊、成華區34.18畝地塊流拍外,其余7宗均成功出讓,總成交金額約76.78億。
高新區58.08畝地塊較為搶手,經過房企多輪競價后,最終由遠達以19600元/㎡+64%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競得,刷新了本場供地的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紀錄。
此舉並不陌生,在今年6月的成都首輪集中供地中,遠達曾以“13500元/平米樓面地價+配建59%自持租賃住房”的成本競得高新區約76畝純住宅用地,高調地向外界打了招呼。
讓人意外的是,本場土拍中位於金牛區天回街道的1宗地和成華區龍潭街道的2宗地塊遭遇流拍。
最后,再來看看部分重點地塊的情況:
天府新區華陽街道77.9畝宗地和40.4畝宗地為連襟地塊,最終分別被建發和華潤以14100元/㎡+34%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14100元/㎡+23%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的價格競得,地塊位於祥鶴五街南側、沈陽路北側,毗鄰小區有德商學府天驕和首創禧瑞錦江。商業方面,兩宗地周邊有萬科生活廣場、中海天府環宇坊、紅星美凱龍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周邊住宅現狀以新房居多。
錦江區柳江街道潘家溝45.7畝和82.1畝宗地為連襟地塊,最終分別被錦江統建和華潤以16100元/㎡、15500元/㎡的價格競得,地塊位於白鷺灣新經濟總部功能區西鄰金融城東,東鄰三聖鄉板塊,南接中和板塊。目前周邊住宅還是以二手房居多,鄰近錦城逸景等成熟小區,新盤有綠城鳳棲鷺鳴等。
高新區桂溪街道58.08畝地塊,最終被遠達以19600元/㎡+64%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的價格競得,地塊位於大源板塊,天府四街以南,南湖路以西,周圍交通方面,毗鄰地鐵5號線民樂站,形成以劍南大道、天府一街到五街縱橫交錯的路網。商業方面有世豪廣場、伊藤洋華堂,地塊周圍現有住宅分布有北辰香麓、建發翡翠鷺洲、合能璞麗等,區域較為成熟,但近年來地塊供應較少,這也正是地塊較為搶手的原因之一。(封面新聞記者 余思函 實習生 黃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