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內江“開窗見景”背后的綠色探索

2021年11月11日07:4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開窗見景”背后的綠色探索

  一邊是生活氣息濃厚的濕地公園,一邊是緊鑼密鼓推進的項目建設工地。內江市東興區,沱江兩岸呈現出不同的氣息。

  冬日的清晨,東興區花萼濕地公園內綠樹環繞、濕氣氤氳,不少市民正在晨練。隔沱江對望,鄧家壩島頭公園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用不了多久,這裡將與清溪濕地公園相連形成超3000畝的環狀生態走廊。

  不光這裡。沿沱江等主要水域和周邊山體布局“百裡碧道”體系、構筑綠色城市環境……綠色,在這座城市中持續鋪展。

  從老工業城市到“開窗見景、出門見綠”,轉變背后的秘訣是什麼?11月2日至5日,記者來到這裡,用一個個細節觸摸這裡的綠色發展探索之路。

  尋氫之路 加速布局氫能等清潔能源產業

  內江公交集團停車區,3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格外顯眼:長10.5米的車身上,噴涂著“氫燃料公交車”藍色字樣。按計劃,本月底它們將成為內江首條氫能公交線的主力。

  “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排出的是清水。”內江公交集團副總裁陳良介紹,相比傳統化石能源,氫能可實現“零碳排放”。

  同樣是氫能利用,川威集團攜手億華通、大運汽車打造西部首條氫燃料電池重卡示范線。川威集團總工程師謝建國表示,示范線是企業打造的氫能應用新場景,將用於川威集團礦石、礦渣、鋼材等運輸。“目前,採購、加氫站等各項工作都在加緊進行。”

  “利用工業副產品焦爐尾氣富含氫的特點,我們還在探索氫能源應用試點。”謝建國介紹,目前川威集團的焦爐煤氣制氫項目已完成備案,並將參與到制氫、儲運和應用等環節,推動傳統工業脫碳發展。

  企業的動作背后是內江布局氫能產業的謀劃。

  “今年,內江將建成氫燃料電池公交示范線、氫燃料電池綠色城際物流示范線各1條,並建成3座日供氫能力500公斤以上的‘油電氣氫’綜合能源站。”內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內江還將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推進頁岩氣高效制氫、煤制氫項目建設,並布局氫能裝備制造、氫燃料電池等產業。

  加速布局清潔能源,內江著力於資源優勢轉化。

  以頁岩氣資源開發為基礎,內江在威遠縣推進頁岩氣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打造頁岩氣綜合利用產業集群。

  上海漢興能源頁岩氣制氫項目、華電集團將國家首批燃氣輪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加速布局內江。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如此布局正是為了方便對天然氣資源優勢的就地轉換利用。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投產后年發電量約23.75億千瓦時。

  白馬上新 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走進內江市市中區四川白馬循環流化床示范電站,路面干淨整潔,錯落有致的綠植遍布廠區。門口的環保監測大屏上,顯示著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實時監測數據。

  四川白馬循環流化床示范電站有限責任公司是內江企業減排的典型之一。公司內高達95米的2號機組則是該企業節能減排的主力軍。

  “這個大家伙消化好,排放也少。”公司總經理助理唐俊的介紹簡單形象。從去年開始,公司投入1.3億元對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在特殊設計的鍋爐爐膛裡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實現脫硫脫硝。“改造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減少六到八成。”唐俊說。

  數字化助力綠色低碳化發展。11月4日,川威集團成渝釩鈦科技廠區煉鋼廠,隻有大屏幕和幾台電腦的轉爐智能操控室內,干法除塵半鋼冶煉智能煉鋼系統正在運行。“鼠標輕點,就能一鍵式煉鋼。”轉爐車間工藝技術組組長謝幫建介紹,該系統投用后,每噸鋼消耗紅鐵水節省50公斤,生產速度由原先一天48爐左右提升到55爐左右,一年能節約成本5000萬元以上。2020年和阿裡雲打造的智能軋鋼系統全面投用以來,川威率先在全國實現工業領域自動燒爐和能耗控制。

  內江市常務副市長何政介紹,到2025年,內江計劃實現煤炭等傳統能耗下降12%以上,新的清潔能源的產業佔比和消費佔比大幅提升,促進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健康發展。

  “綠波帶”來啦 聰明城市帶來低碳生活

  “一路綠燈,覺得運氣爆棚。”11月5日8時,上班高峰期,內江市民劉嵐駕車以50公裡時速行駛在內江東西向主干道漢安大道上。從萬晟匯路口一直到西林大道路口,每個路口的交通信號燈都是綠燈。

  這不是運氣,而是內江首條“綠波帶”的功勞。

  內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曾令忠介紹,通過智能交通燈信號控制,設計好紅綠燈的啟亮時間順序,按規定速度行駛的車輛通過路口時就會一直是綠燈。“目前內江有3條主干道已經設置了‘綠波帶’,不僅緩解了擁堵,還使機動車節約燃油,減少尾氣排放,降低環境污染。”

  智慧交通只是一角。今年,內江還同阿裡巴巴共同組建內江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推進智慧城市、城市大腦等領域項目合作。

  沿沱江兩岸碧道前行,內江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高敏告訴記者,碧道中還有驚喜——謝家河海綿公園示范項目預計明年春節前后投用。這是內江打造的首個光伏發電公園,將利用公園停車棚、樓體等空間“見縫插針”安裝可發電的特制材料。

  “特制材料將陽光轉化為電能,不僅能基本滿足公園的辦公、路燈照明需求,還能為停車棚裡的電動汽車充電,估算下來每年能節約57.4噸標准煤。”四川水匯生態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向綠而行,內江還將穩步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等探索,全面實行垃圾分類,倡導更加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川 鄭志浩 文莎)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