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科技報國 服務人民

——走近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報記者  喻思南
2021年11月05日07: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談及今后打算,82歲的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趙淳生說:“國家培養了我,如今上年紀了,要抓緊時間,盡量多做點事。”

像趙淳生一樣,科技工作者朴素深摯的情感,是支撐他們前進的力量。

志在報效祖國

趙淳生是我國超聲電機領域的奠基者。上世紀90年代,他放棄海外科研機構的優厚待遇,回到祖國。

“我出去學習,就是要學到本事,服務祖國。”趙淳生說。當時,超聲電機在國內是全新課題,沒有啟動經費,他向系裡借了1.5萬元,靠著簡易的設備,帶著幾名學生,一頭扎進實驗室,不分晝夜地進行科研。

1995年12月17日,趙淳生團隊研制出我國首台能實際運行的超聲電機。之后,他又帶領團隊相繼研發了60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聲電機及其驅動器,在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上派上了用場。

1983年,后來成為兩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的李德仁到德國進修,在斯圖加特大學攻讀博士。他經常第一個來到實驗室,直到深夜才離開。

李德仁首創了誤差可區分性理論,解決了一個測量學上長久未解決的難題,並提出了“選權迭代法”。他用一項項創新成果,引領我國測繪學科發展,逐漸成長為國內外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

成果惠及民生

馬玙從事結核病防治工作已經66年了。這位北京胸科醫院結核科主任醫師,頭發全白,聽力有所減退,但依然精神矍鑠。每周四上午,她准時出現在結核科診室。

“最有效的處方是對病人發自內心的負責和關愛。”馬玙說。碰到一時拿不出醫藥費的患者,她就會自己墊上。聽診前,她用手先把聽診器焐熱。

馬玙閑不下來,幾乎每天都要查閱國內外文獻、了解前沿科研信息。有人問她:“快90歲了,為什麼不好好享受生活?”她說:“醫無止境,隻有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服務患者”。

2020年6月,北京市新發地市場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盡快查明源頭對控制疫情尤為關鍵。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深入一線,面對面詢問發病日期最早的8名病例。時值夏天,他穿著防護服工作,渾身是汗。

在調查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流行病學分布特征,吳尊友判斷:疫情很可能是由污染的進口海產品引起,經過接觸傳播引發感染后再擴散。這一判斷,為我國外防輸入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從事科研60多年,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沙國河成績斐然:自行設計、建立了中國第一台化學激波管,研制出我國第一台化學激光器,在國際上首次實驗觀察到量子干涉效應……這些年,他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科普工作中。

沙國河將創新成果惠及百姓的想法,在培養青少年的好奇心上延續。在大連市沙河口區中小學生科技中心,他設立了全國首家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院士工作站。每周二和周四上午,他為孩子們做科普實驗演示並設計實驗,搭建的科普實驗裝置有幾十種。

勇擔創新使命

馮益柏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原首席專家。為滿足我軍輪式武器裝備現代化需要,作為總設計師,他帶領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新式戰車,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本世紀初,馮益柏和團隊對某型坦克進行了性能拓展和技術攻關,將搭載中國液力傳動技術的動力艙應用在坦克上。自主研發的動力艙集模塊化和信息化於一體,使中國坦克的軍工實力躋身世界一流水平。

為了加快科技創新,許多科技工作者像馮益柏一樣努力著。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專家毛獻群,從小就有強軍強國夢。某型綜合登陸艦研制期間,缺乏有使用價值的資料,技術風險高。作為該艦的副總設計師,為了得到第一手資料,毛獻群和同事做了大量調查研究,最終確定了該艦的初步方案。

國家某型號戰艦是我海軍研制的具有大規模、遠距離、立體投送能力的新型戰艦,毛獻群作為該艦總設計師,帶領團隊破解了多項技術難題,始終奮戰在研制最前線。

重慶交通大學教授易志堅是力學專家。2008年,發現土壤顆粒間存在萬向結合約束現象后,他突發靈感:沙子不是可以通過力學約束改變其離散狀態,轉變成干時為固體、濕時為流變體的“土壤”嗎?

我國沙化土地面積大,改造其中1%,新增的利用土地就十分可觀。易志堅暫停手頭工作,自籌經費研究。2016年,他到沙漠實地進行“土壤化”試驗。2017年3月,易志堅體檢時查出患有嚴重疾病,但他依然堅持去沙漠做實地試驗。

在不同的沙漠或沙地,易志堅和團隊進行了10多項試驗示范研究。“沙漠土壤化”理念被越來越多人知曉。

堅持科研初衷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庄文穎70多歲了。1978年,她考取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生,從此一輩子專注於一件事——研究真菌。

據保守估計,目前人類發現和描述的真菌僅有約15萬種,還有200多萬種真菌有待認識。面對未知的研究領域,沒有人知道有沒有收獲。扎進真菌研究40多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70多歲的庄文穎,背微微有些彎,目前已很少再去野外考察,可她仍然每天出現在實驗室,與真菌標本、放大鏡、顯微鏡和她的學生為伴,嘗試著拓寬真菌學的認知邊界。

福建寧德的漁民,幾乎沒人不知道劉家富。這位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原站長,用30多年時間,研究大黃魚,富了當地老百姓。

1985年,劉家富和團隊啟動大黃魚人工繁育初試,1990年實現百萬尾規模的大黃魚全人工批量育苗。然而,由於試養的人工繁育大黃魚生長緩慢,他和團隊的研究遇到了瓶頸。

劉家富回憶,1995年,研究迎來轉機,科研團隊不但解決了大黃魚生長緩慢的問題,建立了大黃魚的網箱與池塘養殖的全套技術路線,還指導養殖戶試養獲得豐收。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05日 11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