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常熟博物館

虞山風雅  小館大藏(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本報記者  尹曉宇
2021年11月09日09: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常熟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隸屬江蘇省蘇州市,山川秀美,文脈悠長。大約7000年前,馬家浜文化先民就在此生活,后繼有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商代末年,周太王次子仲雍與兄泰伯自渭水流域而來,建立“勾吳”古國,成為吳文化發祥地。春秋時期,言偃北學孔門,被尊為“南方夫子”。明清之際,以常熟虞山命名的虞山琴派、虞山詩派、虞山畫派、虞山印派和虞山派藏書名動一時。

常熟博物館坐落在古城區虞山東麓,1997年建成開館,雖為縣級博物館,但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其館藏頗具特色。館內藏有上迄崧澤、良渚文化,下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各類文物2萬余件(套),其中以書畫、陶瓷、玉器三大類為主,藏品數量、等級在全國同級博物館中名列前茅。

玉中良渚第一龍

良渚文化是中國原始社會晚期最重要的古文化之一,距今約5300年至4200年,主要分布於長江下游南岸與杭州灣北面之間的太湖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地帶,以發達的水利工程、制作精美的玉器等聞名於世。1993年,常熟羅墩村發現一處良渚時期人工堆筑的土墩,是環太湖地區一處重要的良渚文化早期遺址,從中出土了一批玉器、陶器、石器。

常熟博物館玉器廳中有一件珍貴的雙龍連體環形玉佩,正是來自羅墩遺址。此玉佩由透閃石質軟玉制成,形如小璧,中心孔對鑽,留有較明顯台痕,通體磨光。在邊緣的一側雕有頭向相對的兩個龍首,雕琢長度約佔整器外緣的二分之一﹔另一半則自然合為雙龍的龍身。全器造型整齊、對稱,具有穩重、靜穆的藝術效果。這件玉佩是良渚文化中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的龍形玉器,有“良渚第一龍”的美譽。

另一件神獸紋玉琮,也是良渚文化的珍品。玉琮出土於常熟廟橋村嘉菱蕩良渚文化遺址,距今約4500年。全器通高15.8厘米,長方柱形,外方內圓,上大下小,中心圓孔對鑽,內外磨光。外表四面平整,每面中間皆刻豎槽將其一分為二,並以5條橫槽將整面平均分為6節。每節以轉角為中軸線,雕刻簡化神人獸面紋4組,全器共24組。圖案繁縟,布局對稱,鐫刻線條細微處猶如毫發,其刻工之精,令人贊嘆。

玉琮是良渚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大多數學者認為其屬於與神祇崇拜有關的禮器,《周禮》中有“黃琮禮地”“璧琮以斂尸”的記載。良渚玉琮內圓外方,中為圓孔,方象征地,圓象征天,琮具方圓,象征天地的貫穿。

明清瓷器耀華彩

西晉墓出土青瓷、明清青花和彩瓷是常熟博物館瓷器收藏的亮點,尤以明清官窯瓷器為最。

明正德青花纏枝茶花紋宮碗庄重典雅、雍容華貴,屬正德官窯中的極品。此碗直口、圓唇、深腹,呈墩子式。釉面滋潤肥亮,釉色白中閃青,碗心內飾一折枝茶花,外壁繪纏枝茶花8朵,上下邊飾分別為帶狀如意紋和變體仰蓮紋,足底有青花“正德年制”楷書款。

據專家介紹,此類口沿較直、腹部寬深、外觀庄重而又實用的碗,在宣德時期稱為“宮碗”,其樣式在正德時為官窯器所常用。此碗造型規整,構圖嚴謹,與台灣《明代陶瓷大全》中一件正德青花牡丹紋大碗形制、圖案基本相同,但繪制更為精細。其色澤濃艷鮮麗,在正德青花中較為少見。

清乾隆琺琅彩過枝芙蓉花紋盤是一件令人眼前一亮的藝術品。瓷盤造型規整,胎質致密,施釉溫潤細膩。在白如霜雪的盤面,以過枝法繪迎風怒放的粉色芙蓉花3朵和含苞待放的花蕾4朵,綴連花朵的是淡綠和深綠的枝葉,花朵上方有一隻展翅飛舞的蜻蜓,栩栩如生。盤外繪芙蓉花、花蕾各1朵,間設菊花2朵。瓷盤繪畫著色交替使用琺琅彩和粉彩兩種顏料,粉彩因有玻璃白打底暈染,使花瓣呈現出薄而艷麗、層次分明的藝術效果。而琺琅彩由於彩料較厚,有堆料凸起的感覺,更增加了花蕊的立體感。

琺琅彩瓷器創始於清康熙年間,多為杯盤、壺瓶等小件,專供皇帝、妃嬪玩賞和一些宗教、祭禮活動之用,其最大的特點是使用進口琺琅彩原料,以西洋油畫技法在瓷器上繪制圖案。雍正時期,琺琅彩瓷制作趨於精進,所用瓷胎絕大多數為景德鎮御窯廠燒制后送到清宮,由宮廷畫家繪圖后二次烘燒而成。乾隆前期琺琅彩瓷在雍正的基礎上繼續燒造,后因乾隆偏愛景泰藍而逐漸退居次要地位。這件瓷盤即為此時期產品,其瓷胎仍為造辦處庫存的上等白瓷,而繪畫著色則採用琺琅彩和粉彩兩種顏料。由於嘉慶朝很少見御用琺琅彩瓷器,故此盤對於研究其工藝的轉變和衰落有重要價值。

“四王”山水韻悠長

明清書畫是常熟博物館藏品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清初,江南畫家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並稱“四王”,其山水畫對清代畫壇影響頗深。常熟博物館收藏多件“四王”作品,其中,王時敏《仿古山水》冊、王翚《芳洲圖》軸最負盛名。

王時敏為江蘇太倉人,清初“四王”之首。其所作《仿古山水》冊共十開,四開設色,六開水墨。其中仿董源、巨然、趙大年、趙伯駒、米芾、趙孟頫、倪雲林、吳鎮各一開,仿黃公望二開。構圖穩重,落筆沉著,色彩明麗,氣韻溫潤蒼古。雖為仿宋元各家山水,亦有作者自己的風貌。

王翚為常熟人,“虞山畫派”鼻祖。《芳洲圖》是王翚76歲時為好友許天錦(號芳洲)所作。此圖絹本,青綠設色,縱185厘米,寬84.5厘米,畫面布局恢弘,構圖嚴謹。前景繪大樹三株,夾江掩映,其下一舟橫渡,群雁爭飛。中景為一組村舍景物,錯落有致,意境悠然。其上群峰屹立,層層推遠。全圖動靜結合,氣勢連貫,用筆水墨滋華,精純熟練,充分體現了王翚的藝術造詣。

明清時期,江南富庶,收藏成為當地的時尚。常州古裡瞿氏的鐵琴銅劍樓,為清代四大私家藏書樓之一,自乾隆時的瞿紹基起,即收藏古籍善本、金石古玩,其后代代相沿,成為史上少有的五世收藏之家,收藏總量達數千件。王翚《芳洲圖》軸便是出自其中,1982年由第五代樓主瞿鳳起捐贈家鄉。

楞嚴孤本世稀有

晚清翁家是常熟的望族,為常熟官宦家族收藏的代表,其中以同治和光緒帝師翁同龢的收藏最著。

常熟博物館有一套元寫本《楞嚴經》,為翁同龢舊藏,孤本,2008年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此經書現存6卷,每卷1冊,分為兩函。封面中間書寫經名,底部書“元僧世珠手錄”和“嘉定胡徵珍藏”,旁側繪“雙龍戲珠”和“蓮花盛開”圖案。首冊經書的開卷頁上繪有禮佛圖。封面圖文和禮佛圖俱用金粉書繪,內頁經文則用銀粉書寫,字跡端庄秀美。經書上有多處翁同龢的題跋和印鑒。

據翁同龢文稿記載,此佛經系元代吳江永興禪寺僧世珠抄錄。清初,經書為嘉定人胡徵所得,因僅存6卷,請書法家抄錄並精心裝裱。光緒年間,經書輾轉至北京為翁同龢所得。身為書法家的翁同龢極為推重此經:“山僧筆勢妙翩翩,定於吳興証墨禪。……此唐人寫經正軌,參以鷗波筆法,遂爾洒然。”他將經書送往常熟三峰寺收存,后又轉為常熟寶岩寺收藏。1957年,寶岩寺僧含暉將其捐出。

近年來,常熟博物館致力於打造精品展覽,2017年“山水清暉——虞山畫派精品特展”、2018年“萬裡江海通——江南與海上絲綢之路特展”等取得良好反響,2019年在日本長崎舉辦“風雅江南——常熟博物館藏文房珍玩展”,受到日本觀眾歡迎。

常熟博物館館長謝金飛表示,作為長三角地區唯一的縣級國家一級博物館,未來,常熟博物館將積極推動新館建設,著力體現地域特色,使博物館成為公眾向往的“歷史教育場所、知識學習場所、藝術享受場所、娛樂休閑場所和素質培養場所”。

本文圖片均由常熟博物館提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1月09日 第 07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