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記者調查

四川成都:眾志成城御風雨 抗擊疫情護萬家

王波
2021年11月23日07:0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家長和孩子們請帶好口罩,保持1米排隊距離,亮碼。黃碼家長和孩子請勿入園。”11月9日早上,四川成都照例通報了前一天的疫情情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7例。這是該市在本輪疫情中通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最多的一天。在位於成都主城區一封控區外的幼兒園門口,家長們依次排著隊,照常送孩子入園,但和平日相比,他們的臉上都戴好了口罩。

“這次疫情有點嚴重!雖然有擔心,但日常的生活還是要繼續。我相信成都市的防疫能力,特別是學校這樣的重點區域,我相信是很安全的!”一位正在排隊的家長說。

成都一幼兒園組織學生進行核酸檢測。代雯琦攝

病例排毒量大、傳播力強,在全國本輪新冠肺炎疫情中,德爾塔變異株表現出了其強傳染性的特點,疫情波及20余個省份。四川成都自11月2日報告首例本土確診病例以來,目前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6例,累計劃定高風險區1個、中風險區12個。11月23日零時,隨著理工東苑西區、興元華盛二期兩地解封,該市所有高、中風險地區清零。在本次抗擊德爾塔的21個日夜中,成都全城聯動,兩千余萬市民眾志成城,譜寫出一曲戮力同心戰勝病毒的抗疫之歌。

全面摸排護健康 全城聯動保平安

11月3日上午,成都報告本輪疫情首例本土確診病例的第二天,四川省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省委書記、領導小組組長彭清華在會上說,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針對成都本輪疫情傳播情況,迅速進入應急狀態,進一步壓緊“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採取果斷措施,全力以赴扼制疫情擴散,一鼓作氣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遭遇戰、殲滅戰。

同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第18號公告,要求各單位切實履行單位主體責任。對履行防控主體責任不力、執行防控措施不到位、落實防控要求不嚴格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誰的人、誰負責”“誰失控、追誰責”“誰瞞報、追責誰”的原則,依法依規依紀嚴肅處理。

同時,四川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全程指導成都“戰疫”工作,派出由省級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專家組參與疫情處置。疾控、衛健、公安、大數據等省級有關部門對成都防疫、抗疫工作也積極給予大力支持

工作間隙休息的醫護人員。成都市郫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黃了!”11月4日下午,王先生突然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變了顏色。正在上班的他立馬前往定點醫院做了核酸檢測,向社區報備后,便居家觀察。許多市民和王先生一樣,出現了“黃碼”情況。

11月5日,成都市財政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健康碼黃碼人員核酸檢測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從即日起至全市所有區域調整為低風險為止,健康碼黃碼人員核酸檢測費用由市級財政全額承擔。

18個小時、4萬余塊磚……11月5日,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市一醫院)出現了壯觀的一幕——集體搬磚。

為嚴格落實成都市委、市政府及市衛健委疫情防控要求,滿足“願檢盡檢、應檢盡檢”核酸採樣人員的需求,醫院進一步優化黃碼、綠碼核酸檢測區域。該院醫生、護士等工作人員齊上陣,僅用18小時,就用4萬塊紅磚鋪好原本是草坪的路面,並在路面上完成了核酸檢測區域的改建和搬遷工作,黃碼、綠碼區域完全獨立分開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市一醫院)醫護醫務人員,僅用18小時,就用4萬塊磚完成了核酸檢測區域的改建和搬遷工作,黃碼、綠碼區域完全獨立分開。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市一醫院)供圖

同時,該院通過擴大面積、增設崗位、設置臨時停車區域、優化排隊路線、簡化申請操作,打造“站點式”黃碼檢測專區,方便市民便捷、快速完成核酸採樣,滿足廣大市民的核酸檢測需求。

11月7日,成都市衛健委發布《關於天府健康通“黃碼”人員“3天內2次”核酸檢測的通知》,要求“黃碼”人員須在3天內進行2次核酸檢測,並再次公布“黃碼”人員核酸檢測定點醫院名單。

市民王先生在“黃碼”后進行首次核酸檢測的第二天,結果便出了:陰性!隨后,他的健康碼轉綠。他說,“黃碼”雖然對他的生活帶來了相對的不便,但其卻提醒並幫助他排查了被傳染風險,“積極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是我責任,也是我作為成都市民應盡的義務。”

疫情期間,成都交警暫停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成都市場監管局開發建設退燒藥實名登記軟件平台﹔成都市住建局建立疫情防控舉報監督和懲處機制,12345熱線增設疫情防控應急業務咨詢專班﹔成都市軌道交通集團對全市地鐵車站及列車內乘客接觸的設備設施等公共區域的消殺頻次從6小時/次提高至2小時/次……面對來勢洶洶的德爾塔變異株,成都市各級相關單位、部門積極應對,出台系列措施,全力保障市民生活需求。

本輪疫情中,成都市24家重點保供企業和白家、濛陽等大型批發市場倉儲充足、品種豐富,肉禽蛋類均能做到足量供應。其中,豬肉、牛肉、雞肉等肉類日均交易量在1000噸以上,蔬菜水果日均交易量在12000噸以上,有效滿足了市民基本生活需求。

分區分級開展防控 科技賦能智慧抗疫

成華區理工東苑西區,是成都本輪疫情中唯一被劃定為高風險的地區,由於其常住人口多,附近又有成都理工大學等原因,這裡的防疫工作備受關注。

地圖資料顯示:理工東苑西區位於成華區二仙橋街道,與之相鄰的有理工東苑東區。其中,理工東苑西區佔地面積160畝,約佔全區面積的千分之一,管控人員約佔全區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二。因此,成華區對於兩個區域實行了分區域、分層級、精細化管理和服務。

在封控區理工東苑西區,成華區按照“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原則,小區隻保留一個出入口,公安、街道工作人員進行24小時巡邏值守,原則上不進不出。在每個單元,設置由街道和社區干部組成的“單元長”,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每日健康監測,規范垃圾回收處置,每日進行2次環境消殺。同時,成華區成立生活保障組,制定《疫情期間便民生活指南》,做好小區外賣、生活用品等物資配送服務。組織6名心理咨詢師,提供線上心理疏導服務,對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群,安排專人每日聯絡。

在管控區理工東苑東區,成華區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管控措施,倡導居民不出戶、不聚集,對所有居民開展健康監測,小區門口由公安人員24小時值守、巡邏隊不間斷巡邏,由街道社區干部按照小區居民單元順序分時錯峰、送貨上門發放生活物資和必需品。

考慮到成都理工大學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學生群體的聚集性、流動性特點,成華區會同學校,將校園納入重點防范點位,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學生進行線上學習。並成立工作專班,組織機關干部、公安干警和志願者等200余人,為校園提供安全保障、醫療救助、環境消殺、垃圾轉運、志願送餐等服務,同時全力保障學校防疫物資供應

封控區內,核酸檢測工作不分晝夜。成都市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請牛市口街道注意,宏濟巷等候人群較多,可就近疏散至大田坎街點位。”“收到,立即疏散!”走進錦江區智慧治理中心,一面寬度達到整面牆的大屏幕上顯示著全區的核酸檢測點位、隔離酒店、黃碼核酸檢測定點醫院、重點學校的實時動態,工作人員發現任何問題,直接通過話筒與點位進行對話,實現問題實時傳達、迅速解決。

據錦江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區智慧治理中心同時運行了四川省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大聯動、微治理”信息系統、公共安全視頻聯網信息系統等,整合了信息資源,打破以往職能部門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的工作格局,各系統同時運轉、相互補充,實現了區—街道—社區以及部分職能部門數據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互享,相當於建立起了一個綜合信息化平台和大數據庫。

在錦江區封控區藍光·凱麗香江小區,一陣陣機器的轟鳴聲從空中傳來,一架龐大的無人機從小區空中經過,所到之處即刻噴洒下消毒藥劑。它在小區上方開展無接觸立體式消殺,大大節省了人工消殺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現場工作人員汪曉斌說:“這個無人機消殺效率是普通人消殺效率的50倍,它能夠更好地做到全方位、無接觸、無死角的消殺。一台無人機隻需要2個人來操作,大大提高了消殺防疫的效率。”

除了消殺,無人機巡邏功能也不在話下。無人機通過5G、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現場採集畫面並實時傳回錦江區疫情防控指揮中心,通過實時回傳的無人機航拍畫面,動態掌握封控小區內疫情防控具體部署、救援物資是否充足、人民生活秩序是否平穩、核酸檢測是否有序等信息,並進行分析決策。空中巡邏與地面人防管控形成了聯合聯動的立體化監管模式,降低潛在病毒傳播風險,實現了“零接觸”“全覆蓋”“雲防控“”。

在成都錦江區首創·嬌子1號,一輛無人自動駕駛車正在進行無接觸配送服務。成都市錦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同樣是封控區的首創·嬌子1號小區裡,一輛“大白車”伴隨著輕快的廣播聲緩緩駛過。這輛無人駕駛車輛是首次參加成都防疫工作的智能機器人。它能在封控區內做到無接觸配送服務,隻需要設定好程序,便可根據規劃的線路把需要的防疫物資及時送達到指定地點。同時,它還設置語音播報功能,隨時提醒著小區居民做好個人防護。

“這個車的功能主要是用於配送物資,減少我們的人員接觸,讓更多的人力解放出來,實現人工智能的高效運輸。”工作人員熊漣漣表示,一批人工智能防疫“黑科技”加入防疫一線,讓防疫工作變得更加安全、便捷、高效。

眾志成城御風雨 同舟共濟護家園

洗胡蘿卜的教授、擇“二荊條”的博導、打飯的專家……疫情期間,成都理工大學的“最強幫廚天團”火了。本輪疫情中,隨著防控措施升級,成都理工大學學生因封閉管理留在宿舍,為學生配餐等后勤工作任務隨之繁重、人手嚴重緊缺,自11月8日開始,百余名成都理工大學的老師們積極支援后勤,個個爭當志願者,組成了一支“成理攀登志願服務隊”,全力保障3.2萬余名學子及時吃上熱飯。

“成理攀登志願服務隊”正在擇菜。成都理工大學供圖

無獨有偶,因疫情原因,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食堂部分工位人手告急,當天,距離學生用餐時間不到3個小時,飯菜還沒做好。在學院的倡議下,該校烹飪專業45名學生學以致用,和來自各系的86名同學一道,志願參與到幫廚工作中來。摘菜、切菜、分菜……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學校廚房很快准備好了飯菜。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烹飪專業學生當上了志願者,幫助食堂為同學們做飯。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供圖

“師傅,我是‘黃碼’,你能載我去醫院做核酸檢測嗎?”“戴好口罩,坐后排、開窗,上車!”一位出租車司機講述了他載運一個“黃碼”市民的故事。

“實際上,我也上有老下有小,萬一被傳染了,怎麼辦?但是,我不載他,他又怎麼去醫院?而且政府都說了允許‘黃碼’人員坐出租車。”司機師傅稱,他雖然內心有擔憂,但依然沒有拒載,“萬一乘客是真的被傳染上了,我不載他,他就沒辦法去醫院,就可能會傳染更多人。”第二天乘客的核酸檢測報告出來后,第一時間通知了這位司機師傅:陰性!謝謝您!

在此輪疫情中,抗疫工作者、廣大市民互幫互助、相互理解,成都這座城市時刻都在發生著暖心的故事。

醫院醫護人員陪伴來自封控區的“紅碼”產婦近6個小時,終為其順利接生﹔“雙十一”高峰期,為滿足居民的快遞需求,快遞小哥主動申請加入志願者,“逆行”管控區﹔兒子在重症監護室被下達了病危通知書,護士母親依然堅守抗疫一線﹔90后志願者投身防疫一線,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顧不上給年僅半歲的孩子喂奶……

“每次當你悄悄走近我身邊,火光照亮了我......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抗疫工作者的付出,市民們看在眼裡,被封控期間,金牛區一小區住戶自發在陽台合唱起了《冬天裡的一把火》,用歌聲向他們表達了敬意。

11月19日上午,成都本輪疫情本土確診病例中首個治愈患者出院。成都本輪疫情中,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共收治本輪本土確診病例26例,其中最大年齡89歲、最小年齡1歲零3個月。醫院第一時間對所有收治入院的新冠肺炎病例,組織開展多學科院內專家討論。通過現場討論、互聯網視頻、微信等多種方式,與國家級專家、省市專家一道,對患者進行病情研判﹔治療上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個體化的抗病毒、免疫支持、呼吸支持及中藥治療,並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同時,嚴密觀察每一例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動態調整治療方案,嚴格落實“一人一案”,以達到精准化、個體化治療目的。此外,在省、市衛健委支持和指導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專家組、成都市委直屬醫院專家組進駐市公衛中心應急病房,與市公衛中心院內醫務人員一起,參與此次本土病例救治。

11月19日上午,成都本輪疫情本土確診病例中首個治愈患者出院。成都市衛健委供圖

11月23日零時,喜訊再次傳來,理工東苑西區、興元華盛二期——成都本輪疫情最后兩個風險地區解封,成都市所有高、中風險地區清零。

解封不等於解防。成都市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范雙鳳曾呼吁,秋冬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市民仍需做好個人防護,共同捍衛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